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张晓军:三年实现第二个100万辆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一汽奥迪,张晓军,实现,100万
  • 发布时间:2010-12-20 09:46
  在各路豪华车云集广州车展之际,德系、日系、美系等豪华品牌也纷纷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毫无疑问,在豪华车的舞台上,德系始终是最炫的一位,而在德系中,不论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在中国的本土化程度,奥迪显然走在了前面。而今在中国销量已经超过百万辆的奥迪又将怎样迎来下一个百万辆的节点?为此,《投资者报》记者对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奥迪将从目前“最具价值”的高档车品牌成长为“最具魅力”的高档车品牌,并且能在未来三年实现第二个100万辆的宏伟目标。

  扩大份额不应靠降价

  《投资者报》:自2010年9月1日起,现任奥迪日本公司总经理薄石将接替唐迈,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未来奥迪在中国的销售战略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张晓军:一直以来,我们的战略都是经过整个团队长期调研探讨后形成的,不会在短期内进行调整。

  薄石在奥迪工作有十六年时间了,他曾经负责过欧洲五国奥迪的销售。来到中国之前他曾经是奥迪新加坡、奥迪韩国和奥迪日本的总经理,可以说对于亚洲市场有着很深的了解。他来到中国,将和一汽大众奥迪的团队一道,继续保持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在未来三年实现第二个100万辆的宏伟目标。

  品牌方面,要继续提升奥迪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使奥迪由目前“最具价值”的高档车品牌成长为“最具魅力”的高档车品牌,使奥迪的品牌价值达到目前在德国市场的水平。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引进更多充满激情的车型的同时,将以更大的力度来与消费者进行感性沟通。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一个极具魅力的、人格化的奥迪。

  《投资者报》:中国的高档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年销量已经从十年前的几万辆,到如今的几十万辆,然而豪华车之间却在价格战中不断降价。对于已经在中国当了十年高档车“一哥”的奥迪,如何将这一优势延续?

  张晓军:从1988年的奥迪100开始,奥迪品牌在中国一直保持着快速、稳步的增长。到今年10月,我们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90059辆,同比增长20.9%,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业绩。

  奥迪长期以来坚持稳定的价格策略,在任何一个产品进入市场时,基于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确定了长期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有调查数据显示,奥迪的多款热销车型都是同级别中价格指数最为稳定的。

  我们认为巩固或扩大的市场份额不应依靠简单的降价手段实现,稳定的价格有利于维护品牌、经销商、客户三方面的共同利益。

  《投资者报》:去年宝马和奔驰两大品牌已经正式进入中央政府公务车采购清单,这两个品牌的加入对于奥迪公务车形象会形成怎样的冲击?

  张晓军:20多年来,在政府示范作用的带动下,奥迪所代表的社会地位、事业成就以及低调内敛的形象被社会所接受,这其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由于品牌内涵不同,我相信目前奥迪品牌在公务车市场中拥有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优势。

  如今,在国内奥迪客户比例中,公务用车购买比例只有不到20%,超过80%的用户来自个人消费。这是我们长期致力于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回归的结果。现在,人们一提到奥迪,除了“官车”,还能想到它的科技、品质、动感和尊贵。

  2015年前引进全系车型

  《投资者报》:不少国产奥迪车车主在用车的过程中反映机油消耗速度非常快,每行驶1000公里至3000公里,车辆的机油报警器就会闪亮。对于国产奥迪车机油消耗量大这个通病,一汽奥迪将如何为消费者解决这个问题?

  张晓军:一般来说,发动机机油在正常使用中消耗量有一定的差异是正常的,在使用条件和驾驶习惯不同的情况下,机油消耗量也不同。例如:高速行驶以及频繁的加速和减速,将加速机油的消耗。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稀释的机油成分被加速蒸发,便会造成过度消耗。另外,长时间怠速停车、不同温度环境下用车、未按使用说明要求定期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授权经销商处进行车辆保养等,均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出现差异。

  对于判断发动机是否存在烧机油问题,经销商技术服务人员会对出现类似问题的车辆进行机油消耗检测,对车辆进行至少几千公里的测试,使发动机在正常使用工况下保持长时间工作状态,在得出相关数据后进行分析及核对,最终得出检测结果。

  《投资者报》:奥迪已经是车型系列最多的豪华车品牌,从奥迪A1系列一直延展到奥迪A8系列。但目前为止,真正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只有奥迪A4、奥迪A6等在内的几款车型,其他部分车型大多要依靠海外进口。当各大豪华车品牌在中国跑马圈地之际,你们如何看待本土化进程的问题?

  张晓军:奥迪是最早进入中国的高档汽车品牌,在22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难以赶超的成绩,至今累计销售超过100万辆。支撑这100万辆的,正是一汽和奥迪在最初就达成一致的“本土化战略”,形成了竞争对手无可复制的“一汽大众奥迪模式”。

  从奥迪销售100万辆的销售业绩之中,国产车型占92万辆多一些,接近93万辆,进口车型应该是7万辆。以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量为例,奥迪国产车型的比例占到86%,远远高于对手国产车型的销量。我们用22年时间,打造出了中国最强大的高档车制造基地,培养出了一批国内顶尖的高档车研发人才,建成了国内最高水平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和高档车品牌经销商网络。

  实际上,决定一款车会不会国产的原因有很多。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个性化需求将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丰富奥迪品牌形象,我们将在2015年以前向中国引进全系车型,而这些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需求也将使我们加快新车型国产化的步伐。

  《投资者报》:一汽和奥迪合资多年,但是直到现在,关键的技术还是来自德国。在中国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一汽奥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张晓军:一汽大众奥迪的本土化历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契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在奥迪全球统一标准基础上,以“全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的一汽大众奥迪模式。

  通过全价值链的本土化,我们成功地开发了适合中国市场特殊需求的车型,打造了中国最强大的高档车制造基地,建立了中国最高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和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高档汽车品牌经销商网络,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高档车研发、管理、制造人才。“全价值链本土化”不仅为一汽大众奥迪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