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型酒:中华大地上浓香王者的标准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泸型酒,中华大地,浓香,标准
  • 发布时间:2011-03-23 09:34
  早在明清时期,泸州老窖大曲便因日益发展的生产力和交通而得到繁荣发展,清代诗人张问陶曾赋诗曰:“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民国初年,泸州老窖开始走向世界——1915年,温永盛酿酒作坊生产的“三百年大曲酒”(今泸州老窖特曲)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泸州老窖也从此誉满海内外。

  抗战期间,伴随国民政府内迁,四川人口激增,商业繁荣,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泸州酒业的发展,泸州老窖浓香型酒质更加趋于完善和稳定。1952年,在国家首届白酒评比会上,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泸型酒”摘得浓香型王者的桂冠。随后的1959年,依照泸州老窖的各项指标制定的中国浓香型白酒行业首本酿造工艺书——《泸州老窖大曲酒》出版,印证了泸州老窖在中国白酒行业中“浓香鼻祖”的地位。中国白酒泰斗秦含章先生曾经赞曰:“泸州老窖代表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最高水平!”

  碎坛饮誉旧金山民国酒城中的浓香传奇

  1911年,腐朽的满清帝国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下消亡。1912年元旦,革命领袖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为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民国改元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泸州老窖的酿造工艺日渐成熟并定型,浓香四溢的泸型酒酒质也在这一时期得以提高并开始走向世界:1915年,温永盛酿酒作坊生产的“三百年大曲酒”(今泸州老窖特曲),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以其“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特点,从来自全世界31个国家共20万展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创造了泸州老窖香飘五洲的佳话。

  时至今日,从那枚躺在泸州老窖博物馆里的金质奖章上,依稀可见载誉归来时泸州城内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的热闹景象。作为我国浓香型白酒最早获得的国际性金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见证了泸州老窖“浓香正宗,香飘五洲”的传奇,因而四川民间有诗曰:“碎坛饮誉旧金山,泸州老窖天下传”。

  1912年2月,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在满清王朝的覆灭中结束,3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进入军阀统治时期。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反袁复辟的斗争——护国运动。此时,一名深受中山思想浸润、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随蔡锷将军由滇入川,与泸州酒乡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6年初,时任蔡锷军中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的朱德随蔡锷将军护国讨袁,因军务在身,不能与家人团聚,除夕之夜,他百感交集,遂赋诗慰藉:“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之后,“酒城”大名由此而生。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这一时期的泸州酒业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在生产规模上有所扩大,各作坊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酿造工艺和酒质上不断改进,产量也有所提高。据史料记载:1936年,泸州曲酒年产量已经达到800吨,举国罕见……

  伪满洲国的建立无法满足日本帝国的狼子野心,伴随卢沟桥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其势迅猛,直逼南京。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四川由此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在军事上进攻中国外,还在经济上向国民政府据守的大后方发动攻势:通过诱使将大后方的军需民用物资走私到沦陷区、倾销日货等手段大量取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并全面封锁断绝国际援华,使抗日政权在金融上崩溃。为避免工业尽陷敌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把重要的工厂迁入内地,进一步控制金融以应战时之需。除了迁入大后方的工厂之外,四川本土的民间工厂也为国民政府大后方的民用军需提供了有力保障,泸州老窖民间作坊群便是其中之一。

  抗战时期,泸州是国民政府大后方重要的战略物资转运码头,由于人口激增,商业繁荣,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泸州曲酒的生产,为满足大后方的民用军需,发展地方经济,各级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帮助提高泸州曲酒生产水平,扩大生产规模。这一时期,泸州酒业得到了巨大发展,酿酒作坊和酒窖年年递增,遍布城郊各地,纵横数十里,并出现温永盛、天成生、协泰祥、春和荣等36家作坊昼夜生产窖酒的壮观场面,最高年产量达1800吨,居全中国之首,泸州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酒城……

  如今,在泸州老窖的浓浓酒香里,仍然可以品到泸州人民以酒报国、团结御侮的真实身影,这段特殊历史下造就的尚酒精神,也因此成为了泸州老窖中最浓郁的酒文化。

  历经战火的华夏大地在饱经沧桑后苏醒。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泸州老窖也开始了千百历史的美好延续。

  1952年,新中国举行了首届全国评酒会。会上,泸州老窖酒凭借其清冽醇馥、甘醇浓香的特质,与茅台酒、汾酒、西凤酒并称中国白酒类四大名酒。由于各类白酒风格迥异,评酒专家们在进行理化分析、感官品评的同时,又根据白酒的各类香型,将它们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等,泸州老窖大曲酒,正是以它醇香浓郁、饮后尤香的品质被誉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随后,泸州老窖酒金牌不倒,成为唯一蝉联五届“国家名酒”称号的浓香型产品,奠定了“浓香正宗”的崇高地位。

  1956年至1958年间,国家轻工业部决定从科学规范上着手整理、总结推广泸州老窖酒这个古老民族遗产的传统工艺,并着力制定具有法律意义的白酒行业和卫生标准。随后,由四川省酒类专卖局和糖酒研究室(现四川省发酵研究所)派出的酿酒专家陈茂春、熊子书等人,通过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1573国宝窖池群的细致考察,科学地制定出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行业标准。1959年酿酒专家们将考察材料整理成册,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方法的第一本工艺书《泸州老窖大曲酒》。

  1963年4月,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回到阔别多年的泸州,他踏着当年革命的路途,将对酒城泸州和老窖曲酒的追忆之情化作诗赋:“待到新秋气爽时,重入怡园诗酒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