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新药业:业绩改善明朗 唯CEO大幅增持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京新药业,业绩,改善,CEO
  • 发布时间:2010-12-20 08:59
  即将过去的2010年,哪家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投入资金最多?从《投资者报》的统计结果看,获得高管增持冠军的是浙江中小板公司京新药业(002020.SZ)。

  2010年以来,尽管公司副总经理王光强有过5次减持,共减持约26万股,但公司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吕钢1月27日一次性增持507万股,创下了A股公司2010年以来高管单笔增持公司股份的数额之最。即使算上王光强的减持股份,京新药业的高管增持净额也多达481万股,仍排在A股高管增持榜首位。

  然而,京新药业是一家业绩并不值得称道的公司,不但目前市值仅18亿元,在医药上市公司中排名靠后,而且自2004年上市以来业绩接连下滑甚至陷入亏损,而吕钢去年7月还因此被《福布斯》评为“2009年中国(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CEO”的第三名。

  面对这样一家公司,有着“最差CEO”之称的吕钢是在什么情况下增持的呢?增持的意图又何在?

  盈利长期低迷

  京新药业是浙江绍兴市新昌县一家有着国家药品GMP认证的制药公司,公司建有国内最大氟喹诺酮类药物生产基地,氟喹诺酮类药物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超过六成。作为京新药业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吕钢为何被评列为“最差CEO”呢?

  这主要与京新药业业绩表现和公司近年战略不力有关。作为一家中小板公司,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不但未体现中小板公司应有的成长性,而且业绩接连下滑。自2006年起,业绩就呈明显下降趋势,2008年更是陷入亏损境地。财报数据显示,2006年京新药业净利润尚有1403万元,2007年却只有区区150万元。到2008年更是巨亏1773万元。

  2009年京新药业营业收入为5.31亿,同比增长4.15%,净利润375万元,同比增长121.17%,看上去业绩同比翻番,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仍是亏损,为-147万元。

  事实上,公司近两年来更是依靠政府补助才勉强为继。从近年财报看,公司2008年、2009年分别获得849万元、425万元政府补助,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只有-1773万元和375万元,如果扣掉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公司过去两年的主营业绩都是亏损,分别为-2660万元、-147万元。

  2010年一季度,京新药业净利润同比大增40倍,一时令业界刮目相看。但如此大幅增长后,当季净利也只有189万元。而且,这份看上去很美的业绩一方面依赖于去年一季度仅有4.6万元的极低基数,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123万元的政府补贴。

  出人意料的是,2010年上半年,这家主业持续下滑的公司却宣布耗资1.18亿元购买杭州顶级写字楼,而该写字楼的单价竟然超过3.8万元/平方米。让人忧虑的是,截至2009年末,京新药业净资产仅3.03亿元,这意味着,1.18亿元的购房款相当于其净资产的约四成,贷款买楼无疑大大加重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

  京新药业也表示,由于当时公司账面自有资金仅6000多万元,因此购楼时“采取按揭方式,首付50%,5年期按揭”。而且首付款5904万元中,公司自有资金支付部分仅3000万元,另外3000万元拟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按揭款则从8月开始支付,月支付额约为120万元。

  接盘二股东减持的507万股

  或许正是出于对公司业绩的忧虑,或者对公司前景不看好,京新药业自2009年以来连续遭遇原二股东浙江康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新化工)的减持。

  截至2008年底,康新化工仍持有京新药业股份1695.39万股,占总股本的16.7%,为京新药业第二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吕钢持有2512.22万股,占总股本的24.74%。

  但从2009年2月26日~4月15日,康新化工通过深交所累计出售股份125.8万股,平均交易价格7.39元,套现约930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1.2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过程中,最低出售价格为7.35元,恰好高于其股改时承诺的2010年11月10日前不低于每股7.34元的减持价格。随后,康新化工减持仍在继续。自2009年4月16日~5月21日,减持38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565%,平均交易价格8.19元。2009年6月19日~7月20日,又减持13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4%,平均交易价格8.77元。

  2009年7月21日~2010年1月19日,康新化工再度减持公司股份3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534%,平均交易价格10.14元,这次减持后,康新化工从原来的二股东变成了三股东。

  从2010年1月20日开始,因大盘接连下挫,京新药业股价自1月19日的11.35元一直跌到了1月26日最低时的9.7元,跌幅近15%。1月27日,原来一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康新化工,此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以前一天收盘价的跌停价卖出了公司股份507万股。而这次接盘者不是别人,而是公司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吕钢。

  也就是说,吕钢的增持正是通过接盘二股东康新化工的减持股份。深交所数据显示,1月27日,吕钢以8.83元/股接盘了这507万股,成交金额为4476.81万元。以目前京新药业约18元/股的价格计算,吕钢增持的这部分股份市值达到了9000余万元。

  对于吕钢增持原因,京新药业董秘办人士日前对《投资者报》表示,“主要是董事长吕钢对京新药业感情深厚,此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人士还说,当时处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吕钢增持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新药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对京新药业实际控制权,“有利于完善京新药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业绩改善趋势明朗

  尽管吕钢不惜血本大额增持,但京新药业其他高管却在减持,并且没有因为董事长的增持行为而停止减持行动。其中最典型就是公司副总经理王光强2010年的减持。

  从深交所数据看,就在吕钢年初增持后,王光强于今年6月9日减持17808股,套现近27万元,之后王光强进行过四次减持,最近一次是12月7日,王光强以17.48元的成交均价减持19.76万股。王光强今年以来总共减持约26万股,套现445万元。

  除今年的减持外,王光强2007年还进行过两次抛售,2009年有过4次抛售,到目前为止总共抛售近68万股,套现约766万元。

  王光强不是京新药业减持的唯一高管。早在吕钢增持前的2009年,京新药业董事兼副总经理王能能就在2009年5月和6月进行过7次抛售,总共抛售24万股,套现191.46万元。另一名董事张丽娃也于2008年和2009年分3次抛售约10万股,套现约121万元。

  另外,公司还有一名前任董事吴政杰也进行过减持,此人于2007年分3次抛售约63万股,套现683万元。

  不过今年二季度以来,这家业绩长期在底部徘徊的公司有所起色,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02.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1.69%,前三季度业绩仍有所改善,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993万元,同比增长216%,每股收益0.10元。兴业证券报告分析认为,“虽然公司业绩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还是去年同期基数过低,但改善的趋势有所明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