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空的理由是很充分,但我依然看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看空,理由,充分
  • 发布时间:2010-12-20 08:41
  上周股票市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做出了反弹的表现,但力度很温和。在担心者的眼中,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极其短暂的反弹,从而被理解为“出货”离场的时机。

  担心者的担心多是“年底钱紧”,很多机构每逢年末会有所谓“结账效应”,会尽可能多的回收资金而不去投入资金、持有筹码。如果市场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跨年度行情”的话,人们更倾向于宁可等待新一年开始后,再去投入市场。

  不知我听来的这些说法有多少为真,但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其实反映出市场表现的“真理”——市场不是由理性和理论上的规律支配的,市场是在“似是而非”中前行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请你假想一下,用于投资的资金不论是你自己家里的还是你的企业的,其属性都应该是一笔“闲钱”。但是正如不久前新上映的电影“金钱永不眠”的名字所说,即使是一笔“闲钱”,它也不会睡觉。如果它没有持有股票,它也处于随时准备持有股票的状态中。当然,会有人争辩说,很多企业或者机构的资金会被抽走,或者转向其他投资领域。那么,随后的问题就是,它们会去哪儿?

  我的答案是,在目前这个阶段,钱哪儿也没去,它们很多已经从定期储蓄这样的“自锁”状态转为活期(央行近期说居民存款活期化倾向明显,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投资意愿),它们在等待出发。

  面对越来越清晰的通货膨胀,有钱人和没钱人害怕的点是一样的,都担心钱“毛”了、贬值了。但他们的应对办法是不同的,穷人会用有限的钱去抢购大米、油盐酱醋,而富人会去买房子、黄金,当然还有股票。

  通货膨胀是引发下一步投资热潮的最主要的原因,反过来也成为看空者看空的最重要的理由。政府会管理通胀而不是任由它发展,因此,资金会被收回去,资本市场里的钱就不足以支撑持续的上涨了。

  持这种看法表明对中国政府下一步的政策选择理解得相当不够。我们看到,政府非常不愿意使用利率这个最有效的治理通胀的手段,就是因为政府不能接受经济温度下降的局面,特别是在它看来经济还没有真正热起来的时候。

  利率上调会加大融资成本。一旦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伴随着开工率的下降,失业、工资性支出的下降将不可避免。另外,近五年来,中国的居民刚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其成本的上升也相当令人担忧,并且不排除出现中国式的抵押贷款还款违约风险。我们这里的问题可能一点也不比美国的小。

  因此政府选择拼命地收缩存款准备金率,它的直接作用就是减少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放款以对抗过多的流动性。但是,请注意,政府不希望实体经济失血,不但不希望失血,甚至不愿意看到资金成本上升。理想的状态就是,以股市为代表的直接资本市场的持续扩张,从而形成信贷资金收缩、股市向实体经济提供低廉资金的局面。

  这种转换不很容易。它首先需要股市率先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以获得资金持有者的信心,从而坚决地向市场投入资金。但是,中国的事情难就难在好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极端的反应。过快和过猛地上涨是管理当局最担忧的,但患得患失地调控又会让投资者难以看到为政者的诚意。说白了,中国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当局诚意的表达。

  如果未来一段时间,股市表现出牛市的前景,扩容、减持和国际板,将必然成为三个主要的利空因素。相反,加息仍然会被我理解为利多因素(当股市上涨中银行亦跟随受益的话,股市进一步的反应可想而知)。

  我想对投资者说,如果你看到了牛市,而且中间还有利空因素,那是一件好事。因为,利空是对牛市的降温,牛市不疯,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乐观得没边儿了。在市场一年来跌去了一成多的指数、反弹能否持续都是疑问的时候,居然谈论牛市。不管你怎么看,我只想对你说,如果你现在已经把手中的股票都卖掉了,真正着急的人就会是你了。不信,试试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