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以画谏友

  抗战时期,重庆《新民报》有一个精英云集的编辑班子,由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和赵超构四位知名写手组成。他们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记者、编辑和主笔,共同的事业将他们之间的友情紧紧凝聚在一起。他们的努力使《新民报》成了当时重庆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但是,报人的生活却是清苦的,就拿张友鸾来说,全家八口人挤在大田湾处一间窄小的茅草屋里度日,状况很是窘困。其茅屋之小,恰如张恨水在一篇文章中记述的那样:“其书房之小,仅容一桌一椅,更又一几。来三客,则立其一,又其一则掩门而始得凳而坐。”幽默的张友鸾曾一度将自己的住处自嘲为“惨庐”,而好友张恨水则直接呼其为“惨庐主人”。

  1944年,张友鸾的一位时任重庆社会局局长的朋友曾一日三次登门,邀请他出任主任秘书一职,想变相为个人谋取贿赂。当时的人都知道,主任秘书这一职位虽然不是很高,可权力不小,是一个在国难时期不易谋到的肥差,又恰好能解决张友鸾一家的生活困顿。张友鸾权衡了利弊后,有些拿不定主意,便真诚地向几位报社好友征求意见。性情耿直的张恨水自然不赞同张友鸾做官,但一想到张友鸾家里还有六个孩子,生活艰难,又实在开不了这个口。回到家后,张恨水一直为没能对好友直言而感到内疚,经过左思右想,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又连忙返到张友鸾家中,即兴为张友鸾画了一幅画,上面有几棵松树,旁边附题一首七绝:“托迹华巅不计年,两三松树老疑仙。莫教坠入闲樵斧,一束柴薪值几钱。”他的用意很直白,就是告诫张友鸾要像青松一样保持气节。

  张友鸾看罢诗画,果然谢绝了朋友的聘请,对此张恨水欣喜万分。与此同时,张恨水也感到自己对好朋友还是不够理解、不够信任,心中便对张友鸾有了一份歉疚之情,因而滋生出撕毁画作的想法。幸亏有了张友鸾的极力劝阻,使得这幅画作得以保全,文革期间被转送给了张恨水的儿子张伍。

  文学大师张恨水一生耿直,他不仅是个多产作家,还是个颇具爱国情怀的刚性知识分子。面对贫瘠报人张友鸾的职位升迁,他在不便直言的情况下,采取了巧借诗画进行劝谏的办法,引导好友自动放弃官职,誓做一个气节高尚的文人。张恨水的此种做法,既维护了朋友间的纯真情谊,又间接表达了一份诚挚的关爱,值得世人称赞。

  ◎文/孟祥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