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军:慈善人生“三段式”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董方军,慈善,人生,“三段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4 09:27
从山东沂源偏僻山村走出来的董方军,经历一波三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演绎着多种角色的替换,从税务员、企业主到学者……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头衔: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最终,他的愿望是做一个慈善家。
“慈善是个大产业”--这是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董方军的理念。他的办公室设在基金会貌不惊人的黄色小楼里,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只有一张书桌,两副书柜,以及喝茶的小桌和沙发,十分简朴。谁能想到,他的身家已上亿。
忆年少,挥斥方遒
董方军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一个偏僻山村,中学毕业以后在沂源县徐家庄乡税务所担任协税员。对于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缺少激情。干一段时间后,他评估下自己的事业发展,决定下海。
当时,董方军在家乡了解到莱芜钢铁集团大量需要一种经铁精粉结成球团的原料产品,而这种原料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矿藏十分丰富,且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于是,1992年他出资7万元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他回忆道:“当时我是自置设备、自置厂房,找了十几个人准备大干一场。谁想到,很快就遇到人生的第一次失败。”
这一次的失败让十几万元的产品都变成了废料,他心里十分苦恼。但心中尚存的一丝不甘心,让他重拾勇气,再次试验,并用最简单的设备做出质量最优的产品。凭着勤奋与努力,创业第一年,企业实现产值300万元。到1995年,7万元钱起步的公司产值已达三四千万,并做到山东省同行业第一。这让董方军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但年底算账时,他又发现了问题:“别人看着红红火火的事业,但到年底一算账,却发现没赚到什么钱。”苦恼的董方军开始反思自己的事业,他发现,在企业还在“小作坊”阶段时,靠感情、讲关系、领导亲力亲为就可以推动企业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管理水平跟不上将会让企业停滞不前。于是,他又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脱产学习。1996年,他到山东财政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大学的进修,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1998年至2009年,董方军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完成了从专科到博士的学业,成为山东省第一位考取统招博士生的民营企业家。
学习归来后,董方军的事业越做越大。他先后成立了山东沂源汇泉公司,出任董事长。当时,山东沂源汇泉公司已成为一家以资源为主,集物流、高效农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规模化民营企业。2005年,他审时度势把公司总部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汇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使企业实现了向资本方向发展的飞跃。
风乍起,吹皱春水
1998年,董方军雄心万丈,事业也蒸蒸日上,却突然遭遇到人生的另一次重大打击--一场车祸。他回忆说:“当时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忽然后胎爆胎,车飞出去一百多米,坐在后座位上的我一下飞出六十米,血流满面。”
这场车祸在当时真如天降横祸,彻底改变了他,从一个健全人成为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不仅是来自于生活的不便,还有精神的失落,曾经充满了鲜花与梦想的未来似乎一下子灰暗了。重大的人生变故,让他的心情变得低迷,甚至有了极端的想法。
而这时,当地残联给了他温暖。一个时间不长的会面,几句温暖亲切的话语,让董方军重拾信心。他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一直给我鼓励和支持,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董方军。”回想那段艰辛的岁月时他说,“当我是个健全人时,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组织,当我成了残疾人后,我才知道这个组织给人的帮助和温暖,正是他们的扶持和鼓励,打开我心中封闭许久的门。”
正是亲身感受到被帮助的温暖,本来就乐善好施的董方军更能体会弱势群体的痛苦与需求,不时为他们送去温暖。近几年来,他热心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救困、抗旱救灾、修路筑桥、拥军优属……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累计捐款捐物达千万元。
1999年董方军结婚时,他用准备结婚的10万元钱捐建了沂源县徐家庄乡汇泉希望小学,让山村的孩子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幸福地读书。
多年来,公司陆续安置了上百名残疾人,这让他们也跟正常人一样体会到快乐与被尊重。
欲回报,裸捐新解
2010年,“慈善”风潮不断。
青海玉树震灾,再度引发捐款热潮。9月,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两个大人物来中国“劝捐”富人,陈光标高调响应“裸捐”。初秋,李连杰抛出另一哑弹:“壹基金关门”……
冷眼旁观今年的慈善热点,作为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的董方军认为:慈善是个新兴的大产业,但关键要看怎么做。他认为:“向善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而然的感情,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这个感情就会生发出来。中国老百姓、企业家心中都怀着慈善之心,不需要比尔·盖茨来指手划脚。但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和健全法律法规,转变观念,顺应市场需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包括眼下热议和正在修订的《慈善法》,我们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为中国式慈善事业进行着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对中国未来的慈善事业充满希望。”
至于裸捐,董方军也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自己也是在“裸捐”,但他捐出的不仅是“钱”,而是这个“人”。 他说:“现在我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给了这个基金会。我希望把我所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业干事的激情用于慈善事业。单体的力量太小了,所以我希望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走一条新路,帮助基金会建立一支专业队伍,打造一个品牌,做几个好的项目。”
他集结专业团队,引进创新型公益理念,并筹划实施了爱心果园项目、话务员培训项目、送教上门项目、助残电视活动等。这些项目的建立,无不体现着一个企业家的务实作风与独特的市场敏感性。不仅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同时也稳定了一个群体的生活保障。
爱心果园将献爱心、近郊采摘、残疾人就业等不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爱的形式由无形变有形。爱心果园计划,就是爱心人士只要认捐果树(每棵每年500元),即可收到5个爱心果箱,内有数十斤新鲜有机水果、残疾人手工艺品以及传播助残小知识的书签。北京顺义张镇已成为第一个实验园。爱心果树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企业的欢迎,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让更多想做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公益中来。
采访即将结束时,董方军激动地告诉记者:“12月3日,在央视播出的由我们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策划,并和CCTV共同承办,献给全国8300万残疾人的大型助残公益晚会‘隐形的翅膀’,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震撼和共鸣,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团体表示要加入我们助残爱心队伍当中来。”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董方军经历了旁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他借助隐形的翅膀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并将用自己的翅膀带动更多的人飞翔!
……
“慈善是个大产业”--这是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董方军的理念。他的办公室设在基金会貌不惊人的黄色小楼里,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只有一张书桌,两副书柜,以及喝茶的小桌和沙发,十分简朴。谁能想到,他的身家已上亿。
忆年少,挥斥方遒
董方军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一个偏僻山村,中学毕业以后在沂源县徐家庄乡税务所担任协税员。对于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缺少激情。干一段时间后,他评估下自己的事业发展,决定下海。
当时,董方军在家乡了解到莱芜钢铁集团大量需要一种经铁精粉结成球团的原料产品,而这种原料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矿藏十分丰富,且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于是,1992年他出资7万元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他回忆道:“当时我是自置设备、自置厂房,找了十几个人准备大干一场。谁想到,很快就遇到人生的第一次失败。”
这一次的失败让十几万元的产品都变成了废料,他心里十分苦恼。但心中尚存的一丝不甘心,让他重拾勇气,再次试验,并用最简单的设备做出质量最优的产品。凭着勤奋与努力,创业第一年,企业实现产值300万元。到1995年,7万元钱起步的公司产值已达三四千万,并做到山东省同行业第一。这让董方军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但年底算账时,他又发现了问题:“别人看着红红火火的事业,但到年底一算账,却发现没赚到什么钱。”苦恼的董方军开始反思自己的事业,他发现,在企业还在“小作坊”阶段时,靠感情、讲关系、领导亲力亲为就可以推动企业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管理水平跟不上将会让企业停滞不前。于是,他又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脱产学习。1996年,他到山东财政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大学的进修,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1998年至2009年,董方军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完成了从专科到博士的学业,成为山东省第一位考取统招博士生的民营企业家。
学习归来后,董方军的事业越做越大。他先后成立了山东沂源汇泉公司,出任董事长。当时,山东沂源汇泉公司已成为一家以资源为主,集物流、高效农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规模化民营企业。2005年,他审时度势把公司总部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汇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使企业实现了向资本方向发展的飞跃。
风乍起,吹皱春水
1998年,董方军雄心万丈,事业也蒸蒸日上,却突然遭遇到人生的另一次重大打击--一场车祸。他回忆说:“当时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忽然后胎爆胎,车飞出去一百多米,坐在后座位上的我一下飞出六十米,血流满面。”
这场车祸在当时真如天降横祸,彻底改变了他,从一个健全人成为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不仅是来自于生活的不便,还有精神的失落,曾经充满了鲜花与梦想的未来似乎一下子灰暗了。重大的人生变故,让他的心情变得低迷,甚至有了极端的想法。
而这时,当地残联给了他温暖。一个时间不长的会面,几句温暖亲切的话语,让董方军重拾信心。他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一直给我鼓励和支持,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董方军。”回想那段艰辛的岁月时他说,“当我是个健全人时,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组织,当我成了残疾人后,我才知道这个组织给人的帮助和温暖,正是他们的扶持和鼓励,打开我心中封闭许久的门。”
正是亲身感受到被帮助的温暖,本来就乐善好施的董方军更能体会弱势群体的痛苦与需求,不时为他们送去温暖。近几年来,他热心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救困、抗旱救灾、修路筑桥、拥军优属……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累计捐款捐物达千万元。
1999年董方军结婚时,他用准备结婚的10万元钱捐建了沂源县徐家庄乡汇泉希望小学,让山村的孩子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幸福地读书。
多年来,公司陆续安置了上百名残疾人,这让他们也跟正常人一样体会到快乐与被尊重。
欲回报,裸捐新解
2010年,“慈善”风潮不断。
青海玉树震灾,再度引发捐款热潮。9月,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两个大人物来中国“劝捐”富人,陈光标高调响应“裸捐”。初秋,李连杰抛出另一哑弹:“壹基金关门”……
冷眼旁观今年的慈善热点,作为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的董方军认为:慈善是个新兴的大产业,但关键要看怎么做。他认为:“向善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而然的感情,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这个感情就会生发出来。中国老百姓、企业家心中都怀着慈善之心,不需要比尔·盖茨来指手划脚。但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和健全法律法规,转变观念,顺应市场需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包括眼下热议和正在修订的《慈善法》,我们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为中国式慈善事业进行着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对中国未来的慈善事业充满希望。”
至于裸捐,董方军也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自己也是在“裸捐”,但他捐出的不仅是“钱”,而是这个“人”。 他说:“现在我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给了这个基金会。我希望把我所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业干事的激情用于慈善事业。单体的力量太小了,所以我希望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走一条新路,帮助基金会建立一支专业队伍,打造一个品牌,做几个好的项目。”
他集结专业团队,引进创新型公益理念,并筹划实施了爱心果园项目、话务员培训项目、送教上门项目、助残电视活动等。这些项目的建立,无不体现着一个企业家的务实作风与独特的市场敏感性。不仅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同时也稳定了一个群体的生活保障。
爱心果园将献爱心、近郊采摘、残疾人就业等不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爱的形式由无形变有形。爱心果园计划,就是爱心人士只要认捐果树(每棵每年500元),即可收到5个爱心果箱,内有数十斤新鲜有机水果、残疾人手工艺品以及传播助残小知识的书签。北京顺义张镇已成为第一个实验园。爱心果树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企业的欢迎,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让更多想做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公益中来。
采访即将结束时,董方军激动地告诉记者:“12月3日,在央视播出的由我们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策划,并和CCTV共同承办,献给全国8300万残疾人的大型助残公益晚会‘隐形的翅膀’,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震撼和共鸣,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团体表示要加入我们助残爱心队伍当中来。”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董方军经历了旁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他借助隐形的翅膀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并将用自己的翅膀带动更多的人飞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