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之殇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子书,上网本,复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3-03 10:45
电子书似乎正在重走上网本衰败的老路。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并融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墨水屏、超大容量、超长待机等等“强大”功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本刊记者 周文
2011年2月,纽约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阻挡不住来自全球各地数千名电子书出版商参加世界电子书大会的脚步。“今年电子书销售将持续增加,到2014年市场上售出的书有50%以上都将是电子书。”与会者们乐观的预言,似乎电子书的黄金期正在到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走过2010年中国电子书元年,我们看到,电子书的经济效应迅速点燃了国内厂商的热情,一时间,MP3、MP4等数码厂商,学习机厂商,山寨厂商,甚至手机厂商纷纷转战电子书市场,幻想着Kindle的美国神话能够在国内上演。
然而,Kindle的模式并不能在国内被简单复制。在中国电子书产业狂热表象的背后,却是日益严重的隐忧——产品功能单一、优质内容不足、版权关系不明、市场竞争无序、产业监管缺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2010年底,iPad的上市,更在猛然间敲碎了生产传统E-INK电子墨水屏电子书厂商们的“黄粱梦”,即使是作为电子阅读器产业翘楚的亚马逊,其Kindle在过去3年的销量,甚至不及iPad3个月的销量。
电子书或将成为下一个上网本。过去短短一年的时间,“先天不足”的上网本经历了一场由盛宴到衰落的下坡路。在电子书产业大幕掀起的同时,相似的悲剧是否将再次发生?
整顿风暴
2010年,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火拼”异常激烈。上半年汉王科技上市中小板,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华为、三星在内的近60个品牌计划着推出自己的电子书;2010年5月,中国移动宣布联合5家终端厂商推出内置TD-SCDMA模块的移动电子书;2010年8月,盛大发布定价999元的Bambook,这个比业内电子阅读器低一倍的敏感价格引来业界一片哗然界;接着,方正旗下番薯网也制作出Yambook……
据不完全统计,在电子书电子书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年的时间里,市场上已出现汉王、台电、盛大、文房、翰林、纽曼、易博士、爱国者、OPPO、华为、联想等40多个品牌竞相涉足电子书产业,如果再加上广东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总数可达上百家。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单一国家市场。据统计,2009年我国电子书出货量达382万台,2010年上半年出货量占全球总量超两成,仅次于美国,全年预计可达910万台。但由于缺乏产品硬件及内容格式等相关标准的规范,市场上出现了产品良莠不齐、标准混乱的局面。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整顿中国电子书产业无序发展的风暴席卷而来。2010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该意见称,将对从事电子书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分类审批和管理;并将加快研究制订电子书格式、质量、平台、版权等方面的行业及国家标准等,电子书市场将实行准入制。1个月后,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对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颁布“电子书业务资质名单”。
在电子书业务资质颁布的同时,也令从业者不得不担心电子书行业洗牌的到来。在此之前,电子书行业存在发展过热、一哄而上的情况,使得整个产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相关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得企业可以自我规范,维持行业秩序。
日益提升的准入门槛,无疑将那些不具备资质的厂商特别是中小厂商淘汰出局。有专家表示,“被标准”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标准改动的成本压力:例如一本书改动格式,需3人/天,普通厂商书城如果有10万本书,就需要30万人/天的工时,大概需要1个亿的资金,这还不算其他方面标准的改动,仅是内容、文本方面的,因此一些小厂商会直接被淘汰。不过对于汉王等获取电子书资质的企业而言,也并非一劳永逸,版权、内容以及功能单一等问题,仍然是这些电子书巨头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内容掣肘
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容支持,再好的电子阅读终端也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不少从业者喜欢乐意把电子书终端和内容形容为“刀架”和“刀片”的关系。对与厂家来说,“刀架”只是一次性售卖,而不断更新“刀片”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润。电子书鼻祖Kindle正是采用了这种商业模式,一方面出售电子阅读终端Kindle,一方面通过亚马逊网站销售电子书内容获利。电子书的售价尽管较纸质书低廉,但高销售量带来的利润却远远超越纸质书。
但是,中国的环境有其特殊性。有相关分析指出,国内移动阅读的人群虽然用户量大,但通常是以新闻资讯、手机报等免费“浅阅读”为主,电子书这种收费性“深阅读”用户培养尚需时日。
与此同时,内容资源的严重不足、版权监管不完善,也使得众多电子书厂商由终端销售向平台转型的中国电子书商业模式面临新的瓶颈。
汉王科技在去年就曾遭遇过一次严重的版权纠纷。去年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公司侵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著作权一案开庭审理,原告索赔经济损失总计400余万元。
目前此案仍在僵持之中。不过此前汉王董事长刘迎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之所以找国学网授权,是因为中华书局没有《二十四史》等书的数字化版本。他向媒体坦言,很多以前出版的书籍不容易判定版权,这是汉王书城目前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汉王要总结教训,不仅要看合作伙伴的内容,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和作家签订版权协议,没有就不能进行合作。
早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理想,书(下载)卖不上价,有相当部分甚至不花钱就能下载。由于担心数字版权的出售会冲击既有纸质图书的销售,部分传统出版社对于数字图书出版还持观望态度。
对于拥有近700亿字原创文学内容的盛大而言,想要成功复制Kindle同样有着不小的难度。盛大希望通过云中书城构建电子书的内容平台,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盛大的版权采购力度不够。目前盛大网站中有300万部正版书,其中原创网络文学占据主导。在畅销读物方面,盛大文学每年大概有一千万的资金用于采购。但由于畅销读物版权较高,一千万的采购力度补给不了太多的畅销读物。
大大小小的电子书厂商不得不面临共同的窘境,而在上游E-ink屏幕仍处垄断,终端利润逐渐摊薄,用户付费模式仍未成型导致内容平台运营成本加大的情况下,电子书还能坚持走多久,相信市场将在不久后给出答案。
产业链混战
中国的电子书产业是一个以技术、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锡培曾向媒体道出国内电子书产业的症结所在:“中国的数字出版和国外发展的轨迹不一样,外国是传统出版行业占据主导位置,中国则是传统出版处在被动状态,占据主动优势的是技术运营商,如汉王、方正、中国移动等等,这些技术运营商利用他们自身的技术渠道优势,不断开拓市场。但是,他们又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每家出台不同的格式标准、推行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而且总想通吃产业链,不但做电子书设备,同时也涉足电子书内容资源,总体说来,中国的电子书产业比较混乱。”
目前,中国的电子书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链没有打通,各个环节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对接。例如,出版商等内容方在数字版权上的收益,主要来自数字版权分期买断或与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十分有限的收益分成,市场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此前,北京读客图书公司某负责人也曾爆出,畅销小说《藏地密码》被“数字出版”后,两年收入为零。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也表示,中国电子书市场存在有的作者和出版社对数字版权索要过高收益的情况,“我们在买内容,买非排他性的使用权利是买得很艰难的。”
陈昕指出,电子书行业迫切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其中,建造图书数字转档平台是首要任务,第二是建造数字出版版权认证和保护平台,第三建造网络数字图书集成和交易平台,第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事实上,解决电子书定价和分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定多方共赢的游戏规则。国内的分成透明度不够,电子书监管效率太低……诸多伤害产业链一方或多方利益的陈规如果不作出改变,损害的将是电子书市场本身。
下一个上网本
iPad的出世无疑打乱了电子书的阵脚。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完全具有替代电子书的可能:平板电脑不仅涵盖电子书的图文阅读功能,其丰富音视频等多种应用更适合民众对移动终端便携性的需求。相比之下,功能单一的电子书来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和空间,成为各界激辩的话题。
“电子书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其寿命不超过3-5年。”悲观的论调为争议不断的电子书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电子书的产品定位和单一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当用户用一台智能手机甚至平板电脑的价格去购买一款售价不菲的电子书的时候,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一个阅读文字的屏幕而已。整个终端都在朝向多功能或多应用的趋势发展,这正是当前电子书市场的失败因素所在。
相形之下,iPad仅仅80天就卖掉300万台的火爆销量,逼得电子书厂商不得不改变既定策略。为了应对iPad的冲击,电子书的几大巨头——亚马逊Kindle、索尼Reader、巴诺的Nook集体开始了降幅达20%以上的降价。与此同时,Kindle还大幅提升与内容供应商的分成比例,希望加强内容方面的竞争力以缓解iPad的冲击。
就连稳坐国内的电子书头把交椅的汉王,也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平板电脑产品,这显然是在应对苹果iPad冲击。早在2010年10月份,汉王科技就曾在2010年三季报中预告称,全年净利将同比增加30%-50%。对于最终的净利缩水,汉王科技坦陈是去年四季度电纸书产业受到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冲击,导致公司电纸书产品的毛利率下降。
在全球范围内,盲目混战的电子书已经令不少企业停止了进军的步伐。美国最大连锁书店—邦诺书店因转战电子书市场使公司亏损,在投资人的压力之下考虑出售公司;三星公司基于硬件成本因素考虑,宣布决定退出电子纸业务;宏、华硕以及美国优派等,开始重新评估电子书的新路线及进入时机。
电子书似乎正在重走上网本衰败的老路。相似的背景,相似的产业竞逐者,相似的竞争局面。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并融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墨水屏、超大容量、超长待机等等“强大”功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
本刊记者 周文
2011年2月,纽约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阻挡不住来自全球各地数千名电子书出版商参加世界电子书大会的脚步。“今年电子书销售将持续增加,到2014年市场上售出的书有50%以上都将是电子书。”与会者们乐观的预言,似乎电子书的黄金期正在到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走过2010年中国电子书元年,我们看到,电子书的经济效应迅速点燃了国内厂商的热情,一时间,MP3、MP4等数码厂商,学习机厂商,山寨厂商,甚至手机厂商纷纷转战电子书市场,幻想着Kindle的美国神话能够在国内上演。
然而,Kindle的模式并不能在国内被简单复制。在中国电子书产业狂热表象的背后,却是日益严重的隐忧——产品功能单一、优质内容不足、版权关系不明、市场竞争无序、产业监管缺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2010年底,iPad的上市,更在猛然间敲碎了生产传统E-INK电子墨水屏电子书厂商们的“黄粱梦”,即使是作为电子阅读器产业翘楚的亚马逊,其Kindle在过去3年的销量,甚至不及iPad3个月的销量。
电子书或将成为下一个上网本。过去短短一年的时间,“先天不足”的上网本经历了一场由盛宴到衰落的下坡路。在电子书产业大幕掀起的同时,相似的悲剧是否将再次发生?
整顿风暴
2010年,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火拼”异常激烈。上半年汉王科技上市中小板,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华为、三星在内的近60个品牌计划着推出自己的电子书;2010年5月,中国移动宣布联合5家终端厂商推出内置TD-SCDMA模块的移动电子书;2010年8月,盛大发布定价999元的Bambook,这个比业内电子阅读器低一倍的敏感价格引来业界一片哗然界;接着,方正旗下番薯网也制作出Yambook……
据不完全统计,在电子书电子书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年的时间里,市场上已出现汉王、台电、盛大、文房、翰林、纽曼、易博士、爱国者、OPPO、华为、联想等40多个品牌竞相涉足电子书产业,如果再加上广东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总数可达上百家。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单一国家市场。据统计,2009年我国电子书出货量达382万台,2010年上半年出货量占全球总量超两成,仅次于美国,全年预计可达910万台。但由于缺乏产品硬件及内容格式等相关标准的规范,市场上出现了产品良莠不齐、标准混乱的局面。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整顿中国电子书产业无序发展的风暴席卷而来。2010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该意见称,将对从事电子书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分类审批和管理;并将加快研究制订电子书格式、质量、平台、版权等方面的行业及国家标准等,电子书市场将实行准入制。1个月后,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对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颁布“电子书业务资质名单”。
在电子书业务资质颁布的同时,也令从业者不得不担心电子书行业洗牌的到来。在此之前,电子书行业存在发展过热、一哄而上的情况,使得整个产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相关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得企业可以自我规范,维持行业秩序。
日益提升的准入门槛,无疑将那些不具备资质的厂商特别是中小厂商淘汰出局。有专家表示,“被标准”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标准改动的成本压力:例如一本书改动格式,需3人/天,普通厂商书城如果有10万本书,就需要30万人/天的工时,大概需要1个亿的资金,这还不算其他方面标准的改动,仅是内容、文本方面的,因此一些小厂商会直接被淘汰。不过对于汉王等获取电子书资质的企业而言,也并非一劳永逸,版权、内容以及功能单一等问题,仍然是这些电子书巨头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内容掣肘
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容支持,再好的电子阅读终端也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不少从业者喜欢乐意把电子书终端和内容形容为“刀架”和“刀片”的关系。对与厂家来说,“刀架”只是一次性售卖,而不断更新“刀片”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润。电子书鼻祖Kindle正是采用了这种商业模式,一方面出售电子阅读终端Kindle,一方面通过亚马逊网站销售电子书内容获利。电子书的售价尽管较纸质书低廉,但高销售量带来的利润却远远超越纸质书。
但是,中国的环境有其特殊性。有相关分析指出,国内移动阅读的人群虽然用户量大,但通常是以新闻资讯、手机报等免费“浅阅读”为主,电子书这种收费性“深阅读”用户培养尚需时日。
与此同时,内容资源的严重不足、版权监管不完善,也使得众多电子书厂商由终端销售向平台转型的中国电子书商业模式面临新的瓶颈。
汉王科技在去年就曾遭遇过一次严重的版权纠纷。去年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公司侵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著作权一案开庭审理,原告索赔经济损失总计400余万元。
目前此案仍在僵持之中。不过此前汉王董事长刘迎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之所以找国学网授权,是因为中华书局没有《二十四史》等书的数字化版本。他向媒体坦言,很多以前出版的书籍不容易判定版权,这是汉王书城目前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汉王要总结教训,不仅要看合作伙伴的内容,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和作家签订版权协议,没有就不能进行合作。
早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理想,书(下载)卖不上价,有相当部分甚至不花钱就能下载。由于担心数字版权的出售会冲击既有纸质图书的销售,部分传统出版社对于数字图书出版还持观望态度。
对于拥有近700亿字原创文学内容的盛大而言,想要成功复制Kindle同样有着不小的难度。盛大希望通过云中书城构建电子书的内容平台,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盛大的版权采购力度不够。目前盛大网站中有300万部正版书,其中原创网络文学占据主导。在畅销读物方面,盛大文学每年大概有一千万的资金用于采购。但由于畅销读物版权较高,一千万的采购力度补给不了太多的畅销读物。
大大小小的电子书厂商不得不面临共同的窘境,而在上游E-ink屏幕仍处垄断,终端利润逐渐摊薄,用户付费模式仍未成型导致内容平台运营成本加大的情况下,电子书还能坚持走多久,相信市场将在不久后给出答案。
产业链混战
中国的电子书产业是一个以技术、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锡培曾向媒体道出国内电子书产业的症结所在:“中国的数字出版和国外发展的轨迹不一样,外国是传统出版行业占据主导位置,中国则是传统出版处在被动状态,占据主动优势的是技术运营商,如汉王、方正、中国移动等等,这些技术运营商利用他们自身的技术渠道优势,不断开拓市场。但是,他们又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每家出台不同的格式标准、推行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而且总想通吃产业链,不但做电子书设备,同时也涉足电子书内容资源,总体说来,中国的电子书产业比较混乱。”
目前,中国的电子书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链没有打通,各个环节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对接。例如,出版商等内容方在数字版权上的收益,主要来自数字版权分期买断或与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十分有限的收益分成,市场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此前,北京读客图书公司某负责人也曾爆出,畅销小说《藏地密码》被“数字出版”后,两年收入为零。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也表示,中国电子书市场存在有的作者和出版社对数字版权索要过高收益的情况,“我们在买内容,买非排他性的使用权利是买得很艰难的。”
陈昕指出,电子书行业迫切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其中,建造图书数字转档平台是首要任务,第二是建造数字出版版权认证和保护平台,第三建造网络数字图书集成和交易平台,第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事实上,解决电子书定价和分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定多方共赢的游戏规则。国内的分成透明度不够,电子书监管效率太低……诸多伤害产业链一方或多方利益的陈规如果不作出改变,损害的将是电子书市场本身。
下一个上网本
iPad的出世无疑打乱了电子书的阵脚。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完全具有替代电子书的可能:平板电脑不仅涵盖电子书的图文阅读功能,其丰富音视频等多种应用更适合民众对移动终端便携性的需求。相比之下,功能单一的电子书来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和空间,成为各界激辩的话题。
“电子书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其寿命不超过3-5年。”悲观的论调为争议不断的电子书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电子书的产品定位和单一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当用户用一台智能手机甚至平板电脑的价格去购买一款售价不菲的电子书的时候,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一个阅读文字的屏幕而已。整个终端都在朝向多功能或多应用的趋势发展,这正是当前电子书市场的失败因素所在。
相形之下,iPad仅仅80天就卖掉300万台的火爆销量,逼得电子书厂商不得不改变既定策略。为了应对iPad的冲击,电子书的几大巨头——亚马逊Kindle、索尼Reader、巴诺的Nook集体开始了降幅达20%以上的降价。与此同时,Kindle还大幅提升与内容供应商的分成比例,希望加强内容方面的竞争力以缓解iPad的冲击。
就连稳坐国内的电子书头把交椅的汉王,也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平板电脑产品,这显然是在应对苹果iPad冲击。早在2010年10月份,汉王科技就曾在2010年三季报中预告称,全年净利将同比增加30%-50%。对于最终的净利缩水,汉王科技坦陈是去年四季度电纸书产业受到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冲击,导致公司电纸书产品的毛利率下降。
在全球范围内,盲目混战的电子书已经令不少企业停止了进军的步伐。美国最大连锁书店—邦诺书店因转战电子书市场使公司亏损,在投资人的压力之下考虑出售公司;三星公司基于硬件成本因素考虑,宣布决定退出电子纸业务;宏、华硕以及美国优派等,开始重新评估电子书的新路线及进入时机。
电子书似乎正在重走上网本衰败的老路。相似的背景,相似的产业竞逐者,相似的竞争局面。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并融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墨水屏、超大容量、超长待机等等“强大”功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