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股市运行的思考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货币政策,股市运行,调整
  • 发布时间:2011-06-25 14:21
  央行货币政策考虑的主要目标

  根据经典教科书的解释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要同时满足四项目标的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国都以其中一项作为主要目标。而在国内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是第一目标,之后是考虑通胀的问题,再次是考虑就业的问题,最后才会轮到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从1985年以来的数据也表明,我们货币的投放更多的目的是拉动经济的需要。当然在某些年份也刺激了CPI的上涨,不过这个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副产品。

  当前货币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场上一直有种声音说央行的货币政策要放松。但是我们看到了四个月过去了,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很多人认为自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困难,甚至导致大量企业倒闭。但我们看到的数字都是一个笼统的描述,事实上并无确切的数字表明当今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超过了2008年。

  从银行的资金供应量来看,总额依然是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造成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紧张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本来不该上的项目或者不该大上的项目占用了其他地方的资金。

  在当前通胀依然维持在高位,并且有可能再度创新高的局面了,期望央行短期放松货币政策显然是大现实的。但在第一部分我们也提到央行的货币政策短期内首要考虑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如果二季度经济回落的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有可能趋于观望期,但短期内出现放松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小。

  股市运行的核心驱动原因

  股市运行的核心驱动力到底是什么?从国外市场来看,股市的上涨应该是来源于新经济模式或者新技术推动企业盈利的增长。但具体到我们的股市,好像这样的判断并不符合运行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筹码的供需关系可能才是决定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当然影响股价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政策的导向,企业盈利的增长,对未来预期的变化等等。

  持股成本的均衡过程仍将持续

  自2005年资本市场开始股改以来,原先不能流通的大小非纷纷转变为大小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小限又逐步解除了限制变成可以自由流通的股份。但这个过程就产生了一个很新的问题,那就是持股成本不均衡的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截止到目前2011年大宗交易减持量基本和2009年持平。虽然并不能把大宗交易和原始股东(包括大小非、大小限、高管持股等原先不流通的股份的持有人,下同)的减持划一个等号,但原始股东的减持大多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来完成的。从这个方面来判断,我们依然可以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做一个简单的趋势性预测,这对指导相关的投资可能亦会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

  一般来说原始股东的持股成本大大低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当所有的股份开始自由平等的流通之后,根据均衡理论双方的持股成本有趋近的可能性。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原始股东通过不断地减持从而压低了二级市场的股价,造成新入场的投资者持股成本的下降。经过再一轮的筹码交换,达到市场平均持股的新的均衡。这个将是制约资本市场上行高度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个理论的延伸,六月份我们的投资策略是“曲折的寻底之旅”,并指出月底创新低之后出现反弹,之后再度回落创新低。

  湘财证券 徐广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