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暑假开始,女儿整整忙了三个多月,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假期准备学校的一个演出。刚开始女儿告诉我,她演影子,我一时摸不着头绪,后来明白是剪影。再后来导演删减了戏份,女儿又兴冲冲地告诉我,她不用演影子了,改成表演诗朗诵。正式演出那天,女儿骄傲地邀请我去看。我带上了望远镜,好容易捕捉到了女儿。她站在人堆里,很靠边的位置,只配合领诵说几个词,但她表情特别生动,认真投入地让我有些心酸。
女儿总共在台上不到五分钟,因为包括女儿在内的小群众演员们,很快就被一面超大的红旗覆盖了。她们是舞台造型效果的一部分。那场演出真的震撼人心,孩子们都是非专业演员,现场却演出了史诗剧的效果。但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这并不是女儿第一次“跑龙套”。上小学后,她出演的第一个角色是一棵大树,没有台词。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女儿居然把整个剧本台词都背下来了,绘声绘色,特别熟练。我当时心里一凉,刹那间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好莱坞电影《彗星美人》: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女郎,千方百计接近一个大明星,背熟了她每一句台词,并设计使得她错过演出,自己取而代之,成功上位。于是,我小心翼翼问女儿:“你把词都背下来,是想有机会做主演吗?”女儿诧异地看着我说:“不是呀!万一演主角的同学在台上忘记了台词,我背熟了可以提醒她呀!”
虽然知道女儿心态尚算健康,但是看见女儿总当群众演员,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这和小时候一心想当戏霸,铆足了劲争取各种露脸机会的老妈是多么不一样啊。以前曾经听说过,有个爸爸到学校看儿子演出,中途就退场了,因为他的儿子演的是一个一动不动、没有台词的石头。爸爸质问老师,凭什么让自己的儿子扮演石头,老师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爸爸锲而不舍地与老师沟通,请求能不能多给儿子一些台词?如果不能够演主角,能不能演配角?据说那位爸爸读书时一直是班长,他认为儿子演石头没出息。
那天,坐在观众席上,我特别理解这个爸爸的心情。我也为此很惭愧地进行了自我反思,为什么身为父母,不能够欣然接受自己的孩子做群众演员,甚至都不能忍受孩子做配角。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人,都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中长大的,崇尚自我奋斗,必须争取万里挑一的机会,必须当仁不让当主角,好争取少得可怜的社会资源。我们之所以一直不习惯做绿叶,是因为年少时红花几乎会把有限的阳光和养分全都吸走。如果你甘于做群众演员,意味着你有可能一辈子处于社会底层。因此,年少时有多少人这么激励自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是女儿教育了我。时代已经改变,机会已经多元化。不必再人人争当主角也能生存,人生舞台已经无限大,还有一种角色叫群众演员,还有一种快乐叫参与。
当我们这些不成熟的大人,为自己的孩子是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背景而黯然神伤时,孩子们自己却乐在其中。在孩子眼里,这就是游戏时间,群众演员数量又多又杂,在一起比主角热闹多了。女儿每次都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是群众演员。还有孩子为此爱上了表演,演出结束后,一个也做群演的孩子说,他长大了想当演员。
真的,为什么不能当群众演员?做一片快活的绿叶子呢?这也是一种幸福的能力。毕竟主角只有一个,红花只有一朵。人生舞台的真谛,孩子从来都比大人懂。
陶太(专栏作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