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高管“带路”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高管,带路,A股,有效
  • 发布时间:2010-12-20 08:57
  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比高管更了解自己的公司。

  当我们迷失于资本市场中的真伪之中,苦苦从股评家、分析师口中寻找信心的时候,不妨将注意力集中于最能给我们信心的人:公司高管。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截至12月14日,A股市场2010年总共有183只受到公司高管增持的股票。其中,高管增持幅度和投入资金最多的都是京新药业。京新药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吕钢是整个市场中增持最为积极的高管,增持股份数量和市值都在全部A股公司中称冠。

  如果高管频频抛售自己股票,即便他们有可能看错,但这家公司也不值得我们冒风险去守候;如果高管大幅增持,他们的信心则是来自对公司核心经营信息的掌握。

  不妨让高管们给我们“带路”!因为,他们是最接近上市公司真实和有效信息的人。

  然则,我们同样承认其中有一定的投机成分。一个事实是,A股市场中再怎么信息透明的上市公司,公众也很难通过公开信息去准确评判它的未来。同样,并非所有被高管增持的公司都是好公司,还需投资者分辨出公司股价与市盈率、业绩等是否匹配。

  183公司受高管增持 5高管投入超千万

  进入2010年以来,A股市场成为全球最黯淡的资本市场之一。根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12月14日,上证综指从年初以来下跌了10.68%,跌幅居全球各国主要股指第三位。而跌幅前两位的分别是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跌幅分别是31.64%和16.62%。

  经济持续稳定向好,股市却仍处低谷,有人悲观,因为他们看到的是股市与经济的走势相背;也有人乐观,因为他们相信A股公司的股票被严重低估了。

  如同在跌势中所有股评家都看空一样,2010年,上市公司高管中的悲观者仍然占据很大部分。《投资者报》统计显示,2010年内有319家公司受到它们的高管减持,这一数字是受高管增持公司的1.7倍。无论减持的原因是担心市场走弱,还是预知公司未来业绩下滑,高管释放出的悲观情绪却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股票一定不值得局外的投资者继续守候。

  乐观者之中,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的高管更能给其他投资者传递信心,因为他们所乐观的,不仅是对股市的信心,更是对公司盈利前景向好的信心。

  根据《投资者报》统计,自2010年以来,A股公司中一共有183家公司受到高管增持,按照各公司高管增持当日的成交均价计算,增持投入资金总计为2.6亿元。

  在这些公司中,有23家公司的高管增持投入资金超过百万元,更有7家公司的增持投入资金超过千万元,京新药业的增持投入资金为A股公司最高,达到4032万元。高管同样是个人投资者,尽管从金额上无法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买卖金额相提并论,但我们更看重高管增持释放的信号,那就是他们对于股价上涨存在信心。

  从增持比例看,京新药业继续排名榜首,该公司6名高管合计增持了481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达到4.7%。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公司分别是山东威达和民和股份,高管增持比例分别为2.38%和1.06%。

  从高管个人角度看,一共有390名高管增持了自家公司股票。其中,增持市值最大的是京新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吕钢。2010年,吕钢以8.83元的平均交易价格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增持了上市公司507万股股票,该部分股份的投入资金达到4477万元。

  排名第二的山东威达董事杨明燕则是通过其控制的山东威达集团对上市公司进行增持,在2010年5~6月,威达集团总共进行了8次增持,合计买入了265.27万股,按照各次买入的平均成交价,所花费的资金总共达到2578.92万元。

  此外,增持投入资金总额超过千万元的还有三人,他们分别是民和股份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宪法,锦江股份董事徐祖荣以及宗申动力董事长左宗申,此三人投入资金分别为1380万元、1273万元和1014万元。

  这些高管中,锦江股份的徐祖荣和宗申动力的左宗申均是高管本人从二级市场买入,民和股份的孙宪法的增持股份也是从二级市场买入,但有部分股份的买入由其配偶王玲完成。

  民企增持占比近半壁江山

  从受高管增持公司的所有制结构看,民企占据了较大比重,183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有84家,占了46%,央企只有22家,仅占12%,地方国企有59家,占比为32%,另外还有18家公司为其他所有制形式,比如外资控股、集体所有制等。

  这一现象表明,民营企业高管增持公司股票的意愿相对较强,这或许与以下原因有关:

  首先,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相对要低一些,他们通过股票实现增值收益的意愿更强,《投资者报》研究部的统计表明,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中,民企高管团队平均报酬要比央企低了43%,前三名高管的平均年薪也要比央企低了37%。

  其次,无论从专业能力还是管理能力上,民企高管要强于国企。大量国企高管为行政任命,尤以央企为甚,不懂专业技术、不懂企业管理的官员充斥国企领导层,很难要求他们对行业和公司前景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就不能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股票增持。

  第三,民企高管拥有较国企更强的企业上升信心,这一信心的来源较为复杂。比如,他们有着更强的主人翁态度;他们也更愿意为企业的成长付出艰辛努力;面对困难时,他们有一个更富竞争力的团队等等。

  平均涨幅17%

  受高管增持的公司,二级市场表现究竟如何?

  由于各公司高管增持的时间不同,且不少高管并不是一次性增持,而是多次多批买入,因此,较难准确地统计出受增持公司的整体涨幅。所以,我们只是统计它们2010年以来的涨幅,并与整体市场进行对比。

  客观地讲,过少幅度的增持,并不存在对投资者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统计的时候不考虑增持资金少于10万元的公司,这样一共有74家公司作为统计样本。

  2010年以来,这74家公司的整体涨幅为17.2%,而同期上证综指则下跌了10.7%,对比非常强烈,表明受高管增持的公司在股价表现上存在很明显的优势。其中,中工国际、东阳光铝、广联达、海南椰岛以及棕榈园林五家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超过100%。

  股价的上涨需要盈利增长作为支撑,前三季度,这74家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为429亿元,同比增长了74%,而同期,A股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仅有38%,仅为前者的一半。

  既然高管增持对于投资者有着强烈的指向意义,那么,《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结合高管增持、当前估值以及盈利增长情况为投资者筛选出5只当前值得买入的个股,它们是:潍柴动力、紫金矿业、湖北宜化、健康元以及锦江股份。

  这5家公司均存在较高的高管增持数额,最低的也达到233万元,最高的是锦江股份,达到2983万元,它们在今年前三季度均有着良好的盈利表现,净利润平均增长了67%。最重要的是,它们的估值并不高,当前市盈率最高的是锦江股份,但也只有37倍,其余4只个股的市盈率均低于30倍。

  潍柴动力在整个10月份的股价表现非常出色,由37元上升至67.5元,但极为优秀的盈利使得当前市盈率仍然只有16倍,前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达5.76元,即便考虑扩股后的摊薄,全年每股收益预计也能超过4元,公司的发动机产品在国内重卡市场的份额高达38%,在10~12L柴油发动机市场近乎垄断。

  紫金矿业在10月份有色金属行情中的表现同样引人瞩目,仅用了10个交易日便从6.2元快速上涨至最高的10.8元,但目前的市盈率仍未超过30倍。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有色金属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仍将持续,在这一点上,紫金矿业未来股价仍值得期待。

  湖北宜化整个2010年的股价表现实在不理想,全年下跌了9%,但公司的业绩回升却是明确的,产品的价格上涨使得盈利迅速回升,主导产品磷酸二铵、PVC价格同比大幅上升,这使得前三季度利润增长了155%,目前的市盈率则只有20倍,作为农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再加上下游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湖北宜化理应获得更高估值。

  健康元是一家医药企业,主要产品为合成各种头孢菌素的中间体7-ACA,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七成,这使得股价在今年上涨25%之后市盈率仍只有22倍,作为国内7-ACA业务的整合者,健康元的当前估值具有很大的优势。

  锦江股份是5家公司中高管增持投入资金最高的,但其市盈率也是最高的,公司值得看好的理由是,随着资产置换的完成,公司主业愈发清晰,即集中精力于经济型连锁酒店业务,公司以上海为基地,但对京广快捷的收购表明全国扩展步伐逐步加快,随着上海迪斯尼的落成对当地酒店业的巨大推动,锦江股份的业务增长和股价上升依然值得期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