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鉴赏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帮助,中西文化,宗教信仰
  • 发布时间:2019-12-28 20:07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引入英语文学著作的鉴赏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当前,部分高校对文学鉴赏方面有明显的欠缺,由于没有对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进行教育,导致学生在此方面为空白。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及中西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也导致对英语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英语中,加入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会让学生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了解,也对英文的提高有所帮助。

  1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中国人对于问题的思考总是感性思维居多,总是站在生命的高处思考问题,考虑人与自然等高深的理论。而西方更偏向于理性思考,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中国重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把国家利益和自身联系在一起,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极力的克制自己的欲望。西方总是注重个人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个人利益是国家集体利益的基础,注重自身的自我价值。中国人注重精神自由,中国人民总是渴望一个平等的权利,希望有一个好的领导为人民谋福利,而西方则认为,一切政权是人民赋予的,政府来实行权利。中国人更相信历史的经验,缺乏创新意识。西方重视在实践中得出理论,有探索精神,有极强的理性思维。

  1.1 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对西方的影响深远,对他们的生活,政治,经济等发面都具有影响。基督教文化在英语国家对他们的影响更是占据主导位置。中国人传统上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无神论是最为深入的。西方国家关于宗教的传说与典故体现在绘画,文化等方面。如绘画“最后的晚餐”,文学作品《圣经》都对西方的文化产生影响,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就是出于《圣经》。中国的传说典故大多来源于历史故事,其中含有少部分宗教故事,但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几乎为零。宗教信仰对西方的生活也具有影响。比如在教堂举行婚礼,有神父和修女,向“主”宣誓,请求上帝的帮助等等,在中国是由风俗习惯影响,像供奉关公,菩萨等神话人物。这些习俗都源于古代礼仪制度。

  1.2 价值观差异

  西方古代哲人明确认为人性本恶,他们认为人天生就是有罪的。中国则是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国家文化的发展。西方人崇尚独立自主,喜欢展现自我价值,喜欢张扬个性,在取得成功时,不掩饰自己的能力。中国人在取得成功时,别人给予夸赞,一般我们都会回复“没有,没有”等谦虚的回答,不喜欢张扬,不喜欢锋芒毕露,认为谦虚才会让人进步。西方总是注重个人利益,中国人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西方国家喜欢直来直往,思考方式从点到面,在地名的表达方式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总是侧面的去表达,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思考方式也以整体为主体,从整体到局部。西方国家孩子与家长并不相互依靠,注重独立的个体。在孩子成年后,注重他们自己的选择,父母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独立性都很强。在中國,注重家庭,注重一个家庭的完整。在成年后也不会摆脱家庭。中国人有传统的思想,小时候孩子依靠父母,长大后父母依靠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相互赡养的责任。西方人总是不吝啬夸赞别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不会有过多的考虑,就事论事,理性占主导位置。中国人认为严师出高徒,太多在乎别人的感受,感性的思维影响着中国人对一件事的正确评价。

  1.3 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许多英语著作中,词语之间表达的内涵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在影片《刮痧》中,美国人对《西游记》中对剧情的翻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凶残暴力的猴子,认为孙悟空在降妖除魔的时候是在滥杀无辜。西方人在解释《西游记》的时候认为唐僧一行人是爱冒险的,认为中国也是热衷于冒险,对于中国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又比如,在中国,认为龙是尊贵的,把中国人称作为龙的传人,在古代也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在西方人的翻译中,龙是暴躁凶残的动物。中文往往一个词会有很多种意思,不同的词放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同一句话标点符号的地方不一致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意思。在英语中“red”表示“残忍”“灾难”的意思,在中国红色则代表喜庆,祝贺的意思。颜色的表达有多不同,在英文中“white”意思为善意,纯洁等意思,在中国则有徒然,白费的意思。

  2 中英文作品鉴赏

  在英文作品欣赏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很好的欣赏到作品的美感。因为文化的差异,也因为语言的差异,翻译出来的意思往往并不是很好,需要考虑作者的写作风格,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一系列因素。英国作家笛福的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其中包含了西方国家对自我价值的重视等与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青年想发财暴富,就到大洋里去旅行,却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他花了30天把船上的东西搬到荒岛,在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当他独自到岛上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在绝境中生活。他不甘于平庸,喜欢冒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笛福根据真实事件的启发而创作的,也就是说在西方国家,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如果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发生概率就会小很多,在中国不会有一个成年人不顾家里的父母而独自冒险,实现自我价值。在中国更加注重的是集体利益。我们应当向鲁滨逊学习他爱冒险,不畏艰难,靠自己的劳动独自生活的精神。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麦克白》主要讲述的是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故事。人们常说,麦克白是一个十足的恶人——弑君、篡位、凶残、暴虐、嗜杀几乎一无是处。但是如果你们翻开《麦克白》的剧本细细阅读一下,会发现真相其实不然,麦克白最初的时候是一名骁勇善战且赤胆忠心的苏格兰大将,曾几乎凭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场叛乱。他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他的国家和人民,那时的他是正义的化身,人民的英雄。真正出发麦克白心中贪婪以及去权利的欲望的是三个女巫对他们的预言。麦克白的思想是脆弱的,在夫人的再三劝导下,走上弑君的道路,麦克白听信女巫的谗言,杀害了一切阻挡他获得更高权利的人,最后他众叛亲离,枭首示众。女巫的邪恶和模凌两可已经自己的贪婪欲望是一切悲剧的根源。《麦克白》中,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与中国所不同的,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莎士比亚揭示人类生而就有欲望,每一个看似没有邪念的人在外在因素的诱导下也会一步步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人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在犯错时幡然醒悟,对外在的诱惑进行抵抗,就算平凡也比自我毁灭要好得多。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描写了两个主人公精神上的复活。少女时代的玛丝洛娃的纯洁善良,在经历现实的摧残后造成了她日后的堕落。聂赫留朵夫不是那个正义无私的少年,坚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太难了,他沉溺于贵族的腐败与堕落的生活,他在精神上已经死去。七年后两人相遇,聂赫留朵夫在最初的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招录,到后面灵魂进行忏悔,进行精神的复活。玛斯洛娃保持着善良,在看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后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复活。小说中描绘着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败,信仰迷茫的人民,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制度,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都是让原本正义善良纯洁的人民堕落的因素。小说中把西方文化展现的淋漓精致。

  3 大学英语引入文学赏析

  在英语教学中增加对英文作品的赏析,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也要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文化背景,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注重应付考试,对语法词汇的了解,对语言文化的教学较为少数。在英语教学中有会出现很多文学典故,如果不能了解西方语言文化,在讲解时就不能更好更快捷的理解课程内容。文学作品中包含大量的词汇,在进行文学赏析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更多的词汇,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资料。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来自生活,通过做着的加工美化,使原本枯燥的表达变得凝聚力量,生动形象。文学作品中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在欣赏英文著作的时候,对其进行翻译,最增加对英语的学习,也会从深处理解英文语言的特殊性以及和中文对比的差异性。学习英语,如果只是从单词和语法上对英语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学习到英语的精髓。对文学著作的欣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习遇到问题勇于解决的精神。

  大学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要促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思想。文学作品中提到历史,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当时时代的背景,以及不同国家的历史,从中感受到不同于历史书上讲解的意义。学习鉴赏英文著作,对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从中感受西方国家独立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从中认识不同国家的价值观,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受作品中积极地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英国作家夏洛蒂的《简爱》中,简爱积极向上,坚持自我,追求人格独立,自由平等的精神对人们启发很大,让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积极向上,要有好的生活态度。在鉴赏英文著作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时代的進步,中国对外交流增加,各国之间的互动也极为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学习好英文会保障我们出行方便。以及在本国遇见不同国家的人进行问路等情况时可以很好的解答。学习英文著作,会了解外国人对于英语的使用方法,口语化的英语和干瘪的语法单词不同。

  4 中英文翻译差异

  中文与英文有着极大的差异,中文语言博大精深,在翻译英文著作或者句子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些差异。例如:I dont need no money.在中文直译出来是“我不需要钱。”这样显得枯燥无味,则有人翻译为“钱乃身外之物。”中国的古诗是具有年代感的产物,在英文翻译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为:Spring morning no aware of the spring morning,I hear birds singing everywhere,how many flowers have withered,in the wind and rain last night?古文翻译成英文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英文也会有自己唯美的表达方式,我们翻译过来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意思。要体会其中的内涵,把英文翻译的更加动人。为了更好的表达中英文翻译的差异,我举出一个故事:一个外国学生拜访他的中国老师,老师想要请学生吃饭,就说:“你下星期六来我家吃饭,好么?”学生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约定了时间。过了两天学生到老师家做客,老师很尴尬,并没有做什么准备,老师对学生说:“前天我说的是下星期六请你吃饭,你看我今天什么都没准备。”学士感到诧异,问道:“你说的下星期六不就是今天么?”这场误会是由于对下星期理解的不到位造成的。“上星期”就是“last week”,“这星期”就是“this week”,“下星期”是“next week”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上星期六”与“下星期六”的表达就会有所出入,英文中“lats Saturday”“nest Saturday”有时不对应。

  5 结语

  我们在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对中西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对大学英语教育中引入文学作品赏析,实质是引起学生在中英文翻译中,重视外在的影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地内在精神,通过中西文化的差异,巧妙的学习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在学习过程中,缩小差异,养成正确的翻译习惯,更好的提高英语学习,并不是单纯应付考试。

  李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