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的路由原理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论语,述而第七,原理
  • 发布时间:2017-06-08 10:30

  中国经典首推《论语》,但读《论语》需要功夫。《论语》不像三字经、三十六计、心经之类,只言片语,直奔主题。每一章每一节,平淡到几乎无味,但要回味却又无穷。须摒弃浮躁之心,细细格致。路由原理系列,单从结构这一特定角度入手立论,从仁之结构,品出万物(心与理)的结构。

  罗姆巴赫的结构存在论认为,结构正是本体所在。如果谈本体不及结构,只剩一个最后结论,读出的仁,虽普世到超越时空,但却会因脱离具体情境而变味。从结构角度释读仁,不光关注仁“是什么”,更主要关注“如何实现”。而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三种具体时空,在“如何实现”上,具有特殊规律。本解释最独特的功能在于“让历史告诉未来”。

  《论语》“述而第七”共38段,主要讲为人处事之道。或者说,讲的是如何在为人处事中体现仁。孔子这里涉及的每件事本身都很平常,平中出的奇是前现代的行为结构即邻接之道。它正好也是后现代(互联网)的行为结构。

  1、仁是一种复杂性结构的自由秩序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前现代与后现代在自由上,具有相类似的结构,都不在于抽象理性,而强调情境化的感性。在这里,道德仁义作为自由,要“游于艺”。游作为一种自由状态,是复杂性结构不同于人为秩序(理性秩序)的特征。孔子讲的是自然秩序,互联网讲的是无标度网络的秩序(路由秩序),都具有游(自由秩序)的特征。路由秩序,比自然秩序多出了对(现代性)规则的强调,但规则可演化,又优于现代性。

  游的知识论背景,在于“默而识之”,相当于波兰尼“个人知识”中的默会神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突出“普遍真理”具有情境性,须时时不同,时时更新。“信而好古”,是因为历史是情境化的逻辑,历史主义可用于矫治教条主义,矫治(数理化高于人本化的)启蒙理性之偏。

  2、仁有赖于邻接结构:“临事”之道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之所慎:齐,战,疾。

  现代人读不懂《论语》,总觉得琐碎,殊不知这种“琐碎”别有深意,是一种与形而上相对立的碎片化思维。碎片化结构恰是前现代(马铃薯结构)与后现代(分布式结构)隔代遗传的共同基因所在。从结构存在论角度看,这是因为结构内嵌邻接关系所致;从图论角度看,这就是把邻接矩阵做为行为结构的基础的结果。其行为特征是不强调照搬书本(远离事物),而强调“临事”抉择。

  孔子强调举一反三,不光是在说学习。而是在世界观上,对抽象普世的理性,持有一种深刻的怀疑。认为所有理,都必在事中,既通,又不同。必须邻接在不同的事上来贯通理。事,自然都是琐细的。所以孔子才不厌其烦地一一说事。实际是帮人们通。就象经络,光说,是说不通的,必须按之摩之,临在具体的点上才能通。美国在伊拉克的错误就是不能“临事而惧”,与中东文化的特殊结构相邻接,结果因无谋而不成。

  至于做人,孔子也强调随境遇而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是人一旦真理在手,就只能当官,不能当老百姓。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子是相通的。而作为德国理性主义产物的希特勒,只有当元首才能成就自己(祸害他人),而当个小兵就微无价值(如果一战时那个瞄准了他脑袋的英国大兵没有偶然放弃的话)。在孔子这里,人生的行为结构,其意义是邻接矩阵所赋予和呈现的,当哭当歌,要看邻在什么事上。教不教你,全看你遇得上遇不上(有教无类)。颜回一生困顿,邻在一地鸡毛上过了一生,也不失君子本色。互联网去中心结构也是这样,每朵野百合都有自己的春天。古今路由原理是相通的。

  3、邻接的好处:随遇而乐在其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乐是与游对应的心理状态,自由(游)是客观的,而乐则是人对自由的主观感知。与现代性理性养成社会上下巨大的功利心相比,前现代与后现代思维都更推崇乐(快乐)。乐在其中,首先是乐在境遇之中。不能达则乐,穷则不乐。其次是乐在事物本身,而非外物。“求仁而得仁”,仁本身已是目的,如果仁本身不能让你感到自由快乐,多少浮云也不能让你满足。

  4、邻接之道是实现仁的路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我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三人行,必有我师”极言善恶的结构性来源,不是源自上天之经,而是从最邻近之人形成的邻接矩阵那里获得。

  象一生二,二生三一样,在图论中,专门有以三元图解二元关系(相当于仁)的分支。1970年,Holland与Leinhard提出三元谱理论,发现三个行动者将产生64种可能的选择和非选择配置。中国古代的64卦也繁衍自三,三生万物。

  三在这里只是在言近言邻,孔子反对谈过远以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怪、力、乱、神”),就象路由器不能离开邻近的节点而空谈全网互联;同样,孔子教授的,也不是抽象的大道理(学生误以为“隐”而不谈的),而是身边人、邻近事,“无行而不与”。要把握这种仁这种复杂性结构的知识,方法只能是敏(smart),也就是灵敏。它不同于经验,更不同于理性,而更象是直觉、领悟。中国人习惯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带点负面含义的敏。指邻在具体事情上的变与通。

  5、远近之辩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与西方启蒙理性思想在行为结构上最大的差异在于,同是讲仁爱,西方现代性讲的是远在天边的事(西方教堂的尖顶,就是远离地面、俗世的建筑语言),而孔子讲的是近在眼前的事(中式的院子,台阶,就是亲近地面、俗世的建筑语言)。相对数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一个拒绝邻接矩阵(看轻关系,推崇原子),内生邻接矩阵(推崇关系,看轻原子)。互联网正好复归到邻接矩阵,强调互联互通,互利互敬,因此我们才需要补《论语》的课。

  6、知己行端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知有得。”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曰:“丘之祷久矣。”我个人理解,这是反话。意思是我祈祷很久了,要是管用,我的病早好了。意思是反对子路为自己的病求神问鬼,搞那些远在天边没用的东西。孔子讲做人,认为人无完人(圣),仁者不是无过,不是永远正确,因而闻过则喜,可以在每一件小事上改进自己,提醒别人,日新月愈。对互联网来说,就是不要装。“苟有过,人必知之”。因为在微信这样邻接矩阵化的结构中,人是透明的,最好活得坦坦荡荡。

  文/姜奇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