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文怀沙:早一粒“知足”,晚一粒“感恩”

  讲个真实的故事:2002年的某天晚上,央视四套《人物》栏目播放名人访谈。受访者是才高八斗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文老来到台上坐定,仙风道骨模样。

  主持人问:“文老您今年高寿?”文老:“46。”

  主持人:“您这样的一位老人,怎么才46岁呢?”文老:“哦!我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年龄。要说年龄,我早以‘公岁’计算了,我今年46‘公岁’。”

  也就是说,当年文怀沙92岁。在聊到人生观时,文老说:“我心中所想,都是那些美好的东西。我愿意看的,也都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他说:“我解放前坐过国民党的牢,文革中又坐过共产党的牢,可谓历经磨难。可是,我从来不把那些倒霉的事放在心上,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他讲了两个故事:

  一次,他手上生了一个疔疮,必须做手术,从骨头上把疮毒刮除。在301医院,手术前两位护士来给他打麻药。他一抬头,发现两位护士貌若天仙,于是对她们说:“我有个请求,别给我打麻药,等会儿医生给我做手术时,请求你们二位美女就站在我眼前。”

  俗话说“十指连心疼”,手指头被切开,然后用手术刀在骨头上刮除疮毒,文老痛得内衣全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两眼始终盯着两位美女,终于在不打麻醉的情况下完成了手术。

  还有一个故事更精彩。有一年,他生病住院,专家给他全面检查后,告诉他,肝癌晚期,已经肝硬化。他问专家,如此还能活多久,专家说最多一两个月。文老听后沉默了,他忽然用手在大腿上掐了一把,感觉很疼,心想:我的知觉还这么好,怎么可能最多两个月生命就结束了呢?

  想到此,他突然放声狂笑。医生、护士吓坏了,以为文老听说来日无多,吓出神经病来了。文老笑毕,坦然地对医生说:“给我开些药,立即办理出院手续!”

  文老出院后,携同夫人离开了家门,离开了北京。他完全忘却了面前的死亡之路,陶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流连忘返。两个月的生存极限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当两位老人回到北京,文老再去301医院检查时,奇迹发生了,文老的肝癌病灶不见了!

  由此,文老更加坚信:乐观的心态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访谈中,文老还说了两段经典的话,值得回味:少要沉稳老要狂,少时不稳小流氓,老来不狂病恹恹。多吃肥肉多喝酒,多与异性交朋友,最少活过九十九。

  斗转星移,转眼16年过去了。今年6月,文老溘然辞世,享年108岁。

  文老说过:“人死后不要搞遗体告别,再隆重本人也不知道了。我希望我一旦生命垂危,能召唤朋友来到身边,亲聆褒贬之声,这样的告别仪式岂不有意义得多。”一次,电台编辑播放文老吟咏的诗词之前,怀着沉重、怀念、敬佩的心情告诉听众,这是著名吟咏大师文怀沙先生的遗作……文老在上海的亲戚听到后,慌忙跑到电台去询问,当即打电话到北京,而文老听说后,快乐得彻夜未眠,他说这种“死”的体验太美好了,并连夜给电台的编辑写信,没有丝毫责怪,真诚地感谢他们让他活着听到了身后的赞誉。

  文老如此豁达健康,问其养生之道,文老说:“万变不离其宗,锻炼是健康的重要保证。”年轻时,文老就酷爱体育锻炼,参加过国家运动会,获得跳高比赛第五名,成绩是1.74米,正好跳过自己的身高。按今天的标准,当时的文怀沙可以混进国家田径队,起码也算是运动健将了。后来虽然年事已高,文老也坚持经常散步。他认为,老年人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过量,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真正成了“垂死挣扎”了。“勤操作,多运动,”他说过,“人是动物,要天天活动,天天学习和做事。

  从70岁起,文老开始步行锻炼,开始每天几百步,以后增加到日行五千步。后来,户外锻炼力不从心了,便代之以甩手活动和在家围绕八仙桌散步。文老说:“书法能长寿。”书法也同文体活动一样,适度进行,有利健康。他从8岁临池习字,百余年乐此不疲。他书写时,指、腕、臂、膀和全身协调配合,将全身之力运于笔端,全神贯注,静心养性,如同打太极拳一样,既能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又可娱乐身心,寄托精神。

  “休烦恼,抱乐观”、“戒忧虑,毋怒躁”。一生中遭到不少苦难和艰辛,但他从不悲观,而是以苦为乐,笑口常开。每当碰到不快之事,他采取的方法或是置之脑后,不去管它;或是找小孩玩,寻找童趣;或是照照镜子,反省反省。

  文老说自己之所以健康长寿,得益于每天都要吃下两粒“药”: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因此,他和包括邻居在内的任何人都友善相处,心中只有阳光,没有烦恼,人也就不觉得老了。

  愿朋友们都能像文怀沙老人一样,早上一粒“知足”,晚上一粒“感恩”,忘却年龄,忘却烦恼,快乐健康地活过百岁!

  整理/本刊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