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剁手党的自白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剁手党,双11,冲动购物
  • 发布时间:2016-01-08 10:09

  2015年,“双11”的疯狂比往年早了许多。抢红包、看攻略,参加预热活动,生活被各种折扣信息填满,我反复掂量:“我们家需要油吗?还有面巾纸吗?要不要给父母换一部新手机?这包饼干比超市便宜,满188还减100。”在购物欲不停煽动的火苗照耀下,我早就没了工作的心情,若不是母亲出手阻拦,恐怕我的家已成一个小型仓库。

  “便宜买穷人”,是母亲在我每次冲动购物时,必定要教育我的话。我曾不以为然,沉浸在赚取实惠的快感里。更可怕的是,我纵情于购物,将生活演化为:期待打折、疯狂购物、收货失落、为信用卡发愁的轨迹,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

  我开始反思,“双11”掀起的打折狂潮是否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疯狂打折的商品多不是生活必需品。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打折服饰挑花眼时,我们脑子想的是,这件衣服会派上用场的。我们看着模特图,幻想穿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这件衣服有可能会派上用场,但大多情境,它并未让我们满意,尺码不合、效果不好、质量一般、可以退回,我们有多个理由抛弃它。

  尽管现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柴米油盐,也开始打折,但它只是商家招揽生意的一种手段。便宜十几块钱的食用油,20卷的卫生纸套装,24盒一箱的牛奶,在低于超市价格时,也作出限制:限购X件或是满X包邮。我们不妨计算,每家每年只能用几桶食用油,省下的钱不过百元,却要腾出堆积这些商品的地方。我家的阳台上就堆满了抢购来的纸巾,这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公寓,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物质不知不觉侵占了我们的生存空间。

  为什么疯狂打折有如此吸引力?自然有人类讨价还价的天性作祟。在物价疯涨、房价居高不下、工资一成不变,甚至背负债务的情况下,我们都倾向消费折扣商品。计算返券、饭前团购、凑数包邮,我们的消费越来越不从容,开始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凑包邮买了不必要的商品,团购里有一道菜并不符合胃口,称心如意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少,这就是折扣的代价。

  我还记得前两年一过11月11号零点就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疯狂点击鼠标的情景。我和几百万人比拼网速,最后败下阵来,多件商品无法购买,折腾到半夜3点才肯睡去。经过漫长的等待,焦急盼来快递以后,发现买的衣服并不合乎尺寸,也没有图片上的耀眼光芒,于是赶快申请退款,一个流程下来心力憔悴。至于那些留下来的商品,十几只牙刷和可以用足3年的沐浴乳,早就落了灰,我快记不起它们的存在。网络购物比实体购物更具有冲动性,省掉了纸质货币这道防线,花费掉的金钱只是一个虚拟数字,这个数字藏在黑暗的角落里,我们甚至不愿意去查找,直到收到信用卡月结单时才感到心塞。

  疯狂购物不光使我们拥有了一些并不紧要的商品,还使得消费者内心对于折扣的期待越来越大。它剥夺了我们真正的购物乐趣,还降低了物美价廉的可能性。商家可以抬高价格,以便在打折时依然获取足够的利润,也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容易把勤俭与抢购混淆,勤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在有需要的时候正确的购买。而抢购则是一种近乎于病态的行为,尽管它能给我们带来虚荣心:“我买到了如此划算的商品,我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但同时还缠绕另一层含义:“我没有错过这次得到实惠的机会。”“全民开抢”“全球狂欢”的意义正在于此,“双11”已经演变成一种集体性的仪式性的行为。

  “双11”不停强调着时间概念,它用一种倒计时的方式提醒你: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限时秒杀”“一年一次”“快被抢完了”这些字眼都在诱惑着你点击鼠标。当按下确认购买键的前后,我们被一种瞬时迸发的巨大喜悦所笼罩,以为把握住了这一年才有一次的机会。我们在那一刻忽略了这件东西是否需要,是否有空间摆放等客观因素,我们只知道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可事实上,那些没有抢购到的东西,从来不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反而是那些头脑发热抢回来的东西,在日后发现没那么重要时,会激发一种内疚感:“为什么要买它呢?该怎么处理它呢?”

  不仅是“双11”,如今商家不断制造噱头,做各种促销,这时你需要花点时间看看自己的购物清单,是否真的需要它?再掂一掂信用卡账单,确保下次看见它时不会感到焦虑。养成记账的习惯,做一个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而不是一次次发誓“剁手”。

  请允许我分享一个“悲惨”的段子作为结尾:有一个女人屯了足够两年用的卫生巾,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发现自己怀孕了。

  (摘自腾讯大家)

  小绿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