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罪恶之城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化,治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21 10:57
数字化工具掀起了一场城市治安革命,全球竞相部署智能治安技术。
科技无法根除犯罪,但可以减少犯罪。
从应急响应时间到有效安全检查等,公共安全问题涵盖诸多方面,但在凶杀率较高的城市当中,它也许首先表现为居民对违法犯罪问题的担忧。技术并不是遏止犯罪的速效药,但城市管理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更有效地部署稀缺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如果城市可以部署一系列应用并使其达到最大效益,则由凶杀、交通事故、火灾引致的死亡率可能降低8-10%。如果按里约热内卢的人口规模和犯罪率进行计算,这就意味着每年挽救300多条生命。预测性警务、实时犯罪检测网络以及枪击监测的部署对降低死亡率作用最大。
研究表明,部署相关应用的城市或可将袭击、抢劫和偷窃率降低30-40%,此外,还有很多无法量化估算的效益。
治安革命
市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在于有效响应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
在全球很多地方,对犯罪事件的担忧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凶杀案猖獗的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技术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市政决策,更有效地部署稀缺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举例而言,虽然警察的巡逻线路不可能同时覆盖城市的全部角落,但预见性分析能在恰当的时间将其部署到恰当的地方。
除了打击犯罪以外,公共安全问题还包括交通管理、避免事故、快速响应紧急情况、开展可靠的房屋检查等诸多方面。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工具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责,从而挽救生命并制止犯罪。
数字化工具正在掀起一场城市治安革命。
比如,实时犯罪监测网络技术利用统计分析来总结犯罪模式,而预测性警务甚至更进一步,在罪案发生之前便能够预测并加以防范。罪案发生时,枪击监测、监控、家庭安防系统等应用可加快执法响应速度。
我们审视了一系列智能应用在减少犯罪、提高治安水平方面的潜力,并择取三项治安成果进行量化:死亡事件(凶杀、交通事故、火灾)、犯罪事件(袭击、抢劫、偷窃)、应急响应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中部署智能技术,可减少8-10%的死亡事件和30-40%的犯罪事件,这意味着在一座500万人口的高犯罪率城市当中,每年可以多挽救300条生命。
各城市的基准水平千差万别。城市治安是一个综合问题,反映在城市布局、收入水平、不平等程度、社会凝聚力等诸多方面。以纽约为例,当地政府对犯罪事件的响应率目前可达到667件/10万人,这个数字比里约高四倍。纽约目前的死亡率为7.4例/10万人,拉各斯的死亡率是纽约的10倍,多由交通事故和火灾导致。
此外,各个城市的应急响应时间也有所不同,在交通顺畅的城市中,首批急救员在十分钟之内便能抵达现场,而在拥堵城市中则要花费近1个小时。危急时刻分秒必争,因此必须尽可能缩短现场急救员到达火灾、犯罪、交通事故和医疗急救现场的时间。
智能系统可以优化呼叫中心的服务、简化现场操作;交通信号优先权系统可为急救车辆清理出畅通的路线。如果城市能够优化紧急呼叫中心的服务,同时利用智能交通信号系统为急救车辆优先提供通行权,则城市平均应急响应时间可缩短20-35%。某些高收入城市的响应时间本已低至8分钟,藉此可进一步缩短1.5分钟;而平均响应时间高达50分钟的低收入城市可以将其缩短至少17分钟。
这些变量不但影响到政府对智慧城市优先项目的选择,也决定了部署智能应用的潜力如何。基准水平较低的城市将斩获非常可观的效益。
分析表明,枪击监测、预测性警务、实时犯罪监测网络、网约车等应用对防范死亡事件作用最大。实时犯罪监测网络、预测性警务和家庭安防系统似乎对减少犯罪事件贡献最大。
用科技改善城市治安的努力也会带来一些无法量化估算的间接效益。此前治安较差的城市安装智能路灯和监控以后,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居民得以重新回到街道上,充分使用他们曾经避之不及的公共空间。
另一些更微妙的益处包括让居民感觉出行更自由、心情也更轻松。
治安条件改善后,城市就能够渐渐吸引更多居民和企业。反之亦然,如果一座城市“恶名在外”,给人不安全的印象,其经济前景就会大受打击。但如果城市积极打击犯罪、赢得了安全城市的美誉,那么前来旅游的人数就会上涨。犯罪克星
适用于执法和刑事司法领域的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功能越来越完备、技术也越来越复杂。数字工具正在开拓城市警务的新天地,以帮助政府机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据是一切智能工具的基础。目前,全球各大城市纷纷建立高科技指挥中心,以推动各机构之间无缝实时地收集和共享信息。整体看来,我们评估的工具可从三个角度应对犯罪:预测并防范犯罪事件、加快响应时间、在罪案发生后进行处理。
目前最尖端的公共安全技术类应用包括被动式音频监控、被动式武器监测、众包式犯罪示警、以及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威胁探测工具。此类应用有助于当地警察和安保机构防范恐怖活动——这是传统安保措施通常无能为力的领域。此外,发生街头暴力、抢劫等犯罪事件时,用户可通过基于社区沟通的社交平台警示邻居做好预防措施。
分析显示,实时犯罪监测网络和预测性警务是潜在效益最显著的两项应用。前者可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回顾历史数据,标示出犯罪率较高的区域(有助于政府在犯罪热点区域优化其治安部署),后者甚至更进一步,在罪案发生前便能够预测并加以防范。
里约热内卢州近期部署了本地首个犯罪监测网络系统——ISPGeo,该系统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与时态数据的数字化、标准化,并将监测结果对市民公开。该平台的引入推动了当地的军警和民警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监测结果将推送到移动App“CrimeRadar”中,让民众获知各地区的犯罪水平,以便选择安全的行动路线。
几年前,美国加州圣克鲁兹市开始采用一种特殊的算法,利用犯罪数据的累积数据来精准预测可能发生盗窃案的时间和地点,并相应部署警力。该计划实施后的六个月,当地的偷盗案减少了14%,汽车盗窃案减少了4%。目前,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此类犯罪预测系统,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推广。
遭遇犯罪事件时,部署了智能技术的城市可实现更迅速、更有效的警力响应。枪击监测、新型监控、家庭安防系统等相关应用可迅速向执法机构发出警报,提醒其某处正在发生犯罪活动。
绝大部分犯罪事件都会留下某种形式的数字足迹,因此部署监控录像、人脸识别、数字取证、高级数据共享、以及态势感知平台等智能工具,有助于警方侦破案件,将罪犯绳之以法。
目前,对于世界各国的治安部门来说,(最基本的)犯罪监测网络技术已经成了标配。相较于富裕城市,发展中城市在大多数领域实施的智能应用都比较少,但由于其中很多城市的暴力犯罪率较高,因此安全类应用成为当地部署智能技术的重中之重。里约、开普敦等城市是部署安全类应用的先锋。
不过,部署智能治安技术的前提在于公民自由不受侵害。随着中等收入国家竞相部署最新一代的数字治安工具,公民自由问题目前已成为大众的核心顾虑。
采用数据隐私保护标准和网络安全协议将成为杜绝违规的关键,例如将执法记录仪中提取的画面加密、添加时间戳,并保存在经过认证的云环境下,从而确保其免遭修改或入侵。广泛部署监控的确能够大幅降低犯罪发生率,但社会各方需要深入开展对话,以权衡民众让渡隐私权的代价。
在应用这些治安技术之际,必须避免对特定社区或人群怀有犯罪偏见。实际上,人们已经开始担心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根据种族、性别或其他特征而发展出特定的“歧视”。这些应用终究无法替代训练有素的警察,因为警察不但熟悉巡逻环境,更熟悉当地的居民。政府需要民众积极配合来打击犯罪,因此部署有可能疏离民众的智能技术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黑天鹅”预警
如果疏于示警,一场恐怖袭击就可能夺走数百人的性命。飓风往往会引发一场特大洪水,让人们四散奔逃。森林大火即将蔓延到城市之际,居民也许只有几分钟的撤离时间。我们无法预料这些噩梦般的场景究竟何时来临,但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疏于应对的城市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部署良好的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黑天鹅”事件与自然灾害的代价——智能技术在这些领域中大有用武之地。
处理恐怖袭击的最佳策略就是预先拦截。北京、芝加哥、伦敦、圣地亚哥和新加坡等城市在街巷中安装了大量摄像头,以监测城市的可疑行为。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不法分子更容易策划与沟通,因此执法机关有必要监测这些通讯并及时发出警告。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分析社交媒体发帖内容的算法,用以探测罪案发生前的密谋,并识别潜在的激进分子。
今天,城市必须将大型公共活动视作潜在的袭击目标。配合人脸识别技术,警察可使用固定摄像头和无人机扫描人群和公交站点的威胁。机器学习技术目前已经可以从人群的噪音中分离个体人声。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之后,调查人员就是利用视频分析技术筛选大量视频记录,最终锁定了行凶者。传感器也能探测爆炸物、辐射物、生物制剂等威胁。
自然灾害来临时,政府应当用一切方式向公众示警,这样才能让人们采取预防措施,或在必要时疏散人群。风暴跟踪卫星和天气预报模型的发展大幅提高了风暴路径早期预测的准确性。
墨西哥和日本部署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为居民争取到几秒钟甚至几分钟的逃生时间。一些新出现的预警系统不但能让事故电梯在最近的楼层停靠并开门,防止人们受困其中,还可以通知医院的手术室做好接诊准备,并关闭天然气管道以降低火灾风险。
目前,一些采用类似理念设计的龙卷风预警系统正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可为居民提供更充分的风暴预警。
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求救电话涌入呼叫中心,城市的应答资源和现场急救资源都将达到极限。如果各机构和相邻辖区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救援工作就会进一步遭到阻碍。配备大数据仪表板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指挥中心可帮助政府机构迅速监测灾情变化、调拨资源、协调各个救援机构。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使用无人机来统计大范围灾害的损失,用机器人辅助搜索和救援。近日,美国电信巨头AT&T得到国会授权,将建立一个覆盖全美的可交互式通讯专网“FirstNet”,旨在提高现场急救员的通讯效率。
如今的人们在遭遇紧急情况之时,几乎完全依赖智能手机了解讯息。以往,市政机构只能通过传统的新闻渠道向受灾民众传达信息,如今随着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信息流动变成了双向,民众可以实时提交在线消息,帮助政府机构评估损失、调拨资源。
政府机构可以从Twitter、Waze或者专项网站与App收集到的碎片化数据中得出宏观印象,例如哪些疏散路线可行、哪里供电中断、哪些避难场所人满为患。飓风哈维来临后,休斯敦与当地一个公益性科技组织合作,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份谷歌表格(Google Sheet),用以统计受灾民众的准确位置和具体需求;最后又将这项数据标识在谷歌地图之上,以便现场急救员和志愿团体“CajunNavy”在城区内工作。
一些大型科技平台也发布了应急工具,例如Facebook的“Safety Check”和Nextdoor的“Urgent Alert”。谷歌专门组建了一个危机响应小组,将紧急需求、资源和捐助等信息整合起来,嵌入地图、警报、地点信息等一系列工具当中,从而为受灾社区和救援机构提供帮助。Airbnb也通过“Open Homes”计划鼓励房东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免费提供短期住宿。
本文节选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报告《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略有编辑和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经授权发表。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