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或衣法南渐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独角兽,投资
  • 发布时间:2017-06-08 09:52

  在投资界,独角兽特指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据高盛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是美国)仅诞生三家独角兽公司。从2014年初到2015年底,全球每季度平均增加15-16家独角兽,但在2015年后,这个数字大幅减少至5-6家。高盛的的数据一般来说是权威的,但具体到这一数字,却令人有一疑惑。按高盛数据,全球独角兽总数才153,但据我国科技部统计,2016年中国独角兽榜单上榜企业已达到131家(总估值超过4876亿美元,平均估值37.2亿美元)。高盛独角兽数据中,美国占59%,亚洲占29%,欧洲占10%。按这一数据,亚洲加在一起,不超过40家,这与中国的131家(其中仅电子商务独角兽就有31家),数量相差太大。

  数据口径显然存在不同,高盛数据的口径偏技术独角兽,而我国数据的口径偏市场独角兽。如果是这样,其中则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全球独角兽正出现“衣法南渐”的趋势!

  史传,五祖密传衣钵于慧能,慧能发足南行。数日后,人们见五祖闭门不出,怀疑是否身体有恙,五祖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

  目前的独角兽数据还不能排除短期或周期因素干扰,但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这就是全球高科技企业创新的重心,正在从美国向中国转移。

  长期以来,独角兽的“衣法”一直在美国。美国是创新者的乐园。独角兽企业的前身叫瞪羚企业。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奔跑的羚羊,业界用它来比喻高成长中小企业。具体指年销售收入连续4年销售增长20%或以上的公司。宗庆后们老是喋喋不休地说新经济除了技术是新的,别的没有新东西。而据《美国新经济》判断,新经济恰恰不是新在技术,而新在经济本身:“旧经济可概括为大企业面对静态的有限的竞争和基于成本的市场。而新经济则完全是能动的经济和竞争。高速增长创业型公司即为新经济的标志。企业创新和较快地进入市场的能力对确立竞争优势变得更为重要”。

  《美国新经济》中曾把“瞪羚公司工作岗位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当作测度经济能动性的指标。瞪羚公司与就业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52,与总产值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31,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现在的独角兽指标,把速度标准(20%),改为估值标准(10亿美元),侧重点从强调快,改为强调优。

  比较中美两国当前独角兽的走势,第一,美国技术创新型的独角兽,明显具有领先优势;而中国市场创新型的独角兽,开始呈后发优势,双方有结构上的差异;第二,在技术创新型企业中,美国独角兽增速呈下降趋势,而中国独角兽增速呈上升趋势。

  政策因素对独角兽成长可能产生微妙影响。与中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大力鼓励独角兽企业形成对照,《连线》发表《特朗普可能会颠覆整个硅谷》认为,特朗普政策会对独角兽不利。据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的数据,超过一半的美国独角兽至少有一位创始人是移民。而特朗普对移民不太友好的政策,正在加重硅谷的担忧。

  从美国历史看,1993年至1996年间,瞪羚企业增长40%,达到35.5万。这些企业为整个经济贡献了70%的新的工作岗位。这些企业多出在美国西南部(现在成了特朗普的打击对象),而主要由老企业构成的州,如纽约、密歇根、特拉华和俄亥俄州,瞪羚企业较少,新增就业也较少。特朗普的经济逻辑给人予脑子进水的感觉,好像重点是在挽救夕阳产业的就业,而不是增加朝阳产业的就业。而特朗普压迫苹果等公司转回国内的政策,甚至连旧经济“基于成本的市场”的特点都不顾了。

  继续走走看吧,中国现在已有7家估值超过(并包括)100亿美元的独角兽,从750亿到100亿分别为蚂蚁金服、小米、阿里云、滴滴出行、陆金所、美团点评、大疆创新。而电子商务独角兽正把美国的天花板当地板踩。将来企业创新是否真的衣法南渐,十年后可以见分晓。

  文/姜奇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