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河者眼中的水和岸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走河,水质考察,排污,环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3-01 14:14
走河者,一群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徒步考察水系的人,张俊峰是发起者。
2011年11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参加了张俊峰的走河小组,也走近了这群走河的人。
这天是周六,天气阴霾。上午九点十分,北京黄村火车站台,张俊峰和一行十人正等着开往天津的K887进站停靠。
“今天我们到永定新河入海口,沿堤岸走向渤海。大概18公里。”上车后,张俊峰背靠着硬座椅背,对第一次加入走河队伍的两名队友说,“下车后跟紧穿红衣服的老陈,路程远,走路速度会比较快。”
对于张俊峰和老陈来说,每周六走一次长线,已是不成文的规矩,他们也慢慢练就了脚力,现在走的速度,一般人小跑才能跟上。
边走边问
下了火车,要乘一趟天津公交,才到彩虹大桥。这座桥横跨永定新河,位于塘沽区北塘镇东,是永定新河与蓟运河汇合处,紧靠渤海,全长1000多米。过了彩虹大桥,沿着堤岸,从永定新河的入海口向渤海湾的方向走。
时值冬季,水量偏少。几个中年人在水边的泥中挖着什么,一名队友跑下河坡询问,原来是挖河蟹。
堤岸前方是一处防潮闸,周边设有金属栅栏,为了保持着在最靠近水的地方行走,队友们只好翻越栅栏,继续前行。
路过一户渔家门前,看到散落的一堆捞鱼的浮标,张俊峰说“没见过这么大的”,便向主人讨了两个“拿回去,留着看”。
水远岸长,行至中午,日高人饥。队友们到处找吃的,此时恰好路过一个渔港食品加工市场,很多家摆着各类海鲜卖。大家统一意见,各要了一盘炒饼,另加一盘蛏子和一盘扇贝。张俊峰说,通过饮食感受沿岸的风俗习情,也是走河途中很重要的体验。
饭后,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又忙着赶路。海岸旁的路沙砾遍布,崎岖难行,不断有沙子没入鞋中。
偶然经过一个采沙厂,挖掘机轰鸣着往运沙车装沙,远处的运沙船在渤海湾穿行。张俊峰找到沙厂老板,攀谈很久,了解到海沙和河沙的区别、沙土价格和用途等,这些可以辅助他更好地观察河与海的生态。
张俊峰走河,总是走到哪里,问到哪里,学到哪里,随时随地与遇到的人交流。
走到地图搜索不到的地方
过了沙厂,是一段防潮堤。
“很多时候堤岸旁的路况是想象不到的,地图上也没有。只有亲自走了才知道是什么样子。今天的收获不小啊,以前对纱厂没有这么具体的印象。”张俊峰停下来,边脱鞋抖掉沙子,边对队友说。
过了防潮堤,又穿过跨海高速大桥,一条宽约十米的沿堤大路呈现眼前,这是新建的9号路,长约15公里,目前在谷歌地图还搜索不到,“我手机的GPS标定我们的位置是在海里。”一位队友惊讶地对队友说。
路的一侧是渤海,另一侧是泥潭。泥潭上有一条很长的管道,看不出用途,张俊峰就找到一个渔民打听,原来,那是输送泥浆用的,据说每天24小时都不间断。因为泥水被慢慢风干,泥潭也在固化。
“这里以前是一大片盐场,风景好着呢。现在围海造地,等这些泥浆中的水分蒸发完,变成土地,就可以开发新区了。”渔民说。
有位工人则介绍说,他现在工作的这块泥地基本成型,但在上面工作还是十分危险,一旦陷进去根本拉不上来,曾有一位工人不幸落入,把胳膊拉断了都没救上来。
“现在这块地大概於了半年多,以前都是晒盐的地方,有大片的滩涂和芦苇。现在变成开发新区,这些工人都是外地的,本地的盐农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张俊峰又把打听到的这些情况,回来讲给其他队友听。
一位新队友感叹,“原来地理课本上讲的围海造田就是这样的做法!”“再过些年来,这片僵死的水域上,就会建成座座高楼。”
此时,一位队友发现另一侧的海面上一群海鸥休憩,恶作剧地大喊一声,海鸥受惊飞走。
对着泥潭沉思良久的张俊峰,看着远去的海鸥自言自语道:“等这里建起了高楼大厦,它们去哪儿呢?”
雾霭渐起,落日沉沉。一天下来,走过15公里的长堤,队友们都疲劳不堪,大家踏上归途。
在回去的火车上,大家边分享食物,边交流下周的路线。
这次的路线仅是张俊峰规划全程中的一个点,他领着队友从北京的北运河源头开始,至今已用了20多个周末,“如果一个全程是30多个点,一个队友参与了20多个点,他就会对整个河海的系统有完整的认识。”张俊峰对新队友说,“今天走的是海河与永定河的入海口,如果你不亲自走完永定河,就无法将河与海的关联想清楚。”
得到政府认同
这种方式的走河发起于2007年。最初是张俊峰一个人单独在北京沿河考察水质,“后来有几个朋友觉得这事有趣,想跟我一起走”,自此他开始萌发组织活动的想法。
第一个策划的路线是北京的亮马河。有20多个人看到网上的活动通知,自动前来,集合地点在东直门,这是亮马河的起点。第二次活动他们走的是坝河,坝河和亮马河最终汇入温榆河,是海河水系的一部分。此后,走河变成了每周末的固定活动。
至2009年9月时,张俊峰带着人把五环内能查到名字的20多条河流全都走了一遍。“还有很多无名无姓的河流和渠道的命运,也需要去体验。”他说。有了这个想法后,张俊峰和其他队友商量,决定每周设立两支队伍,一支叫考察组,一支叫探路组。
考察组继续沿着五环内的河流走,每次大约半天时间,并将“污染企业定位、排污口定位、河流异常情况举报、水质监测”等内容加入了考察任务中;探路组被称为“长线”,由张峻峰带队,负责探查北京那些隐秘的、边远的沟渠和支流,往往路程远、方位偏,每次得走一天,一走就二三十公里。
有次张峻峰和队友去考察北京西山上的水库,途中天上飘起雪花,行路艰难,张俊峰应景调侃道“要以苦为乐,把找水的过程变成乐水的过程”。之后“走河”就正式被叫做“乐水行”。
2010年,“乐水行”在北京已发育起三支队伍,即:自然大学“乐水行”,每次邀请一位专家,沿途讲解与水有关的历史典故和背景常识;绿家园“乐水行”,是考察组活动的延续;全民健康“乐水行”,是张俊峰带队的长线。
实际上这个活动并不局限在北京,厦门、南京、天津、兰州、成都、贵阳、郑州、广州等都在试验“乐水行”,郑州还曾在当地环保组织带领下,考察《诗经》里所描述过的河流。
2008年开始,北京市水务局主动找到“乐水行”,把它纳入了政府志愿者的一部分;“乐水行”考察组的队员最近一直在拍摄北京的排污口,把结果发至网络,同时与政府、公众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他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政府和有关组织的认同。今年,北京市水务改革大会召开时,“乐水行”也受邀参与;11月,北京排水集团邀请“乐水行”团队去参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并就城市污水的长远规划等问题进行交流。
惜水如命
到2012年的3月17日,张俊峰就走了整五年了。他关注北京的水,在2002年就已开始。当时他还经营着一家通信工程公司,生意不错,收入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因为他看到媒体报道“北京严重缺水”,又想到平时看到的河流,不是发臭,就是干涸。就想,“是不是可以挨个看看北京的水到底怎么样?”之后,他瞄上了北京周边的水库和上百条河流。
2004年他买了辆越野车,一有时间就开车出去看北京的水库,几年下来考察了北京的4座大型水库,16座中型水库,80座小型水库,以及几百座只能称得上坑塘的微型水库或者说人工水利设施。如今北京的600多个水库他也走过了470多个,他掌握的数据已比他一个在北京市测绘局工作的朋友所提供的官方数据多出了90多个。
长期与水打交道,经常目睹干涸、污臭的河道,使他渐渐在生活用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让人感到偏执:他从来不洗车,白色的车身,现在已看不出底色;他每天只喝两次水,一次只喝一杯;他不洗澡,只擦澡??
节水的习惯在队友中常见。老陈教育家人,水起码要用三遍,洗菜、洗别的东西、冲马桶,不许浪费,此外出门必带水壶。
节约,不止表现在对水的态度上。一位队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张俊峰很早前在穷困地方搞过扶贫工作,深刻地体会到饥饿是什么。所以只要是吃饭,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动筷子,把大家吃剩下的都包揽。
老陈对此更有印象。有一次,他和张俊峰去餐馆吃饭,他们点的菜还没上,隔壁桌两个人点的一盘饺子一口没动就走了,“他立马了端过来,我当时很犹豫。”老陈说起这件往事,对自己当时的心理记忆清晰,“现在转变了想法,我们很多人一起吃饭,因为大家熟悉,所以都不介意,那盘饺子如果是自己家人点的,没有动筷,我们不就可以没有障碍地吃吗?”
“我们越往周边走,越往水源的源头走,越发现水在消失,大小河流在灭绝,而那些干枯的河道中,长起了耐旱的酸枣树。我曾经见过,就在离市中心不过几十公里的村庄,一家三口人,一天才用得上一担水——饮用、洗菜、做饭、喂牲口,全都来自于这一担水,而这水,得从几里地外去拉来。”张俊峰说。
因为看多了水的真相,对他来说,浪费水就像是浪费生命。因此,他不断地走在河岸边,寻找城市与水日渐疏远的关联。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海林 | 北京报道
……
2011年11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参加了张俊峰的走河小组,也走近了这群走河的人。
这天是周六,天气阴霾。上午九点十分,北京黄村火车站台,张俊峰和一行十人正等着开往天津的K887进站停靠。
“今天我们到永定新河入海口,沿堤岸走向渤海。大概18公里。”上车后,张俊峰背靠着硬座椅背,对第一次加入走河队伍的两名队友说,“下车后跟紧穿红衣服的老陈,路程远,走路速度会比较快。”
对于张俊峰和老陈来说,每周六走一次长线,已是不成文的规矩,他们也慢慢练就了脚力,现在走的速度,一般人小跑才能跟上。
边走边问
下了火车,要乘一趟天津公交,才到彩虹大桥。这座桥横跨永定新河,位于塘沽区北塘镇东,是永定新河与蓟运河汇合处,紧靠渤海,全长1000多米。过了彩虹大桥,沿着堤岸,从永定新河的入海口向渤海湾的方向走。
时值冬季,水量偏少。几个中年人在水边的泥中挖着什么,一名队友跑下河坡询问,原来是挖河蟹。
堤岸前方是一处防潮闸,周边设有金属栅栏,为了保持着在最靠近水的地方行走,队友们只好翻越栅栏,继续前行。
路过一户渔家门前,看到散落的一堆捞鱼的浮标,张俊峰说“没见过这么大的”,便向主人讨了两个“拿回去,留着看”。
水远岸长,行至中午,日高人饥。队友们到处找吃的,此时恰好路过一个渔港食品加工市场,很多家摆着各类海鲜卖。大家统一意见,各要了一盘炒饼,另加一盘蛏子和一盘扇贝。张俊峰说,通过饮食感受沿岸的风俗习情,也是走河途中很重要的体验。
饭后,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又忙着赶路。海岸旁的路沙砾遍布,崎岖难行,不断有沙子没入鞋中。
偶然经过一个采沙厂,挖掘机轰鸣着往运沙车装沙,远处的运沙船在渤海湾穿行。张俊峰找到沙厂老板,攀谈很久,了解到海沙和河沙的区别、沙土价格和用途等,这些可以辅助他更好地观察河与海的生态。
张俊峰走河,总是走到哪里,问到哪里,学到哪里,随时随地与遇到的人交流。
走到地图搜索不到的地方
过了沙厂,是一段防潮堤。
“很多时候堤岸旁的路况是想象不到的,地图上也没有。只有亲自走了才知道是什么样子。今天的收获不小啊,以前对纱厂没有这么具体的印象。”张俊峰停下来,边脱鞋抖掉沙子,边对队友说。
过了防潮堤,又穿过跨海高速大桥,一条宽约十米的沿堤大路呈现眼前,这是新建的9号路,长约15公里,目前在谷歌地图还搜索不到,“我手机的GPS标定我们的位置是在海里。”一位队友惊讶地对队友说。
路的一侧是渤海,另一侧是泥潭。泥潭上有一条很长的管道,看不出用途,张俊峰就找到一个渔民打听,原来,那是输送泥浆用的,据说每天24小时都不间断。因为泥水被慢慢风干,泥潭也在固化。
“这里以前是一大片盐场,风景好着呢。现在围海造地,等这些泥浆中的水分蒸发完,变成土地,就可以开发新区了。”渔民说。
有位工人则介绍说,他现在工作的这块泥地基本成型,但在上面工作还是十分危险,一旦陷进去根本拉不上来,曾有一位工人不幸落入,把胳膊拉断了都没救上来。
“现在这块地大概於了半年多,以前都是晒盐的地方,有大片的滩涂和芦苇。现在变成开发新区,这些工人都是外地的,本地的盐农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张俊峰又把打听到的这些情况,回来讲给其他队友听。
一位新队友感叹,“原来地理课本上讲的围海造田就是这样的做法!”“再过些年来,这片僵死的水域上,就会建成座座高楼。”
此时,一位队友发现另一侧的海面上一群海鸥休憩,恶作剧地大喊一声,海鸥受惊飞走。
对着泥潭沉思良久的张俊峰,看着远去的海鸥自言自语道:“等这里建起了高楼大厦,它们去哪儿呢?”
雾霭渐起,落日沉沉。一天下来,走过15公里的长堤,队友们都疲劳不堪,大家踏上归途。
在回去的火车上,大家边分享食物,边交流下周的路线。
这次的路线仅是张俊峰规划全程中的一个点,他领着队友从北京的北运河源头开始,至今已用了20多个周末,“如果一个全程是30多个点,一个队友参与了20多个点,他就会对整个河海的系统有完整的认识。”张俊峰对新队友说,“今天走的是海河与永定河的入海口,如果你不亲自走完永定河,就无法将河与海的关联想清楚。”
得到政府认同
这种方式的走河发起于2007年。最初是张俊峰一个人单独在北京沿河考察水质,“后来有几个朋友觉得这事有趣,想跟我一起走”,自此他开始萌发组织活动的想法。
第一个策划的路线是北京的亮马河。有20多个人看到网上的活动通知,自动前来,集合地点在东直门,这是亮马河的起点。第二次活动他们走的是坝河,坝河和亮马河最终汇入温榆河,是海河水系的一部分。此后,走河变成了每周末的固定活动。
至2009年9月时,张俊峰带着人把五环内能查到名字的20多条河流全都走了一遍。“还有很多无名无姓的河流和渠道的命运,也需要去体验。”他说。有了这个想法后,张俊峰和其他队友商量,决定每周设立两支队伍,一支叫考察组,一支叫探路组。
考察组继续沿着五环内的河流走,每次大约半天时间,并将“污染企业定位、排污口定位、河流异常情况举报、水质监测”等内容加入了考察任务中;探路组被称为“长线”,由张峻峰带队,负责探查北京那些隐秘的、边远的沟渠和支流,往往路程远、方位偏,每次得走一天,一走就二三十公里。
有次张峻峰和队友去考察北京西山上的水库,途中天上飘起雪花,行路艰难,张俊峰应景调侃道“要以苦为乐,把找水的过程变成乐水的过程”。之后“走河”就正式被叫做“乐水行”。
2010年,“乐水行”在北京已发育起三支队伍,即:自然大学“乐水行”,每次邀请一位专家,沿途讲解与水有关的历史典故和背景常识;绿家园“乐水行”,是考察组活动的延续;全民健康“乐水行”,是张俊峰带队的长线。
实际上这个活动并不局限在北京,厦门、南京、天津、兰州、成都、贵阳、郑州、广州等都在试验“乐水行”,郑州还曾在当地环保组织带领下,考察《诗经》里所描述过的河流。
2008年开始,北京市水务局主动找到“乐水行”,把它纳入了政府志愿者的一部分;“乐水行”考察组的队员最近一直在拍摄北京的排污口,把结果发至网络,同时与政府、公众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他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政府和有关组织的认同。今年,北京市水务改革大会召开时,“乐水行”也受邀参与;11月,北京排水集团邀请“乐水行”团队去参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并就城市污水的长远规划等问题进行交流。
惜水如命
到2012年的3月17日,张俊峰就走了整五年了。他关注北京的水,在2002年就已开始。当时他还经营着一家通信工程公司,生意不错,收入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因为他看到媒体报道“北京严重缺水”,又想到平时看到的河流,不是发臭,就是干涸。就想,“是不是可以挨个看看北京的水到底怎么样?”之后,他瞄上了北京周边的水库和上百条河流。
2004年他买了辆越野车,一有时间就开车出去看北京的水库,几年下来考察了北京的4座大型水库,16座中型水库,80座小型水库,以及几百座只能称得上坑塘的微型水库或者说人工水利设施。如今北京的600多个水库他也走过了470多个,他掌握的数据已比他一个在北京市测绘局工作的朋友所提供的官方数据多出了90多个。
长期与水打交道,经常目睹干涸、污臭的河道,使他渐渐在生活用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让人感到偏执:他从来不洗车,白色的车身,现在已看不出底色;他每天只喝两次水,一次只喝一杯;他不洗澡,只擦澡??
节水的习惯在队友中常见。老陈教育家人,水起码要用三遍,洗菜、洗别的东西、冲马桶,不许浪费,此外出门必带水壶。
节约,不止表现在对水的态度上。一位队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张俊峰很早前在穷困地方搞过扶贫工作,深刻地体会到饥饿是什么。所以只要是吃饭,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动筷子,把大家吃剩下的都包揽。
老陈对此更有印象。有一次,他和张俊峰去餐馆吃饭,他们点的菜还没上,隔壁桌两个人点的一盘饺子一口没动就走了,“他立马了端过来,我当时很犹豫。”老陈说起这件往事,对自己当时的心理记忆清晰,“现在转变了想法,我们很多人一起吃饭,因为大家熟悉,所以都不介意,那盘饺子如果是自己家人点的,没有动筷,我们不就可以没有障碍地吃吗?”
“我们越往周边走,越往水源的源头走,越发现水在消失,大小河流在灭绝,而那些干枯的河道中,长起了耐旱的酸枣树。我曾经见过,就在离市中心不过几十公里的村庄,一家三口人,一天才用得上一担水——饮用、洗菜、做饭、喂牲口,全都来自于这一担水,而这水,得从几里地外去拉来。”张俊峰说。
因为看多了水的真相,对他来说,浪费水就像是浪费生命。因此,他不断地走在河岸边,寻找城市与水日渐疏远的关联。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海林 |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