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聚美优品,还能回来吗?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聚美优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5-03 09:58
前不久,聚美优品公布了其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财报显示,聚美优品营业净收入约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净利润约为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作为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后公布的首份财报,这似乎预示着:路越来越难走了。
坠入泥潭的聚美优品
在科技互联网圈子里,拥有4200万微博粉丝的陈欧绝对算得上“一线网红”。与其他商界大佬的高谈阔论不同,陈欧总是出没在各种社会热点的前排。但是,再网红的企业家也要把公司业绩做好,如果只是自己红了,却没有帮到公司的业务,岂不很尴尬?
实际上,作为上市公司CEO的陈欧一直热衷“网红式营销”,微博发广告成了常态。如果不了解陈欧的人,一定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头部网红的微博。这样的“网红式营销”几年前可能给聚美优品带来了一定流量,只不过,这种方式或许能够养得起一家网红店,却养不起一家上市公司。
经历了上市之初短暂的辉煌之后,聚美优品就迎来自己的“噩梦”。三年的时间里,聚美优品的市值就从巅峰期的57.8亿美元缩水至2017年年末的4.4亿美元,蒸发90%以上。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聚美优品B2C网络零售市场中的份额从2013年的22.1%,一路暴跌至2016年的0.7%。
“不务正业”背后,聚美优品急于突围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可怕的不是业绩衰退被人遗忘,而是根本就没人在意你业绩的好与坏。而聚美优品现在似乎就正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近两年聚美优品的动作不少,在电商主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其建立了聚美影视、宣布自主研发空气净化器,并投资无人机和共享充电宝等一系列项目。但是,除了共享充电宝“街电”偶尔传出新闻之外,其他的几乎都如石沉大海一般。
在之前聚美优品宣布撤回私有化要约时,曾对外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息:通过多元化投资与布局,构建自己的行业壁垒。但是纵观聚美优品过去的一系列多元化发展举措,我们不难发现,从净化器到无人机再到充电宝,几乎都是曾经的风口项目。这也很好地体现了陈欧一贯的作风,追逐风口,选择那些热门和容易出现机会的行业。
其实,一个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追逐市场热点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风口行业也代表着竞争激烈和持续高额的投入。
反观本就盈利微薄的聚美优品,还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这些红海中厮杀吗?还有资金来支撑这场博弈吗?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陈欧的这些投资举措,股东和投资人都同意了吗?
2017年8月9日,作为聚美优品的股东,HengRenPartners就曾发表过一封《致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和红杉资本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公开信,指责聚美优品不兑现诺言。
显然,聚美优品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得股东们的支持。至于为什么不得到支持还能执行的原因:则是因为董事长陈欧、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以及中国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手中的权力—他们三方总计拥有聚美90%以上投票权。对此,HengRenPartners认为正是这样的股权架构纵容了“灾难”的发生。
面对质问,当时陈欧选择第一时间在微博回应,他表示,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流量。因为流量都向超级APP聚集,且越来越贵。所以,通过成本更低廉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个企业的运营逻辑。
或许陈欧拥有这样的思路和理解没有错。
但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聚美影视之外,无论是空气净化器、无人机还是共享充电宝,都与女性化妆品电商为主业的聚美优品没有直接联系,想要靠这些副业来换取流量,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些陈欧投入了大笔资金弄的副业没什么起色,也并没有为聚美带来期望的流量。
聚美优品,或将走远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陈欧从影视到无人机、空气净化器,以电商为主业的聚美优品都是在几乎没有任何积累的前提下快速上马。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聚美优品的这些稚嫩的副业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最终石沉大海。
如今,不仅仅是股东对陈欧表示了不满,连当初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也都已经纷纷离去。2016年4月,聚美两名联席CFO高孟和郑云生同时离职。2017年7月,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也因个人原因辞职,投身真格基金担任合伙人。加上前文提到的,聚美优品财报持续走低,电商平台也没有任何起色,可见陈欧和聚美优品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最后,在经历了公司市值严重暴跌90%、兄弟离散、股东炮轰以及私有化失败等一系列挫折之后,近年来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陈欧恐怕再也难以说出“2万块人民币只够找一个前台”的豪言壮语了。
文/左岸咖啡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