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是国人非常重视的养生时段。这个阶段,人体的代谢功能减弱、精气物质收敛,通过养生、进补有利于补充肾气,能够储存来年的身体能量,减少春季生病的概率,提高身体自身的耐受力。正如民谚所讲:“冬季进补,上山打虎。”
冬季之态,白日短、黑夜长,自然界表现出一种“休眠”的状态。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应顺应自然,尽量早睡晚起,不要惊扰自身阳气,比如剧烈地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或者过多的纵欲。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往往与之相逆,吃着反季节的瓜果蔬菜,长时间熬夜,大冬天喝着冰冻冷饮,爱美的女孩子穿着单薄,冻得发抖都不肯多加一点衣物,还有仿照时尚穿法的将脚踝裸露在外,长时间熬夜会造成肾元的过度消耗等等,这些都是违背了“收藏”的原则。
冬季的“收藏”,正是通过饮食、休息、适当运动等来滋养肾气。生冷饮食、冰冻饮料以及被寒风冻得降低的体温,这些都是对肾气莫大的伤害。
“冬藏”,讲究静、慢、温、补。除了早睡晚起、注重保暖外,还要通过饮食进补。比如,羊肉性温,具有补血驱寒暖肾的作用,是很好的暖身养体的食物。同时,还有牛肉、大枣、莲子、大豆、核桃、红薯、萝卜等等,都是不错的食物。不过,不要一边吃热的食物,一边喝着冷饮。再者,因为地区差异带来的气候迥异,不同地区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也意味着在进补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食物。比如,西北寒冷地带,宜多食刚才提到的牛、羊肉等大温大热之品;而江南等温和地区,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为主,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有些人平日肠胃比较弱,可以将食物做烂一点,以利于消化。食用生冷水果的时候,尽量用热水泡热一些再吃,避免引起肠胃的刺激;有些人吃了肉类易上火的,可以用艾草烧水泡脚,或者将大蒜拍碎,用纱布敷在脚心大约2个小时左右,都能起到降火的功效。
现代人比较喜欢的足疗,在冬季也得格外讲究。足疗,属于“泄”的门类,每周一两次即可,体质弱的人,最好仅仅只按摩几个反射区即可。尽管热水泡脚在冬天是很好的保养方式,但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泡脚,泡脚不适合大量出汗,只要泡到身体微微有点汗意或者身体发热即可。如果时间太长,人体的关节、韧带、软组织容易受到损伤。
叩齿和耳部按摩,都是对肾脏比较有好处的简单保健方法。中医上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即牙齿和骨头的营养来源相同,都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而“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即耳朵是肾脏的外部表现。
叩齿时,嘴唇微闭,上下牙齿相互叩击,每次叩齿约100~400次;耳部按摩,即上耳部分向上拉,耳轮部分向外,下耳下拉,每个部位大概15~20次,在拉之前,对应的每个部位要用收揉捏按摩至发热再进行拉动,拉完后,耳蜗部分进行按摩至发热。这些小小保健方法可以起到强肾固肾、养身延年的功效。
民间的冬季养生方法很多,以上仅仅只是说明了冬季养生的一些原则和提供一些小方法。要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还是需要管好自己的嘴,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顺应自然规则。
曹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