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同心

  粟裕认为要改变中原战局,势必要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因此,粟裕认为华野三个纵队不过江,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刘统:历史学博士,原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华野主力挺进江南,是中央考虑已久的一个战略设想。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同时,中央就提出华野向江南,陈赓兵团向豫西进军,形成向国统区战略反攻的三把尖刀。这样必将打乱蒋介石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迫使国民党军大量回援,解放区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解放军则转守为攻,取得战略主动权。

  1948年初,刘邓大军进至大别山区已有四个多月,长期无后方作战,部队的弹药、服装和粮食越来越困难。国民党军出动五个师对大别山区进行清剿,刘邓向军委报告他们的艰难处境,希望华东野战军南下支援。毛泽东征得陈毅的同意后,致电粟裕,要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机动作战任务。

  接到中央的指示,粟裕进行了反复的思考。1934年,他随方志敏的红7军团北上,遭到国民党军的包围。突围后他在江南地区长期坚持游击战争,深知江南的实际情况。江南是国民党的中心区域,华野部队渡江肯定会遇到阻击。渡江后如果陷入国民党军的围堵,连续作战,沿途无处安插伤员。好仗亦不敢打,每战必须转移。这样必将陷入被动,不仅实现不了中央的战略意图,而且华野部队也将受到重大损失。

  反复权衡利弊,粟裕认为要改变中原战局,势必要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因此,粟裕认为华野三个纵队不过江,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陈毅回到华野,兴致勃勃地向干部传达中央指示精神:中央的意图是“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胜利就来了。”会议休息时,粟裕却把自己的设想完整地向陈毅作了汇报。陈毅大感意外,一个战略区负责人要求中央改变战略方针,在解放军历史上尚无先例。但是陈毅尊重粟裕的意见,并认为粟裕可以向中央军委报告。于是,粟裕写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向中央陈述华野不过江的理由以及在中原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仔细阅读了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以军委名义发出电报,请陈毅、粟裕来中央驻地开会。陈粟立即动身,乘车来到河北阜平城南庄,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城南庄会议开了整整一周。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并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中央领导人听完汇报后,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了粟裕的方案。并决定陈毅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刘邓工作。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负责华东野战军的作战指挥。

  以后的战争历程果然如粟裕所料。华东野战军连续进行了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大量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取得了中原地区的战略主动权,为后来的淮海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也在修改战略方针。早在1948年初,他就预感到东北、华北的国民党军已经陷入困境,不可能战胜解放军。与其困守被各个歼灭,不如提早放弃东北和华北,将百万国民党军精锐主力调往江南,与共产党隔江对峙,保住半壁江山。他到沈阳劝说卫立煌,要他放弃东北,将60万军队撤入关内。又劝说华北的傅作义,希望他带领华北55万部队从海上撤往江南。

  如果蒋的这两个决策都实现,解放战争将可能延长很多时间。但卫立煌考虑,不战而放弃东北,将来追究责任,自己必然是替罪羊。再说,他相信自己手中的国民党军都是精锐主力,林彪想吃掉他也没那么容易。军队就是实力,就是地位。从这些利益考虑,卫立煌一再拖延,不执行蒋的命令。傅作义则根本不考虑蒋的建议。他本人非蒋的嫡系,再说手下的将士多是绥远人,要他们远离家乡去江南,谁愿意去?

  蒋介石总结失去大陆的教训时沉痛地说:我们的将领是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一方有难,大家都袖手旁观,谁也不伸手去援助对方。这样怎么能打胜仗?直到被人家打败俘虏,才追悔莫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