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出来的『中年危机』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10-22 14:00

  三十而立?三十难立?

  为了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的人生目标,在北京某机关工作的小王已尝试过很多种道听途说而来的“致富捷径”。

  他在工作之余开过一家售卖家乡特色小吃的微店,大张旗鼓地准备了厨具、食材、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和漂亮的礼盒,还亲自上阵拍摄了一组“硬照”,打算当自己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无奈销量不佳,这次创业失败了。他也炒过股,可偏偏在2016年的市场最高点入市,刚进去就被套牢,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本。最近,小王在研究区块链,想在近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的虚拟货币市场上捞到“第一桶金”。可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的朋友小李告诉他,如今的虚拟货币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不是专职去做,很难赚到钱。

  古人说“三十而立”,即将过30岁生日的小王充满了紧迫感。他渴望靠自己的能力买更大的房子,过富足安逸的生活,娶漂亮的女孩做妻子,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

  在小王眼中,工作光鲜、月薪数万元的小李是让他羡慕不已的“金领阶层”,但小李说,自己也面临“中年危机”的压力。他经常加班到半夜,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刚买了第二套房子,月供像提醒他不能松懈的“紧箍”。妻子腹中的孩子即将诞生,买奶粉、尿不湿、请保姆,样样都是新的开销。更让他焦虑的是,“很多码农的职业生命到35岁就终结了”,他今年已经33岁了,却还没有跻身管理层。

  在中国的许多行业,大龄从业者普遍面临压力,在科技行业尤其严重。很多互联网公司实行“996工作制”,也就是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在招聘网站上,有成千上万条招聘信息要求求职者的年龄小于35岁。

  “成功的标准”越多,年轻人越容易陷入“中年危机”

  对大多数女性而言,婚姻是一道分水岭。

  结婚前,小涵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生。她全国各地四处出差,一有闲暇就呼朋引伴胡吃海喝。她购置行头花起钱来毫不手软,每年过生日都自称“18岁少女”。可一旦跨过结婚这道门槛,属于中年人的烦恼便汹涌而至。她今年30岁,和丈夫每个月的收入为20000多元,却有两台“碎钞机”——大女儿3岁,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购买学区房是奢望。

  日本《钻石周刊》总结了中国年轻人提前陷入“中年危机”的3个主要原因。第一,在工作的黄金时期,很多人会遇到能力瓶颈和晋升瓶颈。能力有限,记忆力减退,跻身管理层后即使拼命工作也很难继续晋升。第二个原因是子女教育。在中国,学历高低对将来的就业影响很大,父母往往为孩子到哪所学校念书煞费苦心,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进不了名校,还得花费巨资给他们补课。第三是经济。如今中国人的收入增加,月入万元并不新鲜,但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薪水上涨的满足感,人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与更富裕者进行对比。

  一些社会舆论对“成功”的炒作和渲染,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年轻人的负担。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成功的标准”越来越多,年轻人愈加容易陷入“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既是主观化的,也是被放大了的

  新华网进行过一项在线调查,近60%的90后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中年危机”的相关症状,比如焦虑、担忧、不开心。部分受访者抱怨收入低、工作压力大,许多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危机感会直接表现在情绪上。

  上海心理咨询师林宏杰告诉美国“Thrive Global”网站,中国的“千禧一代”有着丰富的职业和生活机会,但他们对生活、工作和爱情都抱有相当高的期望,也为寻找生活的意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年轻人的“中年危机”,其实是一种类似“人到中年力不从心”的疲劳感和焦灼感,是一场“社会化后的心理危机”。

  无论从生理年龄还是社会角色来看,“千禧一代”都早该是成熟的成年人,到了必须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阶段,但“千禧一代”不愿长大,迟迟不想走出舒服又自在的青春期,尚未真正成熟,却已开始害怕衰老。动辄叫嚣“中年危机”,其实也是一种“怕老”的表现。一旦这种主观感受被放大,一声“中年危机来了”就能搅动他们的情绪。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现在这些年轻人的“中年危机”既是主观化的,也是被放大了的,是吓出来的。其实,不必自己吓自己——年龄不是问题,年龄讨论只是焦虑的出口。杨雄建议年轻人正确对待年龄的界定,正确接纳自己,踏踏实实地奋斗,这才是面对所谓“中年危机”的正确方式。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31日)

  ●高珮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