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从不可思议到令人思念

  • 来源:名汇FAMOUS
  • 关键字:印度,种姓制度,班加罗尔
  • 发布时间:2015-12-30 17:41

  “我会带一个男人去印度。”“带一个男人也没什么用,那里有成千上万的男人都想做你男人。”

  这是作为一个女人被告知的事情。而对于男人来说,印度作为旅行目的地也显得不那么乐观,脏乱差和不安全的故事总是被反复提醒。既然去印席无论是男伴还是女伴都有些不可靠的因子,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一个人上路,竟然发现这个国度更多的奇迹。

  在印度待了将近一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和当地人吵架4次,其中1次差点动手打架,1次一个人对战五个印度人。

  种姓制度是这个国家高于法律的存在,警察要靠暴力维持秩序。但令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是,即便如此,离开这里之后的一段时间,心中开始想念它,至少,南印度美丽的村庄,每个人都会为之倾倒的亨比,或是布满白色房子的乌代布尔都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暗暗笃定还会再去印度,这大概就是它不可思议(incredible)的魅力。

  不可更改的种姓等级

  深夜到达南印度的班加罗尔(Bangalore)时,有些困倦,这是在印度的第一晚,于酒店散着异味的发黄床单上迷糊了一夜。睁开眼的那一瞬间,一个鲤鱼挺身迫不及待地逃离这张床。推开酒店的大门时吓了一跳:酒店门口蹲了一排人,他们一只手托着报纸包的食物,另一只手抓着食物往嘴里塞。

  第二天,走向班加罗尔的大街,周围交织的马路挤满了头顶数个大箱子的苦力,拖着几十上百麻袋货物的板车车夫艰难前行,牛车、马车、人力车、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嘟嘟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拖着孩子的女人、拎着行李的男人挤作一堆,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秩序,不管什么车都按着喇叭,吆喝着,叫骂着,试图杀出一条路来。公交车居然不关门,要上要下随便走。路上偶有几个警察,没见着他们指挥交通,倒是看到他们挥舞着长棍当街棒打苦力车夫为维持交通秩序。

  印度的车辆十分凶猛,公车还没停稳乘客就下完了,人还没完全上车,车就开动了,印度人跳上跳下就跟猴子一样,挂火车、挂汽车、挂摩托车完全不在话下。作为一名游客,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节奏,坐嘟嘟车时一只脚刚跨进车里,车子就开动了,啪啦一下,我的膝盖撞掉了一块肉!

  神奇的是,如此拥挤混乱的交通状况,这里的汽车几乎都没有后视镜。在印度,后视镜是选装件,就算装了,在路上也会被各种牛车、人力车、三轮车撞飞,所以司机嫌它占地,干脆收起来。曾经在一个停车场数了数到底有多少车没有后视镜,结果是:70%。

  找了3条街,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坐下来吃饭的餐厅了,服务员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这就是印度,等级分明的地方,这里每个人都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他出生就注定。

  一千多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编织了姓氏等级这个美丽的谎言,把这里的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种职业对应不同的姓氏等级。还有一类更低等级人叫做“不可接触者”,也叫贱民,这些人只能从事最卑贱的工作,或者一辈子只能靠乞讨为生。

  低等级的人一辈子永远只能做最“低贱”的工作,如:人力车夫、佣人、洗衣工、擦鞋工等,不仅自己如此,他们的子女也会如此,拉板车的终其一生拉板车,扫大街的终其一生扫大街,连职业都是世袭的,低等种族根本不存在受教育的可能。每个等级之间,几乎是不可跨越的,即使有人能幸运的跨越等级,他们也会和之前的等级断绝所有联系,重新生活。

  种姓制度,把贫富差距有可能带来的仇恨和不满化于无形。废除姓氏等级的实施几乎毫无进展,各种等级观念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里。几乎没有人想过要反抗,或者改变命运,而是很安详地接受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命运。

  在这里,我恍然变成一个压榨印度穷苦劳动人民的地主婆,这种氛围一度让人只想逃离。尽管人群拥挤,但仍旧可以利用外国人的身份,拿到想要的车票。火车站有专门为外国人设立的窗口,准备了为外国人专门预留的火车票,从这一点上来说,游客倒开始有些优越感。

  防火、防盗、防阿三

  不得不说,南印度真美。椰树、稻田、山丘、牛羊吃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的味道,经过一个个小镇与村庄,穿着沙丽的女人婀娜多姿,穿着传统服饰的男人热情奔放。

  就在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南印的小清新时,一个赤裸裸的身影从车窗外忽闪而过。我一开始以为眼睛花了,仔细一看,哇塞,一个个赤身裸体的男人在大街上晃悠,走得那叫一个悠然自得,完全无视周围的人群。

  这些人是耆那教徒,耆那教的天衣派僧侣认为人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在印度,即使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会被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心理底线。

  经过一夜的火车,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亨比(Hampi Village)。背着大包不知何去何从,千万不要指望向印度人问路,他们不仅会一顿乱指,还会边说话边摇头。印度有多种摇头的方式,直着摇头,斜着摇头,轻摇等,不同的摇头表示不同的意思,摇头表示“yes”,也可能是“no”,还可能是“maybe”,绝对会把人逼得抓狂。

  亨比是一个让所有旅行者都会为之倾倒的地方:它是印度的“庞贝”,方圆几十公里都是被遗弃的废墟,淹没在椰树、稻田、山川、巨石、河流之间。即使已经把自己武装到牙齿,还是跟印度人来了场激烈的交战。在亨比的一个餐馆吃饭,我没有点饮料,结账时一个服务员把隔壁桌空的饮料杯放到我桌上,一起让我买单。本人一个巴掌朝桌上重重拍了过去,咆哮着,把所有人吓呆了。也许他们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有见过女人还能这么凶,绝对毁他们三观。

  因为印度人典型的欺软怕硬,千万不要指望能和他们讲道理,他们视自己国家的法律为无物,更何况是道德。印度人视法律为无物到什么程度?且不说废除种姓等级、嫁妆制度的法律,这里的人结婚几乎都不会去领结婚证,只有在婚礼上有祭司主持,在神灵面前起誓才算结婚,领结婚证根本不算结婚。

  自此之后,此次印度之旅的口号就成了:“防火、防盗、防阿三。”

  与印度和解

  晚上8点的孟买,所有的酒店前台都说“满房”时,已经做好了露宿街头的最坏打算。这个拥挤的城市,各种打官司的、看病的、上学的、探亲的、批发商品的、卖牛卖羊的、朝圣的、天葬的(没错,孟买有天葬),各路人马一窝蜂涌向这里。

  就在几乎要放弃找酒店时,一个清爽干净的面孔,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帮助了我,带着我坐地铁去了其他地方找到了住宿。

  第二天一早从酒店出来,迎面开来一部拖拉机,后面的拖斗里站了几十个人,挤不下的就直接挂在侧面和后面的栏杆上,层层叠叠的,简直就是杂技表演啊!火车上、地铁里也是挂得七上八下的,地铁无论开得多快也不会关门,地铁里的人被挤得挂在门外。在这样的地方,没有那个大学生的帮助我怎么能临时找到住宿?

  就在那个时刻,心底里已经和印度和解了。印度这个国家,你很难用简单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去衡量,就像不能一刀切似的用好和坏来区分人一样。这里有太多与众不同难以理解的文化,去过印度的人大多会对它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情。

  明白了这一点,便开始把目光不再停留在垃圾和杂乱的交通上,在这个看似乱哄哄的地方,却是一个有序的世界,只不过他们的界限和我们所认知的有所不同。例如,在火车站能看到印度人争先恐后地跳上车厢,也有从窗户钻进去的,这样在我们看来是乱象,但印度人却并不会因为“无秩序”而乱走车厢,他们即使再挤,也会待在自己的票所属的车厢里面。再比如,在这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度,再穷的印度人也不会因为免费医疗而乱用物资,只会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印度也并不是所有的城镇都是满街垃圾,比如说乌代布尔(Udaipur),满城的房子刷成白色,弯曲的小巷错落有致,依山傍水,清爽秀丽。500多年前一个名叫乌代的番王为了逃离强大的莫卧儿王朝的追杀,带着臣民们到了沙漠边缘,在易守难攻的山谷里挖了个人工湖,沿湖建立这座城市。

  莫卧儿王朝是印度最迷人的时代,国力空前强大,诗人、画家、建筑家、雕刻、艺术家百花齐放,经济文化建筑到了顶峰,现在看到的泰姬陵等,都是莫卧儿王朝留下的。

  乌代布尔老城中央有一个寺庙,是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寺庙里总能传出女人们的诵经声,一种苍老沙哑的唱腔,在庙宇周围的空气中连绵萦绕,悠长不绝,直穿心灵。我沿着陡峭的台阶进了寺庙,打着赤脚、坐在那群女人堆里,现场气氛隆重肃穆,让人不由得产生非常神圣的感觉,将人们的心慢慢引领到深不见底的思考中。

  这就是印度的魅力,独一无二,以至于回到自己的城市后也一直追忆,不经意间总会思念,竟暗暗在计划,什么时候再去印度?

  神牛庙 Bull Temple

  是班加罗尔城市的创建者坎贝高达(Kempegowda)在16世纪修建的,也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一座具有达罗毗荼建筑风格的印度教庙宇,里面有一个用岩石雕成的高4.5米,宽6米的圣牛像。每个周末这里都会人满为患,在这里举行祈祷和婚礼。

  班加罗尔宫殿 Bangalore Palace

  位于市中心,始建于1862年,于1944年完成。在1884年,被迈索尔亲王买下。如今,王宫的一部分依然归迈索尔皇室家族所有。当年建造宫殿的沃德尔国王对英格兰的温莎城堡印象颇深。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极具都铎王朝风格的班加罗尔宫殿,俨然是温莎堡的翻版。

  维鲁巴克沙神庙 Virupaksha Temple

  位于亨比村(Hampi Village),是一座有婆罗门居住,有时举行活动的供奉湿婆神的神庙。维鲁巴克沙神庙也是本地古老的建筑。

  维塔拉神庙 Vittala Temple

  这座战车型的小神庙造型独特。不过,更为著名的其实是小神庙旁边的主神庙,除了有诸多男女交欢场景的雕刻,大殿56根音乐石柱也很引人注意。据说敲打这些石柱,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不过,现在柱子已经被围起来禁止敲打了。

  乌代布尔城市宫殿 Udaipur City Palace

  建于17-18世纪,由花岗岩与大理石建成,其中包含了许多宫殿、博物馆和花园。这里的旁边就紧挨着皮却拉湖(Pichola Lake),该湖建于1362年,湖中还有著名的湖之宫殿。

  贾格迪什神庙 Jagdish Temple

  位于乌代布尔市中的一座印度教神庙。该庙建于1651年,乌代布尔最大的神庙。这里的内部禁止照相摄像,进入时需要脱鞋。开放时间为:每天的5:00-14:00和16:00-22:00,是免费的。

  旅行信息

  签证:印度对持因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开放普通签证和过境签。中国公民可持护照和其他相关材料前往所属领区的使领馆办理相关签证,也可邮寄材料到相应使领馆或找他人/代办机构代办。自2015年7月30日起,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旅行者可以通过印度大使馆网站申请电子签证,只需要在网上填写表格,收到邮件后打印出来即可。

  信仰与禁忌:印度信奉的宗教主要为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锡克教,其中印度教占半数以上。同时印度也是佛教的起源地。印度教中有专门的素食主义者,尽量避免在素食者面前吃肉。印度的庙宇和供奉的各种神,几乎随处可见。不清楚相应的习俗不要紧,不要随意亵渎,保持应有的敬意,遵从当地人的要求,比如说脱鞋进入穆斯林的清真寺。

  图/文_reach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