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乘势而上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新型智慧城市
  • 发布时间:2017-06-20 11:28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机遇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最佳结合,已经成为各级城市加速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信息化引领驱动创新、构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机遇期。日前,雄安新区成立,其七大重点任务之首就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而在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智慧城市”作为国际加强创新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再次被强调。

  智慧城市是城市的信息化经历数字化、智能化之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种形态,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其内涵也随着国家发展战略、信息技术演变、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等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环境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国家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信息化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共识。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赋予了智慧城市新的内涵,对智慧城市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均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开始向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升级。

  新型智慧城市是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是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途径,最终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融合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宜居环境优质低碳、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本质是提升政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新型智慧城市四大特征

  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信息化,而是城市智慧化发展方式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与以往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在顶层设计、建设重点、目标定位、实施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是在单个城市层面上,重点关注某一城市内部的信息融合共享及资源有效配置。在新型城镇化“紧凑集约型城市群”战略布局的带动下,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将由过去以单一智慧城市建设为主向区域的智慧城市群体系规划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层面智慧城市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布局,旨在实现区域城市间的信息融合共享,打造区域乃至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需要从更宏观、更系统、更大格局上开展智慧城市群和城市带的顶层设计和协同布局。“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将建设19个城市群,以区域城市群资源整合、数据共享、融合应用等为重点的智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如京津冀区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设施和数据为重点,加快推进三地资源整合,并力争将京津冀打造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先行区,率先推进区域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有机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区域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大数据协同运用、地理信息共建共享等为重点,在国内率先建成智慧城市群,并协同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建设统一的智慧城市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协同推进各类智慧化应用。

  从建设重点上,更加强调数据驱动、信息主导。当前我国数据总量正以年均50%的速度呈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30%。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落地,大数据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目前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已基本夯实,新型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更加注重通过城市大数据的集中、融合、开放和挖掘利用,以信息流驱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其他流态,从而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公共数据资源,各级政府要在实现各部门数据整合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出台政府信息资源公开目录、搭建城市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推动政府级大数据的对外开放和创新应用,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则应通过自身平台数据与政府积极开展合作,获取更大市场空间,同时做好深度挖掘,更好服务民生。如滴滴出行纷纷与贵阳、深圳、成都、广州、长沙、苏州等多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滴滴平台交通大数据分析及资源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效益,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从目标定位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核心就是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城市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城市资源的整合共建共享,其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为民服务。因此,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强调信息惠民,由过去的主要满足部门业务需求为驱动,向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转变,围绕贯穿服务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这一主线,全方位整合各项民生服务内容,致力于提供高效便捷、全程全时的信息服务。

  这一理念在国家下发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指标体系中,关于“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两项指标权重的占比高达57%,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不再一味地“重技术、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而是重新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本质。为民服务是评估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协同,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实施路径上,更加注重政企合作、共赢发展。在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运营模式不成熟、建设投资主体过于分散等原因,落地难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痛点。

  近年来,强调政企全程合作的PPP模式,由于具有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形成政企合力、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明显优势,日渐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推进器和加速器,山东蓬莱、湖南湘潭、浙江温岭、新疆北屯等地均通过政企合作,协同推进智慧城市的统一建设、实施和运营。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PPP项目入库数据,截至2016年12月,通过审核入库的PPP项目共计11260个,总投资额达13.49万亿元。其中,智慧城市领域项目总数占比为1.44%,项目总投资额占比为0.96%,远低于其他领域的项目占比,表明PPP模式在智慧城市领域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提升潜力。

  从智慧城市PPP项目在各省的推进情况看,山东省的智慧城市PPP项目数量最多,占比11.2%,山东是全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较早的省份,全省范围内仅入选住建部的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就已达28个,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丰富;贵州省位列第二,智慧城市PPP入库项目数占比9.9%,贵州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目前正围绕大数据进行领先性的智慧城市技术和产业布局,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带动下,必将为全省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无限潜力。

  经历了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智慧化发展过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在全球信息化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网络强国、双创驱动、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的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引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取得更大实效。

  文/师旭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