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一座城市的休闲基因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承德,世界文化遗产,旅游
  • 发布时间:2012-06-13 17:32

  三百年的熔铸,让休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基因,并无断层传承至今。承德现在已进入全民休闲阶段,市民喜欢沿着武烈河畔的栈道闲庭信步,喜欢"每天都在路上"的感觉

  三百年,于中国的城市而言,算不上一段很长的历史。但因休闲而生的承德,三百年建城史中都贯穿着"休闲",却算得上是奇迹了,三百年的熔铸,让休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基因,并无断层传承至今。

  今年五月,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按照规划,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人民币,实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是中国继西藏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保护工程、长城保护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数额最大的单项文物保护工程。

  以"旅游立市"的承德,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获颁"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奖项,颁奖词浓缩了承德的休闲特质:有"紫塞明珠"之称的承德,拥有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文人称它为"一个朝代的背影",承德秀美山水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相映成辉,交织出只属于承德的休闲魅力。

  "3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休闲的时代。"在承德市副市长贾玉英看来,一座休闲的城市赶上一个休闲的年代,承德谋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构想恰逢其时。

  "还是要靠旅游来立市"

  2011年十一黄金周前夕,承德假日旅游协调办公室发出倡议:假日期间把核心景区让给外地游客。

  但这似乎并不能解决承德市核心景区日接待能力和市区道路通行能力日渐吃紧的问题。黄金周期间,承德市酒店客房价格居高不下且"一床难求",许多游客不得不下榻在城区以外的酒店,直接推动了周边县区的旅游住宿消费。而由于酒店等旅游设施不完备,七天长假里承德市假日办共受理旅游投诉事件达17起。

  旅游人数出现的"井喷"景象,让承德的接待能力经受了不小的考验,旅游高峰期接待床位明显不足。"我们缺五星级酒店和一二星级的便捷式酒店。"贾玉英表示。

  承德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份,承德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8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和34%。"景区景点接待人数大幅度提升,创历史最好水平,我们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承德市旅游局副局长孙雷说。孙雷颇为看重的国外游客数量,正映衬了承德市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包藏的雄心。

  "承德这个城市要发展,要搞工业,要搞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等也要搞,但承德的优势在哪儿,承德这个城市到底想干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贾玉英说,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盘算来盘算去,认为承德"还是要靠旅游来立市"。

  不是一个个景区,而是一个大景观

  2009年,承德将发展目标锁定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承德和河北其他城市相比,政绩和优势是什么?就是旅游!"贾玉英认为承德定位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有现实基础:一是固有的旅游资源禀赋,每年有上千万游客、上百亿元旅游收入;二是放弃高耗能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践行科学发展观;三是紧邻北京,区位优势突出,是北京建世界城市的有力补充;四是厚重的历史对有文化品位的国际游客极具吸引力。

  2010年,承德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对城市发展进行了全新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既要有效保护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又要彰显"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全力构建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撑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推动旅游产品向世界级休闲旅游精品跨越。

  长期以来,承德旅游一直在低端的"观光游"阶段徘徊,游客晚上无处可去。承德市去年先后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典》和大型原创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两台文化大戏,被游客称赞为"既有皇家气度,又有人文情怀",自正式公演以来场场火爆,彻底改变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局面。

  2011年7月19日,投资2亿元的蒙古大汗行宫正式对外营业。依托丰宁坝上独特的湿地草原资源优势,蒙古大汗行宫以浓郁的蒙古族特色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充分展示了蒙古族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而总投资超4亿元的承德碧峰门民俗文化街也开始运营。今年,承德市又将投资1082亿元建设金山岭旅游文化产业园等43个重点旅游项目。

  贾玉英表示,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上,要将休闲旅游作为第一战略支撑产业,承德市请来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出谋划策,把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草原等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良好的高山、森林、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等三大板块,重点培育八个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区。

  在贾玉英的美丽愿景中,承德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景区,这座城市已被打包塑造成为一个整体景观,300年来逐渐褪去的国际色彩正在复原。

  全民休闲的城市性格

  "因为先有避暑山庄,才有了承德市。"中文专业出身的贾玉英,喜欢研究历史文化,她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闲庭信步",哪怕是在工作之余,她都更愿意到避暑山庄、公园散步,不光有几分闲情逸致,更让心灵得以放松,这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满足。

  不只是她,承德本地居民更是习惯了在这里的山山水水中穿行。承德人从小到大不知去过避暑山庄多少次,却依然乐此不疲。他们不必每次花费120元购买门票,可以凭户口本或身份证办理年票,每人只需50元。承德市民注重休闲生活,避暑山庄就像自家的"后花园",常常成为他们散步、游乐、休憩甚至家人团聚的场所。每到重要节日,成群结队的本地市民会齐聚避暑山庄,最多时达到两万人。

  而承德又像是北京的"后花园",虽然近年来这个地位又面临着兄弟城市的竞争,在河北提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后,张家口、廊坊、唐山、保定等河北主要城市纷纷主动与北京对接,每每会有自称"首都后花园"的提法。

  "承德和北京的关系有历史渊源,清王朝过去在北京主政天下,却选择在承德休闲度假。其实当时清王朝的帝王将相到承德来,不单单是休假,而是更好地处理民族关系、文化冲突、军事管理等重要朝政。所以承德也叫‘陪都’或者‘夏都’,是中国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个是有历史考证的。"贾玉英说。

  在贾玉英看来,从历史上讲,承德和北京有天然的相近相亲,清王朝入驻北京以后,已经把承德作为后花园,承德和北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个偏正结构,"不是说承德的山好水好,主动地做北京的后花园,而是历史上就一脉相承。从区位上来说就更直接,滦平、丰宁、兴隆与承德四县均与北京相连,是紧挨着的。"贾玉英说,承德也是北京的水源地,因此承德是北京的后花园实至名归。

  尽管如此,承德的地缘优势在"环京"卡位战中却并不占优,一个明显的对比是:与廊坊、涿州的房价蹿升相比,承德市新近开盘价仍为每平米三四千元,好地段房价则在八九千元左右。

  究其原因,交通成为了承德拥抱首都的一大制约,也是阻碍当地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承德火车站确实不好,而且铁路线路少、运行时间长、车况较差,大多数还是老绿皮车,到石家庄的车也是刚换成空调车。"孙雷坦承,铁路确实是承德旅游以及城市发展的障碍,"我们也在积极呼吁开通高铁、城际列车等等。"

  受去年的"7·23"动车事故影响,规划中2013年将完工的北京-承德高铁专线工程被无限期搁置,这被孙雷视为一大遗憾,"承德到北京直线距离150公里,设计时速两百多公里,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了。现在只能坐汽车走高速,大约两个小时吧。"

  尽管交通还不太给力,但在旅游城市承德,相对于老百姓的收入而言,物价、房价水平仍然偏高。"这也是正常的,消费拉动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年一千多万游客来到承德,肯定会把物价拉高。"贾玉英说。

  与很多城市市民不同的是,承德市民中抱怨物价高、房价高的人很少,孙雷认为,这是因为中心城区只有30多万承德市民,其中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旅游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预见的是,高铁开通后,承德的消费水平还会上涨。但对承德市民来说,乘坐高铁的愿望似乎并不急切,他们还是更习惯于"慢生活",喜欢沿着武烈河畔的栈道闲庭信步。

  承德市出租车司机韩海鹏告诉《小康》记者,自己和其他几位朋友,每个月都会定期存一百块钱用于旅游,每年几个家庭结伴自驾出行两三次,大多选择内蒙古辽宁等邻近省份。对他而言,开车就是一种休闲,自己每天都在路上。

  "休闲已经融化在承德人的骨子里,沉淀在承德的历史积淀里了……"孙雷介绍说,其实承德市民也是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群体,游历大江南北是他们的个性特质,以前喜欢去海南、云南等大众旅游景点,近些年开始热衷于青海、西藏等特色旅游线路。"承德开通了到新疆旅游的专列,不到一周,500多个座位就卖光了。"孙雷说,承德现在已进入了全民休闲阶段。

  文|《小康》记者 谭畅 承德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