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 至少我坚持自己的审美
- 来源:女报•时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0-12 16:57
对程璧的专访本来约在下午四点。因为飞机晚点和化妆,不得不挪到书店的活动结束后。真正开始专访时,已是晚上十点半,等她回到住的酒店后在大厅里进行。程璧脸上有掩不住的疲倦,手会暗暗地撑在腰间舒缓一下。
但就算这样她整个人的范儿也没有掉下来,声音明亮,眼神专注,甚至还带着笑。这一刻我突然想起关于大S的传闻,在采访时就算不入镜,腰也是坐直90度,不会靠在椅背上。这种拿范儿,未尝不是一种精神气。
比起歌手程璧,我更喜欢生活中的程璧。比起宣传形象中的“仙”和诗意,更多的是一种把事情贯彻执行、向前推进的干练,那种对自己事业全盘把控的信心,让你相信,不管这个女孩选择做什么,她都能做得好。
1 一个文艺青年不会错过的名字
第一次知道程璧,是在2014年的一期《天天向上》,主题是北大民谣女神。那一期同时出现的还有邵夷贝,过于同质的标签,让人不太有耐心。
相比起来,以高考状元进入北大的邵夷贝,身上明显的有着抹不去的敏感和傲气,那是一种少女时代就迷张楚的叛逆劲,这样的音乐轨迹清晰且容易理解。一旁的程璧,显得有些太乖了,有种人畜无害的安静感,不太像人们想象中那种为了音乐不顾一切的人。空气刘海,麻花辫,森系衣装,这姑娘身上的一切都有着日系审美的那种精致的天然,很像在豆瓣上容易红的美女文青。
后来,程璧的名字却时不时闯入视线,她的名字总是和一些你没法忽视的人联系在一起。
最常被提到首先是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她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日本原研哉的工作室工作了一年,原研哉听了她的专辑后的一段经典评语,几乎在所有关于她的媒体报道中出现:“即使不懂汉语的语义,透过她的声调与音质,……我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年轻女性在感受着什么,想要追逐着什么生活。”其次是诗人。程璧的歌全是以给诗谱曲的形式呈现,第一张专辑里,她给北岛的《一切》和西川的《夜鸟》谱曲。在日本期间,她认识了旅居日本的著名诗人田原,后来田原把她引见给北岛和西川,北岛亲自为她的专辑拟定了名字《当诗遇上歌》。而程璧至今在网易云音乐上播放量最高的《恋恋风尘》,则是红星二十年翻唱计划里收录的,据说是因为高晓松和老狼很喜欢她的风格,所以拿给她唱了。
有了这些经历,基本上,只要是一个文艺青年,不太可能错过程璧的推广过程。从豆瓣到微博,从虾米到网易云音乐,再到万有音乐系的推广,你也许没有听过她的歌,但却一定会对她的人有印象。
在知乎上,“如何评价程璧”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问题。有感觉的人会相当喜欢,把她的歌当成必备的催眠曲;也有人说她没有唱功,词比曲要好。但不管怎样,这不妨碍她成为新媒体时代民谣歌手的一个典型现象。在这个传统歌手很难靠版税生存的时代,她的专辑《诗遇上歌》曾一度冲上京东商城女歌手专辑销量的前三位,排在她前面的是李宇春和张靓颖。而她在2016年8月9日最新发行的专辑《早生的铃虫》,截至写稿的时间,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在网易云音乐的数字专辑销售中,已经卖了3594张。
2 我不觉得那些包装会更高明
程璧说,现在和高中同学聚会时,有人会说她选择的事业很成功。但事实上她觉得这不是她选择的,而是感觉对了就去做了,并不是那种成功学的东西。
对她来说,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的时间其实有点晚。直到本科从日语系毕业,她都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继续考了北大的研究生。在这一时期才接触吉他,2010年,程璧加入北大吉他协会。在她的回忆里,“那时候,我们吉他班的人刚会一个和弦就写歌了。”2012年,她参加北大“十佳歌手”比赛,并最终获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后创业的王天居正好在台下,向她发出了录歌的邀请。
胆子真大啊,今天回望过去,让人禁不住这样想。
直到今天,还有人酸程璧在那届十佳歌手中唱功不算太佳。一个非专业出身,歌声亦没有特别出众的女生,到了24岁研究生毕业决定自己未来方向时,就敢决定以歌手作为职业,仅凭自己在脑海里不断冒出的旋律,会不会太冒险了。
“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去做翻译赚钱。”程璧说,她当时没有想做这件事会不会成功,而是退到最后一步想,不做这件事我会不会遗憾。“我觉得会,就去做了。”
今天这些质疑仍然跟着她。在她谈论诗和灵感时,总是显得空灵又飘渺。在日本房总半岛的一个下午,在夏末早生而注定早逝的铃虫,童年读过的诗集,就能给她一张专辑的灵感。在谈论这些时,她是“仙”的,飘的。民谣有时让人觉得开挂,是因为在这个类别里,可以只讲情怀和感觉,可人们总忍不住要再追问作为歌手一些更加落地的内容。
她也并没有回避。“以前我总觉得,有一把琴我唱就够了。但如何让你的作品以最大的魅力展现给别人,还是需要很多小技巧,今年在唱功方面专门找到声乐老师,给我在舞台上的指导,现在自己在舞台上也越来越自如了。”她并不介意让人们知道,在出了第三张专辑时,才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在讨论起现实问题时,程璧其实比想象中直接得多。她现在的成绩被当成是运用各大网络音乐平台成功案例。比起情怀和感觉,人们更愿意归因于她成功的包装。
但她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大公司接受流水化的包装。2014年3月,从原研哉的工作室辞职之后,程璧在东京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很自信地在采访中说,“因为我不觉得那些包装会更高明”。
比起包装,也许如她自己所说的更准确,她是自己的艺术总监,在作品上集合资源,实现着自己要在作品中完成的审美。程璧分析自己为何能成为时代的受益者。“可能首先我不是传统唱片行业里培养出来的艺人,我本来就完全脱离这个体系,我对自己的审美还比较坚持。”
3 向着那明亮的方向
你很容易看出程璧和其他民谣音乐人的不同。
工作时她没有太多的情绪化,“只有创作的过程是天马行空的,其他时候也是把音乐当成是和其他职业一样。”尤其做事时,比起文艺,她说自己更多的是干练,是把事情往前推、充分准备计划和务实。当诗人在感叹网络碎片化语言对诗的语言的侵蚀时,程璧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对诗而言重新回暖的机会:因为诗的短小的语句,反而适合在这个时代传播。
无论审美还是意识,程璧都是乐观和光明向的。就像她曾在将北岛的《一切》谱曲录成歌时,删去了“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这一句,因为她觉得原来北岛这首在妹妹去世后写的诗中,这一句相对来说太“沉重”了。
像朴树那样因为抑郁症九年写不出歌的情况在程璧身上大概是不会发生的。一年一张专辑是她给自己定的计划,于是她就尽力去完成。像其他独立音乐人常见的对环境的抱怨在程璧这里也很少听到,她直言:我对现实感的东西的焦虑不那么强,因为总有办法解决的。
当我问起她有没有经历过困难的时期,她回答:与其说困难,不如说困惑。
尽管她说过,“要以我的方式对抗这个世界的强势”,但这世界的强势在她的表述中一直被弱化。我追问那些部分是什么,程璧说,是那些无法靠自己力量改变的,特别现实的东西,比如房价。
她也确实做到了用自己能做到的去化解。至今程璧过着在北京和东京两地旅居的生活,如今专辑和演出的收入足以支付她这样的生活。“比较起来,在北京生活的成本其实比在东京还要高一些。”之前在北京时她曾考虑过买房,但后来放弃,因为自己都还没有想好要在哪座城市生活。
在我朋友圈里,喜欢程璧的朋友不少,我问他们喜欢她什么,一位30多岁的女性朋友说:程璧恰好活成了我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啊。一时间我觉得也许真相了——不管你怎么评价程璧,不得不承认,她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
在结束几个城市密集宣传后,回到日本的程璧,朋友圈是在冲绳一日里的纸糊不倒翁,豆子咖喱饭,四弦琴上的小珊瑚;到东京和青叶市子一起的演出;还有在轻井泽的花火大会。这些我们在旅行休假中才能遇到的美好小事,是她生活的日常。程璧喜欢日本独立音乐人福原希己江的《青椒肉丝》,她那张专辑都是做食物的,每一首歌是一个菜名,“一个人,拿一口大铁锅,做青椒肉丝,这样的日常也能写成歌。”这是她欣赏的日常之美。就连扎起头发这样的日常小事,她都觉得有一种庄重感。
采访的最后,程璧提起金子美玲的诗《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她说,“这种对明亮的追求,是我人生的主题。”一个只希望展现美好的女生,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活成美好的样子,这其实是件难得的事。
编辑、采写|简洁 摄影|方饭团 设计|Stephan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