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你的劳动生产率!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关注,劳动生产率,企业,员工
  • 发布时间:2011-07-01 17:00
  不要一味地死盯着成本

  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利润正在不断被侵蚀!

  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上涨,原材料等各种物料成本也以每年10%?30%的速度上涨,但每个工人的利润产出增长率平均每年只有2.07%;而物流成本,在中国占整个GDP的20%,美国却只有9%。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的竞争;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劳动仲裁事件、诉讼甚至是罢工事件也在不断增加。面对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企业通过涨价转嫁给最终客户的短期可能性却非常有限。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赢利能力,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从短期来看,除了以下几个途径外,制造商们似乎别无选择:第一,将工厂迁至成本更低的国家,或者中国境内成本更低的地区。事实上,这种搬迁成本不低,而且很耗时,并非更好的选择。对外资工厂而言,中国在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拥有很多优势。第二,提高销售额。它实现的一个直接方式,就是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这显然十分困难。第三个途径,就是让现有员工尽可能多地加班以提高产出。这是中国企业更愿意采取的短期措施,但是最近的调查也显示,50%的工厂发现,在大量采用加班措施后企业反而丧失盈利,60%以上的企业生产率反而在下降。

  实质上,企业家应该把对成本的关注转向对劳动生产率的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让企业变得更加高效。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当前最现实、最能在短时期内产生效益的唯一选择。

  挑战在于,当前中国企业的效率的确很低,大约是美国企业的三分之一。要让企业变得高效,在设备方面,意味着投资自动化技术以及改进流程,譬如可以借助精益、六西格玛等进行持续的改进。提高人的效率方面,则意味着整体劳动效能的提升,具体做法是:

  关注员工的可用性、绩效和质量。目前多数企业只能通过打卡等方式,知道员工什么时候上下班。但员工做了哪些任务,企业的衡量方式有限。要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了解员工的活动和任务的细节,知道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发生了什么。此外,还要关注绩效和产品质量,也就是关注每位员工的实际产出,以及生产出的合格品与产出之间的比例。管理者不仅要站在企业全局分析,也需要分析每个工厂 ,每条生产线,成本中心甚至是每个员工的劳动效能;分析挖掘效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真正提高生产率的机会。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劳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将员工活动与成本中心实时对应,分析整体劳动效能,识别瓶颈和浪费,从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激励体制。许多制造企业仍然是仅仅按工时或者按件支付工资。员工最关心的是他能得到多少报酬,他们在乎的只是生产速度,根本不在乎企业的利润。这类企业必须从公司层面采取激励性的措施,譬如分红-员工在某方面做得好,就可以得到奖励;再譬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生产效率。

  David Mitchell KRONOS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