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给力有“三宝”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职场,农二代
  • 发布时间:2012-01-05 10:07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在校大学生。我的老家在辽西农村,20年前参加高考的唯一动力就是成为城里人,改变“农二代”的身份。走出校门两年后,即十八年前,我通过承包、租赁等借鸡下蛋的形式,开始了风雨叠加的创业。现在已成为年产值五六亿的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许多朋友都称我是“成功人士”。其实,成功是一种悖论。成功学没有学术贡献,因为没有人靠学习成功学而走向成功。如果把成功价值链做一个填空题,没有人能填上所有空格。就像乔布斯的苹果商标一样,每个人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或者缺了美貌,或者缺了背景,或者缺了机会,就连伟大的乔布斯也缺了健康。但渴望成功的人唯独不能缺了那个苹果核。苹果核是成长精神的发动机,只要你没被蛀空了苹果核,那苹果缺了一口又何妨?

  虽然没有就业圣经,但就业者是可以自我生发出精神成长的“吉祥三宝”。

  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恐怕学弟学妹们大多数和我一样,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就出身背景而言,我们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但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要当谁的家?我看,当家要当自己的家。不论是穷爸爸、富爸爸,还是“我爸是李刚”的爸爸。“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这是成人、做人的第一要义。毛泽东当年有句话说得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古人讲“自助者天助”。不要大学一毕业就想着去怎么管别人,而是要做自己的CEO。为什么说成功者

  是不能复制的,因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另类。比如乔布斯,是个私生子。他曾说过:“我所有愤怒的努力,都是向我母亲证明,她抛弃我是个错误!”这是乔布斯之所以成为“果农”乔布斯的原动力。当然,后来他有了更高的追求。人生就是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成为苹果总裁之后的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恐怕有些人不知道苏格拉底,他是和中国孔子一样的伟大而卓越的圣人的代名词。

  “生命在高处”,这是理想的境地,但现实却是严酷的。一个在校园内普普通通、到职场后又平平凡凡的大学生,想一下子实现自我超越,那只能说是“小家雀儿耍玩整个天空——悠着点吧”。我很喜欢古人发明的一个词汇——“笨重”,下笨功夫做的东西才有分量,才能承重,最后变成另一个词——“中流砥柱”。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亏损的国企工作,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艺员,一个“小家雀儿”,虽然我渴望广阔的天空,但我首先需解决生存问题,哪儿能抓到小虫子,哪儿可以垒窝,笨笨的、傻傻的练就能飞起来的翅膀。后来我成了企业老板,但我仍信奉——好市场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就要管理好自己。管什么?一管懂得感恩,二管自我学习,三管步步规划,四管自我激励。

  西方有个谚语:“上帝有两个住所,一个在天堂,另一个在感恩者的心中。”初入职场最该解决的心态问题就是感恩。感恩会让你减少抱怨,懂得礼节,谦虚为人,获得赞许。

  一个学生走入社会,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学习力!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求职者是要改变自己专业方向的。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会局限于某种技能,而是懂得学习之道,掌握更多的技能。乔布斯看起来是一个狂人,他的座右铭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从校门走出来,就要把课桌拉长到社会,做到持续地学习型成长,获得能力。什么叫“能力”:“能够”入乎其内,“力”在出乎其外。

  步步规划和自我激励是管理自己的核心要素。“假如你爱自己,那就设计自己吧!”真正的职场达人都是自己设计出来的,凡事有计划,不断激励自己做深化设计。初入职场,不要希求走什么捷径,搞什么弯道超越,我认为——捷径是最远的路。

  职场人生是个持久战。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写了一篇重要文章《论持久战》,蒋介石也拜读了,并号召国民党中那些主张“速战论”的人也读。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读了数遍,并总结出两句持久战的要诀传达到桂系国军中:“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这两句话也许对即将迈入职场的学弟学妹们是个启示。

  我们中辰钢构前身,即我创业初期的1996年产值才200万,而现在年产值已达六亿,不也是积小胜换来大胜的吗?过去我们在同行业中抢饭吃,现在成为行业领军企业,18年风雨叠加的持久战,时间换来空间,我们员工的人生舞台也水涨船高了。这个“持久战”靠什么打赢的?我认为最基本的成长之脉是——做人,做好人,做有能力的好人,做有坚持精神的好人。我把我个人奋斗的成长之脉变成企业精神传导到每个员工:诚信中立足,责任中担当,创新中发展,卓越中持续。

  这是“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的升华,升华一寸,眼前的世界也就放大一倍。

  做人做事做结果

  去年,我给我们企业编印一本企业内部培训教材,叫《请给我结果》。请给我结果,是个具有普适价值的做人做事的法则。你当学生是通过考试出结果,你当军人是通过训练出结果,你供职于企业要通过绩效出结果。做人的底线是“言必信,行必果”;做事的原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这都是国学传承下来的核心理念——先义后利,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人们讲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老板,在你手下求职的人作秀时挺给力,忽悠人一套套的,虽然不做坏事,但也不做实事,你会喜欢他吗?所谓“职业坐标”,就是说职业人要以所在职场的规定为基准,达到结果实现的直线为距离。

  结果就是价值,你有了价值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做出什么样的结果,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企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管理。所谓管理就是使人的行为在一个组织当中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活动,从而使人达到预定的目标和绩效结果。管理没有对错,只专注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事勉强去做,力量只能发挥

  “一”倍;了解后去做可以发挥“一点六”倍的力;而具有创新能力做出的工作,可以发挥“三点一”倍的力量。许多初入职场的80后,不愿被人“管理”着干,认为有失尊严,所以心不服,气不顺,勉强为之,这样的人做出的结果,恐怕是高成本、低效率、差质量,只能被领导和同事送上一个外号——“梁山军师——无用”。

  这样的人得调整心态,你不是在给老板干活,你是在给自己干,为自己做。这样想,你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对的;被人管,是督促你更好地管自己。

  人的本性是什么?伦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所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就是“推己及人”。即便是利他主义者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个说法不准确,这说法是“神”而不是“人”。没有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有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也是决定性的。

  修身是讲人的品质的修炼。在我们中辰钢构企业里,每年都招聘一批大学生。他们当中个别人只讲待遇,不讲奉献,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做人准则——“食人俸禄当忠人之事”。

  在你翅膀没硬之前,“食人俸禄”是你生存的保障;“忠人之事”是你发展的前提。市场制度下的道德,是将人的利己之心变成利人之行。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预言的市场经济就是:“各劝其业,乐其事;各任其能,竭其力”、“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你以忠人之事的结果感恩老板,老板就把你当成主人,当成君子。满足追随者需求,是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的道德事实。不要苛求老板放弃对你的管理权,你的成长、成熟,就来自一级级阶梯的管理,一个个职场的历练,以至你成为管理者,管理别人做人做事做结果。请记住“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比尔·盖茨对微软新员工有一句训导,说的非常好——在你没做出结果前,不要奢谈尊严。

  对于即将迈入职场的大学生,有一种意识是害人的,那就是“打工意识”。它会影响你获得职业化成长的快乐感。“打工挣钱”心态是30年前的产物,现在要讲“走职业化之路”,以职业为事业,视职业为乐业。《孙子兵法》上讲:“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则得其下下。”确立职业精神就是取法上上,得其上,而“打工心态”就是取法其下,得其下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甘平庸显现的是对职业的忠诚度,这会实现“人企合一”的双赢,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敬业、专业和职业操守的好名声。

  策划好战略人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话谁都可能说出来,但由伟人毛泽东口中说出,人们更会点头称是。有道是“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同学见面发现职务有高低,财富有多寡,专业水平有差异,为什么你、我、他的来路相同,而去路如此参差不齐?职场专家认为:入职前一些大学生的好胜心,浮躁心态一旦在遭遇现实竞争的紧张气氛时最易产生“逃离现场”的想法,而他们对自己的安慰是“不值得去做”,这样就与此前的职业规划“闪离”了。理性地讲,这种“不值得”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是一种选择后的放弃。比尔盖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大脑意志决定一切。

  假如我们将“不值得”改造一下,“不值得”变成“不,值得”,那么你就会产生值得去做的共振意志,就有了职场人生的吉祥三宝——精气神。而“不值得”者则有了不断跳槽的惯性,始终也建立不起职业根据地。我不是反对跳槽,而是主张要有安身立命的职业归属感,徐图而进。请记住一句名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一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房间里有四个学龄前儿童,他拿出四块巧克力酒心软糖给每人一块,并说“谁要是能挺住20分钟不吃,我就再奖励谁一块”。结果,有3个小孩分别在3分钟、6分钟、8分钟时吃掉了诱人的软糖。自控能力强的第4个孩子获得了第二块糖的奖励,后来,这位心理学家对这4个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那3个孩子30岁时全都业绩平平,而第四个小孩30岁时竞选为州议员,成为当地的青年才俊。心理学家把他称为“延迟满足”现象的样本。

  我们设计职业规划,要有一种延迟满足心理,急

  不得、恼不得、得瑟不得,懈怠不得。有些职场菜鸟,想玩“穿越”,一步想到达理想的职位。我告诉你,这很难。在欧美国家的企业里,一般部门的职位从低到高依次是:助理——专员——资深专员——主管——资深主管——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主管要求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分水岭,又一说叫“乌龟的臀部——规定”,除非你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力资本,是显而易见的“绩优股”,可以为你破除这种论资排辈。更多的职场新人需要有韧性地战斗,苦熬上位。当然,改革开放的中国,机会概率大,用两三年冲上高位的人大有人在。在我们中辰钢构每年竞聘一次,优胜劣汰,适者上位。

  《易经》中有一句最精彩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精神不可逆。生命在高处,这是精神成长的理念。天再高,你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有这样的心量,你就会燃起充沛的工作激情,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我眼中的80后、90后,许多人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即精神损耗多而提振少,生命的硬度不够。所谓“职场养生”的全部意义在于解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问题。提出职业生涯的精神成长,就是要解决拖拖沓沓混日子的精神懈怠症。一副忙碌的样子,一副悲催的样子,心里想的是“蚂蚁挖坑埋大象——干大事”,而身子却在“温水中煮着蛤蟆——跳不出来”。

  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就是策划自己的战略人生,策划=策略+操作计划。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地校正前行,要有一种靠战略引领战术、战术推动战略的职业走向。探险家马洛里有句名言:“我之所以登山,是因为山在那里。”方向感强的人,苦也苦得有滋有味。“脚踏石头,疼也疼在靴里”,这是我创业前的心理准备;“石上坐三年,石头也能坐暖”,这是我创业初期的座右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是我做强做大的意志。

  我奉劝现在的年轻人,摒弃“愤青”心理,甘做“草根”扎在精神的土壤中——草叶向上,享受阳光不收费;辉映蓝天,风去雨来不闪腰。

  文/宋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