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电影“进化论”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军事电影,进化论,战狼2
  • 发布时间:2018-03-22 10:15

  56.8亿人民币!去年的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的最终票房定格在这个数字,跟电影一样“好看”。今年春节档,同类题材的电影《红海行动》凭借口碑票房逆袭,截至3月14日下午16点30分,《红海行动》以33.8亿的票房成绩晋升为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榜亚军,仅次于《战狼2》。

  与《战狼2》孤胆英雄拯救同胞顺便谈个恋爱的情节迥异,《红海行动》没有了男欢女爱的浪漫情调和床垫接炮弹的夸张镜头,唯有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因其高度写实,不少影迷称之为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标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这个“标杆”来之不易,背后是国家力量提升与电影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史“进化”。

  从“奇幻”,走向真实

  几代人对军事电影的最初记忆,恐怕大都来自黑白片《地雷战》《地道战》。不少人能脑补出这样画面:捧着饭碗,聚精会神地看着黑白荧幕上的日本兵被炸得满天飞,嘴里装着米饭却忘记了咀嚼,之后拿着木头做的机关枪cosplay日本兵或汉奸,“八路的是你?”“皇军哟西哟西”。

  在某知名电影网站上,《地雷战》被贴上了“有趣”和“游戏性强”的标签,并被“童年记忆”包办而得高分。但曾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统计发现,当时在中国地雷战战区,有事实依据的被农民自制土雷炸死的日本兵的数据是零。

  不可否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文艺作品突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合情合理,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部影片组成的“大决战”系列,创造了那一时期军事题材电影的高峰。总导演李俊为三部电影定下了“刀削斧砍不失其细,精雕细刻不失其雄”的艺术原则,开启了战争片的新体例。

  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通讯班被包围后,一名国军少校高喊“缴枪不缴女人”,开枪将通讯班里的女电报员全部打死。来源于史实的光影呈现,触及战争原罪。只是,人设依旧较为脸谱化、平面化。

  同一时期,《大阅兵》《弹道无痕》以更平和、细腻的方式,呈现了军人的苦乐。值得注意的是,陈凯歌导演的《大阅兵》奇迹般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委特别奖。但是,这类影片人设僵硬、情感塑造单薄。比如,两部电影中,都有主人公的至亲去世的情节,他们均选择留守部队,不回家料理后事。

  优秀的军事题材电影,毫无例外都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军事题材电影对于“写实”的苛刻要求,中国文化讲究“兵恶不戢,武贵止戈”,所以,当代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缺乏描述的事实对象,“手雷炸飞机”“轻功战机枪”的超现实主义“武侠战争”题材泛滥成灾。

  新千年之后,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军事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表现中国军人“国际范”的《冲出亚马逊》与展现空军现代化的《歼十出击》应运而生。

  直到《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的出现,特效技术的突飞猛进,升华了观众对于“真实”的审美体验;枪械武器、战术搏斗……一系列实打实的军事体例横空出世。更为重要的是,后两部电影都以2015年的也门撤侨行动为背景,艺术的演绎有了令人信服的现实基础。

  如果说《战狼2》还有孤胆英雄“开挂”的夸张,《红海行动》则没有弱化敌人,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庄重、克制、写实。

  当八人小分队被围困在屋内,机枪手石头抓住敌人扔来的手榴弹,想把它扔回去,结果不幸被炸断手臂。一名军事专家回应说,在狭小的空间和缺乏掩体的情况下,石头的行为毋庸置疑,但这种做法也说明,在危急时刻,军人把敌人扔来的手榴弹扔回去的现实代价,很可能就是一只手臂。

  人文关怀逐渐彰显

  在枪炮的电光倒影中,永存的经典总是乐此不疲地高举人文旗帜——在暴虐恣睢中寻找温情,在人性汪洋中淘出善良。

  “吃糖!吃糖就不疼了!”“不疼了,我们回家了!”《红海行动》中有这样的情节,机枪手佟莉面对伤势惨重的队友石头,喂他吃糖。一颗糖,串起了沙场情意,不做作,不突兀。狙击观察员李懂在队友的鼓励下,逐渐蜕去胆怯,变得成熟、稳重,最后一击定乾坤。

  片中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的性格均独一无二。往昔军人千人一面的“高大全”人设,发生了改观。

  “我们的任务不是要解决那150人,而是营救那个必须营救的中国人。”《红海行动》中人文主义的彰显,不仅是对战士、人质的个体关照,更阐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拯救同胞,端掉恐怖分子,让“脏弹”(放射性炸弹)远离世界。

  导演林超贤表示,他之所以选择张译饰演蛟龙突击队队长,是想要电影呈现人文气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老是清一色的硬汉。队长这个角色除了动作,还需要有一种文人的气质。”张译,是林超贤按照《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标准选的。

  那么,电影必定要探讨不曾被中国军事片提出的问题:集体或国家能为个体做什么?以往的军事电影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概括得简单鲜明,几乎无斡旋余地。然而,在现实的撤侨行动中,中国军人对国家公民的重视,对保护外海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给力”,令人世界折服。提出这个问题,在国家日益繁荣强大的现实背景下,自然有了解法。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人文”如此被彰显——对于小兵瑞恩的拯救行动,并没有考虑士兵的性价比和战争进程,考量的是让普通的家庭妇女收获来自国家的关怀,考虑的是一个母亲把四个孩子送上战场,至少要留一个孩子陪她安度晚年吧。

  《红海行动》中,使馆的工作人员被恐怖分子劫持在工厂里,死神一步步逼近,人人恐惧颤栗,面如死灰。枪响,恐怖分子毙命,当“我们是中国军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影片的人文情怀,随即跟《拯救大兵瑞恩》达成了某种共鸣。

  斯皮尔伯格说:“最好的战争片就是反战影片。”《红海行动》的主创团队一再宣称,血腥镜头是为了真实还原战争的残酷,终极目的是反战。

  也门撤侨行动后不久,西班牙智库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发表《全球存在指数》报告,90个国家的“全球存在”排名榜上,中国在一年之内提升了两位,跃居第二名,仅次于美国。“全球存在指数”是用来衡量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的综合指数,包括政治和经济能力、军事行动能力等。

  有了现实的底气与素材,正如林超贤所言:“在军事题材电影方面,我们有机会突出中国军事片的形象。我们的军事片在国际语言、士兵和团队的塑造方面,已经慢慢和好莱坞站在同一高度。”

  文/本刊记者 曾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