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圈地,价格战成为智能音箱市场主旋律

  时间进入2018年,国内智能音箱的价格战已经打响。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国内智能音箱的价格战还将愈演愈烈……

  略显动荡的市场格局

  当时间进入2018年之后,智能音箱市场也在开始悄然发生变化。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2018Q1,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高达90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0%。而谷歌以卖出了320万台Google Home和Home Mini的战绩,首次击败亚马逊(Echo卖了250万台),成为了智能音箱市场的销量老大。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相较于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也因此明显下降。

  大家可能发现了,光是谷歌和亚马逊这两家就“承包”了全球63%以上的出货量。而接下来的第二与第三阵营,只能多家品牌一起瓜分剩下的份额了—而其中就有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与小米这样的中国面孔。

  虽然美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大的智能音箱市场,但是它在2018Q1的总出货量也只有410万台,在全球占比中首次低于了50%。而中国在其之后,仅阿里和小米两家就获得了超过180万台的总出货量。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智能音箱厂商新的跑马地。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很多厂商选择了一个没有一点科技含量的招数—价格战。

  价格战,开始成为主旋律

  在今年3月的米粉节上,小米一度将小爱音箱mini的价格降至了99元人民币,正式拉开了智能音箱价格战的序幕。随后,阿里迅速跟进,将原价199元人民币的天猫精灵方糖智能音箱,以89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销售(在前期还有一定购买限制,在后期基本上是属于敞开卖了)。至于本身就没啥价格优势的京东也急了,瞬间就把定价299元人民币的京东叮咚mini2,用79元人民币的首发价进行销售。而当时间来到5月,中国电信的小翼音箱也从999元人民币降到了199元人民币,让人一时之间有点看不懂了:这些智能音箱厂商不断甩出跳楼价,到底是原价利润空间太高了,还是要亏本赚吆喝?如果是亏本赚吆喝,人家图的又是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苹果HomePod这个反面教材实在太经典了。

  前面提到,苹果也有一个自己的智能音箱:HomePod—它在美国的官方起售价是350美元—这个价格在市场主流智能音箱中,仅次于谷歌的Home Max。但是,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机不一样,智能手机一旦上手,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甩不脱了”,因为它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实在太多了。而智能音箱对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远没有当初智能手机问世时那么出众。再加上库克之前推出的各种硬件基本上都是这种可有可无的尴尬产品,消耗了不少果粉对苹果新品的期待值。结果当苹果再一次需要果粉信仰充值的时候,却发现它们好像都跑去“别人家”了。

  据统计,在HomePod的前10周销量中,它的销售额还能占据智能音箱市场的10%,而之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4%。从数字上来看,在革命性的功能出现之前,用户目前还是更关注智能音箱的性价比。像那种一两百元人民币,甚至几十元人民币的智能音箱,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无非就是买个玩具而已。就算不好用,也损失有限。但像HomePod这种“进门”就要先花350美元的产品,还是“十喜然拒”吧……

  低价,或许只是为了“跑马圈地”

  那么,对于智能音箱厂商来说,这种亏本赚吆喝的行为,值得吗?其实仔细想想,价格战似乎也不会真的让智能音箱厂商亏损太严重。要知道亏本卖硬件,高价卖软件或借用硬件产品来搜集用户资料这种事,在互联网时代中早就见怪不怪了。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像索尼这种卖主机和主机游戏的大厂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智能音箱厂商是亏了不少钱,但实际上只要收集了足够多的用户数据,就能丰富这些厂商的相关大数据,并能让他们对用户的消费习惯有更深刻的认知。而且,销量大了、市场占用率高了,智能音箱厂商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为他们的产品开发专门的软件,以进一步构筑软硬一体化的平台。试想一下,如果当年iPhone不依靠先发优势,在一开始就吸引到足够的开发者,它现在还能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一极吗?以微软的财大气粗,却不还是因为拉不到足够多的开发者而最终放弃了Windows Phone么?市场占有率是平台吸引开发者的最主要标准,而开发者的增加反过来又会提升一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占有率和开发者都还没就位的情况下,厂商又应该怎么办?价格战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无论是平台还是开发者,最终他们都要面对用户的检验。而用户在检验过程中,也会不断被一个产品带着走,逐渐养成对这个系列产品的使用习惯,等到使用习惯被养成之后,用户自然就会离不开相关产品了。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的操作手感差距够小了吧?甚至很多Android系统的UI都做得和iOS差不多了,但这两个平台的用户就是对各自平台非常忠诚—无他,使用习惯而已。目前,智能音箱厂商们打的似乎也是这个算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