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管理盲区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管理
  • 发布时间:2012-01-04 17:53
  很多时候,管理者不当的行为会阻碍他们取得成功,也会破坏团队和组织的凝聚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需要学习如何发现并避免陷入这些管理盲区。

  不能否认,每个人都存在盲区。这些盲区是在别人眼中显而易见,而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会造成可怕而无法估量的后果,它们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能力,限制认识的广度,在组织内外树立敌人,更会有损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业绩。在平时,管理上的盲区只是令人烦恼和沮丧,而在困境中,这些盲区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却是致命的。

  诚然,没有人可以避免这些盲区。但是,管理者的行为却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必须在重大转变当中担当领航者,而且每天还要在重重压力之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此外,很多管理者深信不疑的是:“我应该知道所有答案,我应该知道如何去做,我应该有能力独自应对这些挑战”。对于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做得正确比做得有效更有说服力。在一般情况下,下属们都是在沉默中忍受老板的缺点。只有那些最自信的管理者才愿意让身边的人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奖励这些人的诚实。

  独自行事

  【症状】:拒绝帮助,脱离他人,对压力和焦虑闭口不谈,在决策当中一意孤行,置他人的建议于不顾。

  在笔者的经验中,“独自行事”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盲区。对于那些独立且想要给人强势印象的管理者来说,它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有意独自承担工作和生活中的重担,不经意间将他人如同事、朋友,甚至家人拒之门外的话,你就可能已经陷入这个盲区了。

  这个盲区的表现包括:拒绝他人的支持,拒绝向他人寻求帮助,对自己的压力和焦虑闭口不谈,在团队当中孤立自我或脱离团队,在思考问题和进行决策时一意孤行,不考虑他人意见。总之,你拒绝了所有的外部帮助。

  你可能会觉得“独立”是证明实力最好的表现方

  式。但实际上,你的表现会让他人觉得沮丧、气愤和不被看重。下属们会觉得你失去做事的方向和目的,这样做并不会使你的团队强大,相反,你拒绝分担责任、共享信息和决策的行为还会削弱团队实力。结果是你的下属失去了他们的热情,你也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漠视影响

  【症状】:忽视给他人造成的消极影响,对文化差异视而不见,期望他人做出同你一样的反应,批评和贬低他人,把负面反应归咎于他人。

  在过去30年的工作经验中,笔者经常碰到的盲区之二,就是管理者容易忽视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即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难以洞察他人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从不让自己过多地受到他人想法的困扰。当你的职位逐渐升高,这种盲区带来的危害也会随之加大。如果你不断地制造一些连你自己都看不见的障碍,那么你的团队可能别无选择,只能离你而去。

  如果你存在这种管理盲区,既便你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行为却常常是无效的,问题就在于,他人评判你的标准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意图。

  当你忽略他人的感受时,人们就会失去对你的信任。在工作中他们会和你保持距离,下属可能会默默地忍受你,其他同事则会疏远你,如果可以的话,你的老板最终会炒你的鱿鱼。要知道,顾及他人的感受并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这是对你周围人的动机、需要和贡献的一种关注,这在高效的管理机制中是至关重要的。

  言指隐晦

  【症状】:言辞软弱,表达无力,只触及表面问题,谈话空泛,缺少具体实例。

  一些管理者害怕他们会打开“潘多拉之盒”,招致消极和情绪化反应,使摩擦升级,或是让人际关系破裂。有些人会担心打官司,还有的人会用一些不太明显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如消极工作、对职责外的管理漏洞视而不见等等。

  如果这是你的表现之一,你可能将会面临一个僵局:你不指出的问题,永远不会得到解决。更糟糕的是,你的行为传递了一个信号:某些不良行为和表现在组织当中是可以忍受的。如果你对表现不好的人和得力助手基本上同等对待,就会让你的团队成员感到困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美差或是晋升,因为不曾有人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或表示过不满。他们只会认为没有得到管理者应有的重视,其他人也会认为你根本就不关心他们。

  想要改变就应做到:第一,坦诚地向别人征求意见。单是你自己的想法是不够的,这些行为再次出现的原因就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第二,为你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负责,不要再辩护说自己的本意是积极的。第三,在没有特定的情况下,一旦这种行为初露端倪,就让那些发现的人及时给予更正和提醒。最后,发现盲区,承认错误并及时制止。

  “我知道”姿态

  【症状】:“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想法古板,思维僵化,缺乏好奇心,对他人意见充耳不闻,置他人建议于不顾,同与你持不同见解的人争论,拒绝寻找替代方案和其他选择。

  如果有一个管理者整天以凡事“我知道”的姿态管理下属,他的下属很可能产生缺乏信任感、被忽视甚至是气愤的感觉。这种“我知道”的思维方式,将影响组织内部沟通的效果,抑制着新思想的产生,从而使改革与创新停滞不前。

  如果你可能带有“我知道”的姿态,你在工作中就很有可能失去重要的信息和下属们提供的很多好创意。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时常问问自己:“我疏漏了什么?还有什么我没注意到?我在阻碍新的可能性发生吗?”

  责怪他人

  【症状】:总有说不完的理由、借口或解释,对他人指指点点,把别人当敌人或反派,不是从帮助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批评和抱怨,置他人想法于不顾。

  经常责怪他人的管理者会被认为是卑鄙、小气又不合群的。如果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经常无缘无故地责怪他人和下属,这个组织很可能会被这种“坏习惯”逐渐分化,为了免受管理者的责难,为了避免触及高压线,他们会呆在自己认为的安全区域内,静观其变,不动声色。哪怕遇到了天大的事,他们也会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眼皮底下的工作。

  管理者不应该再责怪别人和下属没有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抱怨他们的效率有多低。更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哪些行为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或这段关系的破裂?公开承担责任,考虑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他人。

  轻易对待承诺

  【症状】:不做任何承诺,不保守承诺,不及时兑现承诺,总是借以开脱来逃避责任,不清楚地说“我承诺”或“我不承诺”,随意许下承诺,却无意履行承诺。

  无论大事小事,当别人不再相信你时,他们对你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还会降低对你的威信并模仿你的行为——这个危害对管理者来说将会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场噩梦,从此,工作氛围会变得黯淡无光,漫天都是轻易地承诺,结果却都无法兑现,组织成员彼此也不再信任。

  对自己承诺去做和没有承诺的事情,要以坦诚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你无法履行承诺,在兑现期之前就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你造成的影响负责,并问自己:“我愿意再做一个新的承诺吗?”

  诋毁他人

  【症状】:消极地评价他人,行动中透露出反对、失望,或事不关己的意味,背后议论他人,而非采取正面谈话态度,联合他人共同反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

  当你诋毁他人时,别人会认为你不诚实、虚伪与软弱。人们不再信任你,总是会怀疑你在背后也会说些他们的坏话。你的行为破坏了伙伴关系,你也无法施加改变或影响他人。要学会不给他人消极评价,一旦意识到你在暗中诋毁他人时,应立即叫停,并对因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要以一种支持性的口吻重申你要说的话,然后马上同与你有分歧的那个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缺少情感投入

  【症状】:依附一种决策一走到底,拒绝改变,不接受他人的支持,做事缺乏激情和热忱,不能全身心投入,只是敷衍了事。

  不透明的管理者会让人觉得虚伪、生疏和不实在。当你在情感上有所保留时,你就脱离了他人,他们也会有所察觉。你的这种行为会减慢或阻止团队进步,如果连管理者都不能全力以赴,下属们又何必在意呢?如果你不能全身心投入,就应该与他人沟通并分享你所遇到的问题瓶颈,而不是让你的行为替你说话。清楚和直接地要求合适的下属帮助你,这并不丢人。

  立场不坚定

  【症状】:在处理问题时头脑不清晰,没有方向感,决策时举棋不定,推翻已做好的决定,表达含糊不清,游移不定,缺少决策性行动,使团队陷入瘫痪状态。

  左右顾及、患得患失,或不愿采取决策性立场的管理者,人们会逐渐失去对他们的信心。当他人花时间揣测你真正的意图时,工作效率便随之降低。别再让下属揣摩你的意思,清楚地讲出你想要的和你意愿做的。任何时候管理都应该有坚定的立场,无论是做出决定之前还是之后。

  安于现状

  【症状】:不能预见和接受改变,保持现状或者只是做一些渐进式地改变,辩解为什么现在的状况好,拒绝在你的“安乐窝”以外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拒绝新思想,被动做出反应而不是主动接受。

  当一个管理者不要求事事出色时,其他人就会感到沮丧,并辞去职务,因为没有人想要当“千年老二”;人人都想要在获胜的团队里工作。当你的下属认定“这里不会有任何改变”时,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也就失去了他们的支持。探寻阻碍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你的现状真的有那么好吗?提升你的领导意识和效率,以身作则,这样才会鼓舞下属与你同舟共济。

  文/洛丽塔·马兰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