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山大玉海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渎山大玉海,高贵,忽必烈
  • 发布时间:2011-03-23 09:36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承光殿前,一件传奇的珍宝已经被默默放置在这里数百年了,它虽饱经历史的风霜,却依然隐含霸气,它曾经见证过忽必烈帐前的千军万马,也曾经引得乾隆皇帝用千金为它赎身,它就是被誉为国宝的“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又名“大玉瓮”或“酒海”,由一整块黑质白章的椭圆形南阳独山大玉石精雕而成。器高0.7米,口径1.35~1.82米,空膛深0.55米,最大周长4.93米,约有3500公斤重。大玉海的制作遵循了“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艺”的传统琢玉技巧,玉瓮内部掏空,体外周身根据玉色的黑白变化来勾勒雕刻出波涛汹涌、旋卷澎湃的大海图案。而在“汹涌”的海浪起伏间,还以浮雕技艺凸刻出正在戏海的龙、鹿、猪、马、犀、螺等动物造型,其抖擞的神采,恍如神兽出海,让靠近大玉海的人仿佛都能听到海中神兽的啸声。

  拥有如此神貌的渎山大玉海,出身自然极其高贵。据考证,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为了彰显国威和犒赏帐下英雄,令数百名皇家工匠耗时5年,于公元1265年制成了这件万众瞩目的“渎山大玉海”,它被放置在元大都万岁山最高处的广寒殿,主要功用就是当做酒瓮,盛放皇家的美酒。如此硕大的酒瓮用起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呢?意大利的旅行家鄂多立克为后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宫中央有一大瓮,它的价值超过四座大城。瓮里的酒是从宫廷用管子输送进去的,瓮旁有很多金酒杯,随意饮用……魔术师居然可以让盛满美酒的金杯飞过空中,送到愿喝者的嘴边。这样神奇的事,没有亲眼看见的人都会难以相信……”

  不幸的是,明万历七年,广寒殿失火,渎山大玉海在这场大火中神秘消失了,直到清代,人们才发现它竟然流落到西华门外的真武庙内,做了道士们的腌菜缸。1745年,乾隆皇帝终于用千金将渎山大玉海赎回,将它迁至今天的北海团城,并建亭为它遮挡风雨。

  虽然大玉海得以珍存,但它的原配石座却是命运不济。不知是何原因,当年乾隆皇帝仅将大玉海赎回,而石座却依然弃在真武庙内。于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渎山大玉海的石座,其实是乾隆皇帝命人重新雕成的,而那件原配石座,则被辗转收藏在今天的法源寺内,石座上无奈放置了一尊由后人仿制的渎山大玉海,以表纪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