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姓

  作为姓氏,“芈”姓颇为罕见,而且这个字本身也是十分生僻。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芈”是一个古老的象声字,表示羊叫的声音,读音为“mǐ”,古音读作“miē”。

  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芈姓还没进入前2000位,在中国台湾省也仅列第1384位,但芈姓人完全不必因此而烦恼,反倒应当倍感优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芈”是一个极其特别、古老的姓氏,如今常见的许多姓氏都由芈姓衍生而来,如楚、熊、尹、贺等143个单姓,以及叔敖、王孙等112个复姓。不仅如此,芈姓还承载着一个古国曾经的兴盛与没落,那就是神秘的荆楚之国。

  相传在夏、商战乱交替之际,华夏各族分崩离析,其中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祝融氏族就离开了中原故土,辗转来到汉水流域的丹淅、荆山一带,与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杂居通婚。祝融氏的后代里有个名叫陆终的人,娶了一位鬼方部族女子为妻,据说该女怀胎11年而不分娩,人们不得已,便剖腹从其左右肋中各取出三子,其中第六子名为季连。

  有关季连的姓氏,历史学家曾大费周章。他们根据《后汉书?西羌传》中“(祝融氏)征西戎鬼方”的描述,以及商代甲骨文献《新获卜辞》中对祝融氏“伐芈”的记载,推断“芈”即指鬼方,而当时社会又保留着母系氏族的遗风,于是季连便随母姓成为芈季连,他不但是芈姓见于史籍的始祖,更是楚人的祖先。

  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国崛起江湖,芈姓也一度兴盛发展成为楚国的国姓,并作为“荆楚十八姓”之祖,繁衍出了伍、屈、项、钟等后来的姓氏。在楚国国君世系名单上,除了西楚霸王项羽外,其余所有的国君都姓芈,就连吟“离骚”赋“楚辞”的屈原本名也唤作芈平,字原

  至于现在为何不称芈原而称屈原,则需考究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初的姓与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继承于母,后者继承于父,夏商周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屈原为芈姓屈氏,故为屈原。

  由于楚国自古大致以南方为中心盘踞发展,所以今天的芈姓人也多见于南方的江苏、云南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此外,在我国北方的安徽、青海、河南也有少量因迁徙而遗留至今的芈姓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