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的“以礼治国”思想及实施举措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语,儒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1-04 17:44
以礼治国修身者国必兴
先秦儒家所强调的“礼”,是统治集团根据社会需要特别是统治需要而创制的典章制度及其行为规范。一国有一国之礼,一代有一代之礼。“礼”,包括“礼”和“仪”两个方面。“礼”是内容,即“典”、“宪”制度和法规,以及治国方略和政策;“仪”是形式,即循“典”遵“宪”、遵纪守常的实际行动。“礼”是本质,“仪”是表象。在我国古代,“礼”是治国安民的行为准则,它要求统治者以礼治国,要求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到以礼修身。《国语》就是根据以礼治国、以礼修身这一主导思想,以战略的眼光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通过王朝兴衰、邦国成败的史实,用善言嘉语警世劝人的。
《国语》告诉后人:西周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统治者不能以礼治国、以礼修身,以致整个国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不可收拾。
周穆王炫耀武力,违背德礼,讨伐犬戎,丧失了威信,丧失了人心,也丧失了国力。周王朝因此由盛转衰。
周厉王专横暴虐,与民争利,贪得无厌,重用坏人,排斥贤者,最终,官逼民反,“国人”暴动,将厉王流放荒蛮,客死异乡。
周宣王号称“中兴之主”,不循礼法,不量国力,好大喜功,随心所欲,结果有负众望,诸侯离心,最终“中兴”成为笑柄,国势一蹶不振。
周幽王,“迷乱弃德”,用“谗谄巧从之人”,“弃聘后而立内妾”,即玩忽礼制,重用佞臣,宠幸褒姒,废长立幼,戏弄诸侯。最终搞得天怒人怨,在他亲手导演的动乱中命丧黄泉,西周从此灭亡。
与昏君相反,有为的明主皆深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恪守以礼治国、以礼修身的准则和规范,成就了王霸之业。
如“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能够听从管仲的意见,以礼治国,“隐武事,行文道,帅(率)诸侯而朝天子”,“亲邻国”、“安四邻”,教“民皆勉为善。”其结果,“四邻大亲”、“甲兵大足”,国泰民丰,既得到国内民众的拥护,又得到诸侯的拥护,确立了霸主地位。
而晋文公之所以崛起称霸,也在于他能以礼治国、修身和育民,尊重贤臣。他认为:“德义”是“生民之本”,管理国家要“推贤”、“广德”、“不忘百姓”。晋文公推行“弃责薄敛”、“匡困资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等一系列利民政策,深得民心,国势益强。晋国的霸业之所以能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衰,就在于文公以后的几代国君均能坚持以礼治国原则、安内亲邻的缘故。
《国语》之“对语”、“论语”、“谏语”、“教语”,为人们揭了一条规律,即:凡是以礼治国、以礼修身者,往往国必兴、身必荣;反之,不能以礼治国和修身者,往往会国亡、身辱。
将“以礼治国”思想落到实处
君主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得以礼治国、以礼修身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产生良好社会效果呢?归纳当时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的探索,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条:
一是必须先从上层抓起,真正做到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周语·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中,记载了周王卿士刘康公“对”周定王的一段话,提出了“为臣必臣,为君必君”的重要思想。刘康公认为:为臣的必须遵守臣道,为君的必须恪守君德。“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就是说,宽厚、整肃、周遍、惠爱,是君德;忠敬、勤恪、谦恭、俭约,是臣道。作为君主,宽厚用来保护基业,整肃用来救时济世,周遍用来施行教化,惠爱用来和协民众。基业得到保护,就必然巩固;按时行动,匡救世务,事业就能成功;教化实行,周流普遍,民众就普遍受到教育;惠爱用以和协民众,就国泰民丰。如果基业巩固而事业成功,教化普遍而民众富足,就可以长久地取得人民的拥护,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对于臣子来说,忠诚用来承受君命,勤恪用来守护基业,谦恭用来处理事务,俭约用来保证财用充足。用忠诚来承受君命就不违礼;用勤恪来守护基业就不懈怠;用谦恭来处理事务就远离死罪;用俭约来保证财用充足就远离忧愁。“若承命不违,守业不懈,宽于死而远于忧”,君臣上下就可以没有矛盾了。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胜任呢?君主行事通行无阻,臣下受事能胜其任,国家也就能长治久安了。这段“对语”从“国”、“家”、“身”三个方面纵论成败得失之利害,其言之切切,其情之悠悠,言语贴切道理深,沁人心脾,使人受益匪浅。
二是实施“长众使民之道”,体察民情,顺乎民意,赢得民心。《周语·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一文中,有段周内史过高论统治者“长众使民之道”的精彩道白。他认为“长众使民,不可不慎也。”就是说,作为民众的君长,使役民众的人,是不可不慎重的。民众最关心的大事,必须让民众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在从事经营大事时,必须屏除个人的一切私心杂念,归于心地纯洁,态度端正,以团结、施惠于民众。要将心比心地去治理民众,要用明确的准则来教育民众,要制定适合于民众而为民众所信赖的政令让民众奉行。消除内心的邪念,是精洁;将心比心,是忠恕;明确准则,是合礼;适于民众为民众所信赖,是诚信。作为民众的君长,在使役民众时,内心不精洁就不能团结民众;不实行忠恕之道就不能施政立事;不符合礼义制度就会遭致非议;不讲求信用就会为社会所不容。“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作为民众的君长,如果“弃其信”、“弃其礼”、“弃其忠”、“弃其精”,“四者皆弃”,那么其命运不是亡国,就是绝后。丧尽天良必然丧尽民心,丧尽民心必然速即灭亡。这就是苍天有眼,历史无情。历史舞台上的政治丑角,其个人政治生涯往往是以喧闹的喜剧开场,而以凄凉的悲剧谢幕。
三是君主必须时时做到“忠、信、仁、义”,“四者不失”。《国语·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一文,是周朝政治家内史兴论证晋文公必成霸业的“进言”。他对周襄王说:晋国国君一定会称霸于诸侯。因为他们迎接王命态度恭敬,举行仪式符合礼制。尊敬王命,是顺于礼义之道;礼义如仪,是懂得道德的准则。晋国用规范的道德标准来引导诸侯,诸侯一定归服。“礼”,本来就是用来规范和衡量“忠”、“信”、“仁”、“义”的。“忠”可以用来公正;“仁”可以用来施恩;“信”可以用来守约;“义”可以用来节度。有了忠,利益的分配上就能公平;有了仁,施恩就能得到回报;有了信,守约就能牢固;有了义,节制就能适度。分配公平就没有怨恨;行恩有报就会加深情感;守约牢固就不会尔虞我诈;节制适度就不会离心离德。如果国君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他的事业就能成功。晋君表里相应,这是忠的表现;恭上敬长,这是仁的表现;循宪遵礼,这是信的表现;不失规章,这是义的表现。人们一踏入晋的国境,就会看到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都讲究忠、信、仁、义。这是创王霸之业的预兆,朝廷应该好好对待他们。周襄王听从了内史兴的话,善待晋君,终得善报。
文/吴星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