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但我们不再对话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网络,米勒
  • 发布时间:2012-06-04 10:33

  在某个餐馆,我第一次注意到这种情形:那里异乎寻常的安静,有一桌人看起来正在祈祷,全身心投入。他们弓着背,眉目低垂,双手端放膝头。我忽然明白过来:原来他们不论老幼,人手一机,都盯着屏幕呢。而街上路人如出一辙,双臂直角弯曲,脑袋一直往下,弯到让人担心脖子要断掉。带着宝宝的妈妈如此,成群结队的学生如此,一个个都好像僵尸附体。我们看不到交谈。

  每次去加利福尼亚,都让我确信数字革命已经结束。我是说,数字革命成功了,所有人都联系起来了。《纽约时报》已经宣告对话已死。也许移动电话最终会沦为表示礼节的工具,因为即使交谈都被认为是一种过于私密的接触方式了。至于发Email、短信、消息、发帖、推特等倒没有这种障碍。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拖拖拉拉,就是敲敲打打。各种会议和演讲、咖啡店和慢跑道上情形类似。孩子们的拇指也不知不觉进化得更为灵活。交谈沦为低头喃喃的咒骂。你可以随时随地加入这种终极连接,你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可以通达无限。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说,她的学生可以一面保持和一个人的眼神接触,一面同另一个人发信息,简直精于此道。就像风琴手手脚并用,弹出不同的曲调。在特克尔看来,这些人是“一起孤独……又一人一部落”。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交谈恐惧”。人们带上耳机,是把它们当作“避免交谈的工具”。网络将我们和全世界相连,但那是一个被定制、编辑、删除、清洁过的世界。怀疑和争论变得不值一提,因为所有说法都立刻能在谷歌(微博)得到验证或否定。命题、对照、综合——苏格拉底式对话,也是真正的交谈的精髓,我们已然无暇实践。

  如今与机器人或合成语音进行网络“交谈”的需求迅猛增长。手机可以装上量身定制的“女友”。网上充斥着各种交友咨询,甚至有人声称爱上了车载GPS向导。机器海豹可以买来坐在那里听老人讲话,点头、眨眼表示同情。

  人类的友谊丰富、混乱而复杂,它需要耐心、宽容甚至妥协。特克尔说,我们已经将联系和交谈混为一谈,产生“无需建立关系照样可以彼此陪伴的错觉”。在你问我答、联系并交换信息的过程中,实现了友谊虚假的真实。

  史蒂芬·米勒在其《交谈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大部分美国人如今更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性生活水平,而不是彼此对话的品质。”即使打电话也成往事。过去人们遇到麻烦总是电话找朋友倾诉,现在只发短信。只有在需要急救或怒骂时,才会直接拨通电话,而往日打电话时的细腻和感性也早已消失不见。

  米勒提到,公众对话总是被争论、“交错的独白”所左右。在公众辩论的场合,没有了侧耳倾听和对自我观点的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愤怒。毫无克制、“尽情流露”的愤怒被当作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于是政治变成愤怒相对的舞台。同样,美国基督教缺乏宽容精神的程度让人震惊。某一次,我说到自己支持体外受精,邻桌一位先生咬牙怒视我,他问:“这和大屠杀有什么区别?”和这样的人根本无法对话,只有退避三舍而已。

  和米勒书中一样,大家反复宣告着交谈已死。“后数字时代”的现象之一,就是渴望得到鲜活的现场体验,显示出无限的活力。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集会、大流动,公园、海滩、餐馆、音乐会、摇滚节、球赛、宗教集会,处处人头攒动。各种社团疯狂寻找机会摆脱数字生活的掌控,脸谱和推特已不再是各人生活的目的地,而仅仅作为一种门户,是人们相互接触的线路图。

  一百个网络大学都不足以代替一个真实的校园,就像Facebook不能代替真实的两性关系,Twitter不能代替真实的争论。眼下各种集会几乎是复兴了中世纪的朝圣之旅,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翻山越岭、过荒漠,一个周末花费100到1000美元不等,只为了享受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的过程。他们对彼此说话,甚至交谈。

  我相信,在这个文化荒漠,总会有某个地方,人们对彼此间的接触还有热情,这种热情将会把柏拉图、普鲁塔克、缪塞尔、休谟他们视为文明生活最重要的那些特质——礼节、礼貌和倾听等等——保留下去。那些沉迷于网络关系、远离人际接触的人们倒并没有逃避现实。他们不是艾略特笔下厌恶人类的普鲁弗洛克,不会成为“一对蟹螯,急急爬过沉默的海底”。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渴望友谊,只不过还需要更好地补习谈话这门功课。 ■

  Simon Jenkins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