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不再缺席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移动互联,通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4-18 16:50
在移动互联这一风起云涌的业务领域,技术巨头英特尔终于不再缺席。
继2012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宣布与联想合作推出智能手机之后不久,2月27日,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又宣布,英特尔与法国Orange公司、印度手机厂商Lava和中国的中兴通讯在智能手机领域达成战略合作。3月17日,英特尔CO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声称,英特尔已经重新部署生产设施,准备生产平板电脑芯片,“我们将会把我们的生产能力转移向更多的移动设备”。
确实,英特尔不能够继续“蜷缩在波澜不惊的PC市场”(国外某分析师语)。虽说是姗姗来迟,但总比缺席要好。
能耗受阻
2011年3月,野村证券分析师罗密特.沙阿(Romit Shah)在一份报告中将英特尔股票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同时将目标股价从27美元下调至22美元,理由是:“对英特尔来说,PC需求仍然是下降的。”随后他向欧德宁致函,认为在移动计算市场,“(英特尔)X86架构无法(在能耗上)赶上ARM芯片设计”,并建议英特尔获得ARM架构授权,收购德州仪器OMAP移动芯片业务和Nvidia。
美国投资银行Williams Financial Group分析师科迪.阿卡利(Cody Acree)称,“萨赫的建议相当令人感兴趣”,但“我不确定是否会真的发生”。比如,即便英特尔有能力吞下市值90亿美元的Nvidia,由于其在显示芯片的主导地位,此举可能会带来监管上的麻烦。但其中一条建议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获得ARM架构授权。
2006年,英特尔把旗下的通信与应用处理器部门以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美国Marvell公司,该部门的主要产品就是基于Xscale内核的处理器,被应用到一些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设备上,比如黑莓。而Xscale就是ARM体系结构的一种内核。
出售Xscale直接原因看上去很简单。市场调研公司Forward Concepts称英特尔在10年内为Xscale业务投入了30亿-50亿美元,但只换回手机应用处理器7%的份额,而该公司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总计只有8.39亿美元。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英特尔对该业务未必真的如其所宣称的那么重视。当时深圳一家通信设备厂商采购负责人称这是好消息,因为“英特尔在供货方面本身就不是很好”。
出售Xscale后,英特尔希望以自己的X86结构进军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为此特地在2008年3月推出Atom(凌动),但其在能耗方面始终比不上ARM处理器,这导致英特尔在移动智能市场毫无建树。
而就在这段时期,ARM架构和高通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正如加百利咨询集团分析师丹.奥尔德斯(Dan Olds)所言:“虽然每年有数亿个传统X86PC电脑和服务器芯片出售,但是专门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ARM芯片的销量动辄以数十亿计。”
如今,Medfield(Intel以X86为架构开发的第二代“手机处理器平台”)终于让迟到的英特尔有了和ARM一较高下的资本。相比上一代处理器平台Moorestown,Medfield芯片尺寸以及主板面积更小,功耗更低,更加适合智能手机使用。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销售与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唐克锐称,2012年为“英特尔智能手机的开局之年”,在描述英特尔今后的策略时,唐克锐表示:“短期内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手机出货量不会很庞大,但我们希望高度契合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内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手机方面,英特尔将主要针对安卓操作系统;平板电脑方面则是针对Windows8。至于“差异化优势”,唐克锐主要强调了三点:性能、全世界超过1100万名针对英特尔架构的软件开发员,以及安全性。
这和业界对英特尔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前景预测基本一致。Tom‘s Hardware撰文称,基于Medfield的问世,比较英特尔和高通们的胜负手应该着眼于下一代产品,这会是一场持续几年的战役。该文对英特尔表示乐观,认为英特尔在性能和制造工艺上的优势,高通们始终难以逾越。
技术之外
关于英特尔和ARM之争的话题,已经可以让很多听众的耳朵磨出茧子。ARM公司CEO沃伦.伊斯特(Warren East)曾经公开宣称英特尔在未来的计算市场上只能“扮演小角色”。而来自英特尔中国的一些声音同样很“轻视”ARM公司,因为ARM本身只是一家以“授权业务”为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其营收在2011年全年为7.85亿美元——英特尔的营收数字是540亿美元,ARM的体量显然无法和囊括研发、制造的英特尔相比。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专注研发并将制造外包的高通也只能算是“小”公司。然而,就是这些“小”公司,已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ARM阵营,并在移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PC产业生态中游刃有余的英特尔,必须做出很多技术之外的改变,才能够适应移动互联这个新的生态系统。英特尔最好不要低估这一挑战的严峻程度。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向移动互联领域进军的过程中,这一挑战已经让英特尔的行动与目标若即若离。
英特尔中国区嵌入式及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监曾明1999年就加入到英特尔,除了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负责北方区销售和联想相关的业务之外,其他时间他几乎都从事着“非主流”的嵌入式业务(智能手机即属于嵌入式业务)。与PC和服务器相关的工作让曾明感觉很“舒服”,一是公司给予的资源和支持充足;二是英特尔完全可以用产品推动市场,在和厂商合作时地位优越强势。但负责嵌入式业务就没有这种感觉。最初,嵌入式业务基本上得不到来自公司的市场推广方面的资源,人也少,大约只有20人左右。“在英特尔中国,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小的部门,好像处在角落一样。”曾明说。
2008年后,英特尔高层不断提出要加快移动互联业务的步伐,曾明所在的部门正好是支持相关产品销售,于是,“我们从一个边缘变成了前端,很多的事情,聚光灯、任务、压力——当然也有资源就全过来了。”
但之后的事情发展得并不顺利。2009年,英特尔中国就希望基于当时的Moorestown和MEEGO系统同中兴展开合作,中兴的态度也非常积极,双方签订了一个合作备忘录。当时,英特尔把产品的芯片和开发文档都提交给了对方,在开会的时候,中兴的代表突然问道:“你们的对手都可以提供手机的参考设计,为什么你们没有呢?”英特尔当时的确没有提供手机的参考设计的资源——在PC业务合作中英特尔从来就不需要为PC制造商提供PC的参考设计,英特尔已经习惯于此。于是英特尔只好请中兴方面完成这项工作。后来,由于MEEGO的夭折,该合作项目也就停止了。“我们这方面的积累比较少,因此在和客户接触、谈话的时候,需要改变我们过去的一些姿态。”曾明反思说。
还是那句话,迟到总比缺席好。在下决心进入移动互联市场后,英特尔开始了组织结构的变革。去年12月15日,英特尔宣布上网本和平板电脑部门、超级移动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和移动无线部门合并成新的移动通信部门。对于曾明来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决定:“从客户的角度,基于一个平台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尺寸的终端产品,但客户不愿意每一个不同尺寸的产品都必须找不同部门的人来沟通,这对他们来说负担很大,而且不够有效。” (文/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