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混编模式打造“中国第一融生态卫视”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陕西广播电视台,王福豹,混编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4 14:11
5月20日,陕西卫视在西安举办以“聚力融合 与您同行”为主题的520之夜大型活动,这是陕西广播电视台改革后的第一次亮相。活动现场,陕西卫视展示了下半年的内容资源以及全媒体营销战略。
年初,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布了竞聘市场化运营团队的结果。3月1日,市场力量进驻,开始运营陕西卫视,改革拉开大幕。作为国内第二家寻求市场化合作的省级综合上星频道,目前陕西卫视的改革力度不小,成效明显。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总监班子、经营班子已全部到位,整体部署现已基本就绪。频道节目的设计、策划,具备了一定展示度。借助这次活动,我们要向业内同仁以及关注我们的客户做一个展示,告诉大家陕西卫视这几个月在做什么,未来发展理念是什么。”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说。
他表示,二三线卫视不应走一线卫视高投入的路子,陕西卫视要另辟蹊径,寻找差异化发展路线,找准自身定位,做好“融”这篇大文章。首先是人的融合,传统电视台在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外面的人很难融入电视台这个封闭圈子的文化里,即使引进人才,人才也很难融入。
而改革就是要引进人才,引进理念,注入活力,在融合发展中和现有团队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谋陕西卫视的发展。“目前为止,引进团队和原有团队融合得非常好,绝大部分人在新体制、新团队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激情。”王福豹说。
两套班子融合一体 全员实现同工同酬在由内而外的裂变式改革之
下,陕西广电卫星传媒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为股权机制,王福豹任董事长。他介绍,陕西卫视在组织架构上,基本形成总监和公司运营两套管理班底,个别人员实行“双跨”,两个班子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团队,以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为公司发展做决策,并达成共识。
人员机制上,陕西卫视全员纳入新公司管理,打破过去编内、编外等人事编制限制,大胆尝试革新,实现同工、同岗、同工资,激发了人才活力和积极性,释放员工的潜能与才华。
王福豹介绍,团队培养和建设
对于陕西卫视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过去在这方面的布局较晚,自制力量不够强大,改革后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管理和培养。
秉持开门办台的理念,在节目制作方面与社会化团队合作,也是陕西卫视改革后以“融”为核心理念的战略方向之一。“在节目制作分工上,我们鼓励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与外部制作团队合作。”王福豹说,陕西卫视《华山论鉴》《超级老师》《超级简单》等节目与3家社会机构联合制作。2016年第四季度将推出的《丝路唱响》等节目也在寻求合作中。
目前,陕西卫视已组建20-30人的节目制作与研发团队,在保证自制节目的同时,有经验的制片人也会参与社会团队的节目制作。“我们的制作人和编导介入节目制作,会将办台理念融进节目,传递正能量,避免纯娱乐化,把握导向,推出更具文化内涵和可看性的节目。这样做一方面促进自身团队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确保节目有内涵、有文化。”
丝路IP节目集群+920节目带
基于区位优势,以及深远博大的历史人文底蕴,陕西卫视在节目内容构建上,围绕“丝路文化”大IP,推出系列节目集群:9月,丝路影视桥精品工程《丝绸之路万里行》系列将推出线上节目《丝路上有你》,线下活动《天路之旅》、音乐类节目《丝路唱响》等一系列关联季播节目,夯实晚间节目带内容,用立体的全媒体真人秀新概念,全景扫描丝路经济带发展的最新动态。
陕西卫视2016年全新升级上线的920节目带将以美食类《你是我的菜》、教育类《超级老师》、传统文化类《超级简单》、健康类《健康你我他》、旅游类《我想去看看》和收藏类《华山论鉴》等节目完成类型化塑形。
“只有找准差异化空间,在战略规划中稳步前进,陕西卫视才能成功突围,绝非盲目跟风现象级节目。”在王福豹看来,这是陕西卫视当下在节目上最有可能实现点状突破的方向。
剧场方面,王福豹说道,由于购剧成本大幅提升,前两年卫视剧场几乎看不到一轮、二轮剧,改革后将加大剧场购剧力度,提高首轮剧和二轮剧的播出比例,提升剧场品质。团圆季、幸福季、青春季、梦想季,四大剧场主题式、类型化编排贯穿全年。
遵循“差异化竞争、月月有首轮、二轮独播剧,经典穿插、梯次编排、类型播出”的编排策略,2016年陕西卫视剧场收视上扬。截至4月底,黄金档剧场收视排名较第一季度上升65%,全国排名提高2个名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收视提升18%。
此外,王福豹提到,在电视剧成本上涨、明星身价过高的市场形态下,陕西卫视将加大自制剧投入。总台旗下的电视剧制作公司除面向市场供销电视剧外,同时还向卫视供给优质剧,降低卫视成本,增加自主性。自制剧将会融入地方本土特色。
融合产业 融合资源
“节目要与客户融合,通过全媒体、全平台营销,找到节目目标受众与广告客户目标市场的融合点。”王福豹说:“传统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已死,现在,每一档节目我们都强调理念创新,跨屏整合营销。”
“陕西卫视+地面频道+广播台+新媒体4个不同媒介广告资源彻底打通,对客户而言就是利器多发。”王福豹进一步强调。“我们在寻找制作团队合作时,也希望对方不是纯制作公司,而是有招商资源的制作公司,双方可以共同招商。实现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的高效结合。”
新公司运营频道后,4月1日起开始招商。目前,陕西卫视日常广告价格比去年上涨一倍,实现逆行上扬。季播节目招商方面,《丝绸之万里行3》已经完成过半,“丝绸之路万里行”品牌线下活动100%完成招商。《丝路唱响》完成30%,《一路向前》完成80%。“我们的融合理念就是客户想要什么,我们就去实现更深度的品牌结合,引导客户做更多的策略性投放,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
活动当天,陕西卫视与甘肃卫视、宁夏卫视、青海卫视组建了“丝绸卫视联盟”。四家卫视除在节目、线下活动上全线打通外,还将打通广告资源。实际上,当天下午举行的广告推介会,四家卫视就同台招商,宣介节目资源。
谈到陕西卫视发展前景,王福豹表示,未来三年,将通过季播节目集群、920类型化节目带、黄金剧场和广告产业融合经营来逐步发展,最终完成体验消费化的生态目标。在广告经营、落地覆盖、节目收视三大方向用“融战略”将卫视平台和市场资源全线打通,将节目的目标受众与广告客户的目标市场全线打通,将内容价值与产业的渠道延伸全线打通。实现不同机制、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混编作战,努力打造“中国第一融生态卫视”。
对话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
在差异化发展道路上,“融合”打出组合拳
《综艺报》:二三线卫视如何突围,目前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有哪些?
王福豹: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广电行业马太效应愈加凸显,尤其是卫视频道。对于二三线卫视,上有一线卫视大投入、大制作、高回报的优势高压,下有新媒体机制活、受限少、样态多的挤压,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路在何方?这是现实留给陕西卫视的严峻课题,也是促使陕西广播电视台必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创新中求变的动力。
有人说“二三线卫视基本上没希望了”,我认为这也不现实,目前还是有希望的。依托陕西的区位优势,陕西卫视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空间。从实际情况来看,陕西卫视不应该走湖南、江苏卫视的发展道路,跟着他们走,我们的发展可能会有问题。陕西卫视只能另辟蹊径,寻求差异化发展,找准定位,讲求“融合”。
《综艺报》:面对市场竞争,作为管理者,有什么困惑和思考?
王福豹:困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我们也在思考探索一些新路径。首先是人才问题。在传统体制里,怎样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传统企业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陕西广播电视台也在探索人才的培养路径。举例来说,陕西台一个广播频率的音乐人想做音乐事业,我们会为其创造一个平台,成立一个子公司,实行股权机制,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实现共赢,打破体制障碍。这次面向社会的人才引进,也为陕西卫视注入了新鲜血液。
其次是资金问题。二三线卫视最大的困难是落地费每年不断增加,台里的成本年年增长。目前,落地费市场价格也缺乏有效的行政指导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节目成本不断增长,居高不下,其中明星身价过高。一线卫视有充足资金做节目,二三线卫视难以承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真人秀去明星化,提升素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同时,收视如何提升也是问题。我们的做法就是,节目重点聚焦百姓,而非明星。比如《超级老师》的焦点是老师,这也规避了投入成本问题。
电视剧投入成本也非常大。单集100-200万元的价格二三线卫视无法承担。实际上,不管电视台还是公司,都是给明星打工。因此我们要转变思路,推新人,自己造星。
随着广告收入不断下滑,电视台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人才等问题,如果不打出一套组合拳是无法解决的。
最后是收视率问题。目前,收视率数据不能完全反映观众的收视行为,样本户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但很多广告客户只看收视率,依托收视率数据进行广告投放,对此我们也在做一些探索尝试。随着有线电视平台双向化发展,陕西全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已有200万双向互动数据,这一数据相对真实、直观,但客户认可度尚待提高,在全国收视率统计之外,我们要慢慢让广告客户认识、接受这项数据。
文/祝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