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境界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企业家,竹文化,福特
  • 发布时间:2012-01-05 09:39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那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竹之劲节与企业家精神境界颇为相似:修道弘德,取义明理,和谐治理,抱团发展。凡此种种,都在向我们展示一种企业家精神境界。

  心虚骨坚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未出土时便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竹子心虚骨坚,竿叶俱青,竿身挺拔,长势蓬勃,生命力极强,它心虚根底固,经霜不变色,坚节不挠物,竿直志不屈,具有不畏风寒强暴的品格和坚韧挺拔、高风亮节的精神。企业家在创业前期,最重要、最痛苦的是目标选择。在分析了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高瞻远瞩,把握机会,确定方向,为成功创业引领正确的航向。实践证明,那些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企业家,关键是有一个能让全体员工共同高擎的战略旗帜——企业使命。有了共同的愿景,员工才能学得用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当大家都认准一个正确方向,树立信念,高擎战旗,结合群力,不达目标,绝不罢休,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吗?

  企业家强烈的事业心可以影响、带动、感染其他人。事业可以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张瑞敏为什么能够从家电公司副经理的位子上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去当厂长?柳传志为什么能够从研究所所长领着几个人从头创业?就是他们都有一颗金不换银不换、最珍贵的松风竹节般的事业心。创业者脚踏实地,诚实苦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求真务实,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又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适者生存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以竹拟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凌云壮志,且风承四面,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潇洒自如。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时,有一句话后来被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所引用。他说,“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品种最优秀的种群,也不是智商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积极应对变化的种群”。这种生物衍变的规律也适用于企业,适用于创业者。在关乎企业的生存问题上,企业的“大”与“强”是相对的,适应则是绝对的。所以,要想生存,必先适应。好的东西固然美妙,但要适合自己才好。只有理性地分析市场形势,才能看准市场需求,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者生存的实例。

  20世纪50年代初,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横扫全球。为学习“规模经济”的真谛,全世界的企业家都朝圣般地汇集到美国底特律,再把这种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回自己的国家。当时丰田汽车的丰田英二也来到了底特律,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模式”不适用于日本。后来,丰田英二跟在生产制造方面富有才华的大野耐一创造了“精益生产模式”。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零库存”等,最早的思想都是源于丰田英二的“精益生产模式”。实际上,丰田汽车区别于其他汽车企业的,不是生产了什么汽车,而是生产汽车的方式。正是这种有所改变的“福特模式”,使丰田汽车行销全球。

  自我超越

  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它坦诚无私,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社会。“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春风一吹,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创业者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自我超越的企业家是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拓展才能、成就事业的人。自我超越精神,是一个过程,一种终身修炼,这样的企业家不仅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而且志向高远、以勤为径、持之以恒。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要有敬业精神,这是企业家的天职,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每个职场人士成长和成功的根本。要在其位、谋其教、尽其责、效其力、善其事。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决心,要给自己一股内在的压力,兢兢业业,为国为己,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社会、为人民创造福祉的事业中,才是一个标准的企业家风范。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企业家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吗?

  簇团而生

  竹林簇团生,志超欲登云,强劲拔节立,韧承八面风。竹子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有人为“为企业森林模式”叫好,我们许多企业是大树模式,一个企业家就是一颗大树,而且大树周边没有小树,甚至连小草都不长。企业家的命运就是企业的命运,大树一旦倒下,企业马上随之倒闭。而森林模式是大小树木一起成长,共同发展。其实竹林模式更加优越,簇团而生,茁壮成长。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大地雨后春笋,企业人才济济,许多中小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寒流,抱团取暖、和衷共济、根系发达、生生不息,这难道不是企业集群与团队合作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成就源于团队,团队成就自我,团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能量的源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孤雁飞咫尺,群雁翔万里。正如经济学家艾伯特·奥·赫希曼(AlbertOtto Hirschman)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要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被誉为“用人之神”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前总裁松下幸之助认为,愿不愿与人合作是一个人具不具备管理者基本素质的问题,而善不善于与人合作则是管理者的能力水平问题。如果你想领导一个企业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就需要一支高效的队伍做后盾。当然,合作不能靠命令来维持,人们在完成合作的任务时,如果仅仅是因为害怕,或者出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那么这种合作在很多地方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与顾客的普遍联系,与对手公平的竞争,企业才能得到永恒的发展。成功的合作应该是双赢,在合作中应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欲取先与”应该是合作的一大谋略。“欲致鱼者先通水,欲栖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林茂而鸟集。企业家与他人要做“合作的利己主义者”。然而,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企业之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有的甚至搞不正当竞争。在联系与合作中总想猛咬对方一口,甚至欺诈胁迫,这是十分危险的。经营者要以信为本,青山似信誉,绿水如财源,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只有源远才会流长。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这样的竞争与合作才会有情有义,地久天长。

  文/张国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