信息安全领域的中流砥柱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航天信息,信息安全
  • 发布时间:2015-12-17 14:55

  ——航天信息15年创新发展之路

  15年,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航天信息用自己的拼搏和奋斗摸索出了一条央企在IT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如今,15年的辉煌已经是过去,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航天信息将如何布局谋篇,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呢?

  成功来源于“三个一”

  谈到公司成立15年来的巨大变化,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於亮深有感触:“我们紧紧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这一重大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这是航天信息成功的第一要素。”

  航天信息本身就是因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而生,也伴随着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发展而成长。航天信息成立之初,便因自主开发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获得成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大规模应用,再到全国服务于“营改增”,航天信息为国家的税制改革保驾护航。航天信息还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金字工程”,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了企业自身的飞跃式发展。

  航天信息是航天科工控股的企业。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基因也是航天信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服务政府和企业客户时,我们保持一种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於亮表示,“我们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航天信息的成功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一批核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个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航天信息自己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善于打硬仗的骨干,包括研发、经营管理和市场销售人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荣誉感和责任感。另外,航天信息通过自主研发和不断积累,拥有了一批国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和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航天信息最突出的优势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体系,在各个省、市和自治区都有自己的企业,并覆盖地、市和县,可以更快地将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广到各地,并提供及时的服务保障。

  通过不断摸索,航天信息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即“产品+服务”。“航天信息不仅仅销售产品,而且还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增值服务,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於亮总结说,“一个过硬的团队、一批核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个统一的营销网络,再加上一个清晰、高效的盈利模式,这些因素对于航天信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次创业

  十年前於亮读过的一本书《我看英特尔》中的一句话让於亮至今记忆犹新——IT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新业态、新模式、新思路、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保持长久发展,就要与时俱进,主动寻求变化和突破。航天信息因税务信息化建设而兴起,也因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而繁荣和壮大。不过,航天信息并不想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另一方面,仅靠税务信息化也不足以支撑航天信息未来的转型升级。

  面向未来,航天信息将金融电子支付、物联网与金税并列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努力实现三大业务的融合发展。

  “一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努力实现转型升级,由原来的金税业务独当一面,逐渐转变成金税和企业市场、物联网技术应用、金融电子支付业务三足鼎立。这是我们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的目标。未来,我们将在这3个领域加大投资、加快发展。”於亮表示。

  现在,几乎每个行业、企业都在谈转型升级。但是,转型升级这条路究竟如何走,企业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全盘计划,并分步实施。航天信息的作法是:第一,继续深耕税务领域,以“营改增”重大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航天信息在税务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结合电子发票等一系列新技术,为税务领域的信息化继续做出贡献;第二,航天信息将培育互联网基因,响应“互联网+”战略,深耕公安、治安、出入境、粮食、交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安全等领域,建立自己独特的优势,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第三,在金融电子支付领域深耕细作,让金融电子支付成为航天信息的新的业务支柱。

  在金融电子支付领域,航天信息很早便开始布局。2013年,航天信息收购了电子支付方案供应商北京捷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智能卡和金融IC卡提供商深圳德诚信用咭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航天信息拥有自主、安全、可控的POS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IC卡等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航天信息还将推出更多自主、安全、可控的金融支付产品,并不断加强在金融电子支付方面的投入。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於亮还特别提到了大数据:“我们手中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资源,加强分析和研判,并将企业征信作为新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服务于广大行业客户,形成大数据产业链条,创建新业态和新业务模式。”

  人才建设和安全两手抓

  航天信息的转型升级思路十分清晰,接下来就是要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对于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航天信息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在全国拥有2.2万多名员工、151家企业。如何统一全员思想,让大家步调一致地实现转型升级是一大挑战。”於亮表示,“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有一种紧迫感。我们要将中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统筹安排,协调布局,快速而平稳地实现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多年实践,航天信息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用事业留人,用感情(或环境)留人,用待遇留人。“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拥有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团队。”於亮表示。

  企业若想拓展物联网、大数据、金融电子支付等新兴领域,就必须在保证信息安全方面有自己的“杀手锏”。在这方面,航天信息具有先发优势。航天信息制定的“十三五”目标也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即一个核心、一种能力和一个网络。具体来说,一个核心是以信息安全软硬件技术和产品为核心,一种能力指为行业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一个网络代表完善的全国服务体系和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在信息安全领域,航天信息就是按照“三个一”的思路进行统筹安排和实施的。“在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国家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信息安全,还是应该依靠像航天信息这样的国内企业。”於亮表示,“作为央企,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这份重任,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本报记者/郭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