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菲特午餐一开拍就上了200万美元。国人自知银子伤不起,索性自搞巴菲特聚会。6月的一个周末,我受圈内好友邀请,参加了一个巴菲特主题聚会。
聚会地在浦东一个锦江之星一楼的会议室。简单狭长的走廊,仿佛让我重回学校教室的感觉。一进门,就发现大约30个人围坐成两圈,里一圈外一圈。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寻找最伟大的公司”,每个人桌上放了一本赠送的书———马丁·弗里德森的《财务报表分析》。
我环顾了一下,嘉宾多是私募,而且称得上是国内巴菲特研究与实战的顶级配置。东方港湾但斌———这哥们以《时间的玫瑰》闻名,在私募中数人气极高,微博粉丝稳固在6位数以上。崔军,2010年非阳光私募组冠军,业绩287%,他近期收购了陕西创赢投资,发了自己第一个阳光化产品。姜韧,文化产业基金经理。刘建位,中国著名巴菲特研究专家。主办方陈理是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创始人,如今是上海实力资产的首席投资官,搞了个合伙制私募,致力于TOT产品。主持人周贵银当前身份是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此前也是一个私募。
会议在一种虔诚学习巴菲特的气氛下进行。但斌不失文学青年味道地侃侃而谈,他很快抛出一句话引发台下喝彩:“思考时应比宏观更宏观,比微观更微观。”崔军说了自己的几个成功案例。陈理谈了自己新思考,他拿出iPad,读着外媒报道中的“巴菲特与查理最近对科技股很着迷”。他称,巴菲特自投资比亚迪之后有了新突破。原先,巴菲特主要是“护城河”理论,如今,巴菲特理论有了新的补充,可称之为“原点分析”,这是企业分析的最基本逻辑,比如分析企业目的、企业文化、行业本质等,陈理还把如今一些知名企业划分为四个流派,比如联想属于高瞻远瞩派……
没想这时候,刘建位拍案而起说,你怎么能凭一个比亚迪就说巴菲特改变思路了呢,这个股票是芒格的杰作,可口可乐才是巴菲特的杰作,你看看投资比例就知道了。
这时,我禁不住问,可口可乐分红率近10年回报率并不高,为何巴菲特还要持有呢?但斌嘿嘿一笑,说他们去奥马哈也问了这个问题。这只能从买进的价位来分析了,不管怎样,巴菲特买的时候价格还是十分低廉的。刘建位说,国内媒体总爱断章取义,只报道巴菲特关注科技股,其实巴菲特还有一句话,“但我的岁数大了,我还是只买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股。”
后来,话题基本都在围绕哪个才是真正的巴菲特行为争论不休,每个嘉宾都仿佛不是投资者而是鉴定家,下面的听众也乱作一团,姜韧没说几句就撤离了现场。
只可惜,讨论来讨论去,没有任何答案,巴菲特价值投资形象越讨论反而越模糊。
我想,这也难免。如今全球几大经济体都在转型,新旧交替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为剧烈,已是80多高龄的巴菲特只需要坚守自己的过去。虽然价值投资的核心可能是持久的真理,但顺势而为的革新在所难免。巴迷无法找到内心的答案,可能巴菲特自己也不知道。
会议进行到三个小时的时候终于切入正题,自己心目中的伟大企业是什么?
但斌说,贵州茅台。陈理说,招商银行。刘建位说,苏宁电器。崔军说,不好说。
后来,主持人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们说的企业确实很好,但当前价格很高,怎么办?大家停顿了大约半分钟。我能感觉到现场的窘迫。在主持人的逼问下,嘉宾的回答基本就是看未来。但斌还算淡定。他说,总会有调整的时候,2008年不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幸运的是,每谈到一个企业,比如平安集团,下面就有听众说,嘿,我就是这个公司的,我来谈谈。这时,我才发现,这个巴菲特主题聚会的成员,基本都在30岁以上,都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会议结束后,周贵银开着自己的SUV送了我一程,说,这个巴菲特聚会的参会人数严格控制,筛选条件可谓是“非常残忍”。
我耸耸肩,国内这样一群精挑细选的巴菲特追随者也只能出现这样一个结果。我问他,你为何不做私募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怎么都找不到信仰。我们可能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期。”周贵银如此回答。
“我能理解。”我点点头,随即与他挥挥手,说了再见。
仇晓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