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席卷之下,共享经济上演倒闭潮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共享经济,倒闭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31 10:48
一面是洗牌大潮来袭,而另一面资本却依旧看好,冰火交加的共享经济如今的发展态势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不可一世的共享经济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领域洗牌持续加码,国内多个城市出台共享单车限投令,悟空单车、3Vbike和町町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如今连其背后的代工厂也开始遭遇洗牌—有媒体报道称“自行车第一镇”,天津王庆坨镇已有多家自行车企业停产。
大家为什么关注共享经济?无非就是这块“蛋糕”的体量非常大。今年7月24日,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发表了全球共享经济的报告,他们预估这个市场有2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市场拥有7 8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市场则有5 000亿美元的规模。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市场。今年,国家信息中心对中国市场的共享经济做了一个分析,他们发现行业的融资规模有1 700亿元人民币,享受共享经济的消费者达到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的服务者超过了6 000万人,同时近年来增速非常快。预计在2020年,行业的市场容量相当于中国GDP的10%。
超大的市场空间和规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及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让很多创业者都投身到共享经济的创业项目当中来。因此,在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家具、共享雨伞,甚至是共享女友等各式各样的共享经济项目。在资本热钱的推动下,追赶共享经济大潮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到了今年下半年,共享经济的退潮似乎已经开始显现。
共享充电宝退潮
虽然共享经济整体在迅速崛起,但共享充电宝的退市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今年的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公司LeDian(乐电)在其微信公账号中发出通知,收回所有充电宝设备,停止运营该项目,并提示用户在10月31日前提现。这意味着在10月底,乐电已正式退出市场。
有消息称,成立于2016年的Hi电,正在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涉及的人员或达200人。现在,这些员工已经建群、准备组团维权,他们对Hi电的不满主要有两点:一是拖欠薪资,二是暴力裁员。而像河马充电、泡泡充电、小宝充电和PP充电等“小玩家”也先后悄无声息地出局,只是没有被大家所关注到。“经过半年的时间,整个共享充电宝市场大的格局已经形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第一阵营主要由来电、街电、小电和怪兽等企业组成,并且正在逐渐拉大与后面玩家的差距。
据了解,目前业内各主要玩家在渠道铺设策略上有所不同。来电采用城市合伙人的策略;街电采用城市服务商策略;小电采用“直营+服务商”策略;怪兽采用直营的策略。策略不同,导致各家铺设的速度与覆盖面也有所不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来电已经完成超过220个城市的覆盖,街电公布的最新数据是覆盖了130个城市,而小电的这一数据为80个城市。
共享单车遇冷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共享单车,其实一直都在争议声中成长,发展几年之后已经颇具规模。像北京国贸这样的共享单车大战的主战场,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铺天盖地霸占了本来就不宽敞的人行道,把行人和排队等公交的人挤压得摩肩接踵。
有意思的是,本来作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办法,共享单车如今却给城市的正常交通带来新问题。目前,北京等地已经推出了专门的整治方案,把控共享单车的投放。这为共享单车的规模扩张戴上了一环“金箍”,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源自市场本身。在摩拜单车(以下简称“摩拜”)和ofo逐渐确立双雄地位之后,中小玩家只能无奈撤场。
日前,继悟空单车与3Vbike倒闭之后,江苏一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出现问题。日前,町町单车被曝“跑路”,大量用户的押金没有退还,公司人去楼空。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激烈已是人尽皆知,此前也有共享单车企业因为经营惨淡宣告破产,例如3Vbike。但3Vbike在宣告创业失败后,仍然做到有序收车退市,并未在业内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像町町单车这样直接跑路的共享单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而处于退押金困难状态的有酷玩单车、熊猫单车、小鸣单车与小蓝单车。据悉,小蓝单车被爆因为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困难。最早在3月,小蓝单车曾透露即将进行B轮融资,而至今迟迟未有正式消息发布。而据AI财经社报道,受资金影响,小蓝单车的供应商之一美邦车业,在两个月前已经中断了与前者的合作。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1月至今,共享单车市场一共有39笔融资,涉及资金184.36亿元人民币。这个融资速度和总金额,比曾经网约车大战时融资的多得多,也快很多。但是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最高峰的时候,有接近70家公司做起了共享单车的生意。尽管这些公司不到一年就募得超过17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但是投资中89.7%的钱都在摩拜和ofo手中,除了这两家,其他单车公司在今年4月之后已经很难拿到投资。无奈之下,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开始考虑布局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