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之眼”的魅力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纽约公共图书馆,摄影
  • 发布时间:2016-01-29 17:51

  当我走进纽约公共图书馆一楼的偌大展厅时,发现在入口的正上方,悬挂着一面大镜子。它像一面“老大哥正看着你”的警示牌,让我在抬头与镜中自己的目光相交瞬间,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事实:我们随时都暴露在公共之眼下,时刻处于看与被看的状态中。

  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正凭着其庞大的馆藏资源,在做一个研究性的摄影回顾展《公众之眼:照片分享的175年》。展览早在2014年12月就开始了,2016年1月将结束,持续了整整一年多。

  整个展览,彰显着策展人Stephen C.Pinson企图以当代的影像语境来重新观看摄影史的壮志雄心,在我看来,展览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群众外包(Crowd Sourcing)和街景摄影(Street View)两大部分。

  “群众外包”源自美国《连线》杂志记者杰夫·豪(Jeff Howe),原意是将部分琐碎、需要大量人力且电脑程式难以取代的工作,外包给网络上不特定的自愿者。如今,在网络时代,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上传、下载和分享。

  回到1955年,时任MoMA(纽约现代美术馆)摄影部主任的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做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展览《人类一家(Family of Man)》,从200万张照片中挑选了68个国家273位作者的503幅作品。这些作者中有很多知名的摄影大家,也有寂寂无名的按下快门者。那次展览,在我看来,便是早于网络时代最著名的一次“群众外包”。

  关于街景,其“公共性”就自不待言了。自谷歌公司的街景功能诞生以来,有很多摄影师便开始使用这一功能来拍照。当德国摄影师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凭借其以谷歌街景数据库为原材料截取的巴黎街景,获得2011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的日常生活类奖项时,我们便知道,摄影的定义正急剧扩大。正如迈克尔·沃尔夫在面对争议时所表达的,选择框取哪一个地点、哪一帧图像,是他所决定的,他是有能动性的创造者,而非简单的复制者。

  展场中最让人觉得有趣,也最有未来指标性的一个作品,是结合了街景、社交媒体、科技等的一个视觉项目“百老汇大街(ONBROADWAY)”。

  这个项目既充满了未来性又接地气,纽约公共图书馆委托了四位来头不小的视觉数据处理师和移动交互设计师,将谷歌街景和社交媒体上的照片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在展场做了一个互动装置,意在让人好好来看看曼哈顿的百老汇大街。为此,他们对十个层面网络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处理,让百老汇大街看起来十分酷炫。如此庞杂的数据分析处理及视觉化呈现,并非由摄影师完成,它其实是数据处理。

  关于摄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的争论,当摄影在艺术门类中站稳脚跟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它自身却一直在影像语言、审美、社会功用等方面,重新定义着自己。

  我们去看一个摄影展,早已不是看构图和审美,摄影本身的发展,就释放着重要的讯息。技术的发展释放了人类的欲望,只是,不知技术的发展会将我们带往何方。在微信、微博、Instagram、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到来之前,照片的分享与观看就一直存在,我们从来都处在公共之眼下。但是,照片的公共性,将无疑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傅尔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