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纳乐出奇平静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教士,卜克斯,窦纳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7-10 11:05
英国传教士卜克斯死于1899年最后一天,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此后所发生的义和团战争,与卜克斯之死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
卜克斯原本可以不死,因为抓他的那些中国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起意杀人。孟广文、吴方域这些中国人的目的确实并不高尚,他们就是想趁着混乱时机捞点外快,拿外国人去敲诈本地尊信洋教的大户。假如卜克斯不是拼命反抗,相信以捞钱为目的的抢劫者不会杀人。
然而,混乱局势使卜克斯很害怕,再加上早些天那个自己将成为殉道者的莫名噩梦,还有卜克斯原本所具有的宗教狂热,使他对死亡并不感到恐惧,反而想在这个时候用宗教信念去感化这几个中国人,异想天开地劝导这些中国人放弃反洋教情绪,皈依基督。
空口劝说并没有效果,卜克斯改变策略,准备凭借个人体能优势找准机会逃脱。他神速夺取了孟广文手里的大刀,吴方域见势不妙,迅速出手刺伤卜克斯额角。孟广文等人趁势夺回大刀。争夺中,卜克斯负伤,终究寡不敌众,无奈被俘。
孟广文、吴方域等人押着卜克斯去找下家,希望哪一位尊信洋教的大户能够为赎买卜克斯出个好价钱。无奈,此时的山东新旧巡抚交接,孟广文等人忙乎到傍晚也没有找到一家愿意出钱的人。
卜克斯在孟广文、吴方域等人手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既无法换到钱,也无法轻易放人。
孟广文几个人一合计,干脆将卜克斯弄死,杀人灭口,事情就这么简单。吴方域像杀猪一样对准卜克斯连刺数刀,孟广文残忍地动手割下卜克斯的头颅。卜克斯的尸首被分别弃之沟渠。在孟广文等人看来,这个洋人已随时间消失而毁灭,事情应该到此结束。
然而,事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越闹越大。卜克斯的行程山东地方官府知道,教会方面更是了如指掌。见其未按计划返回住所,平阴教区主持日常事务的马焕瑞神父深感不安。稍后,马神父获悉卜克斯被孟广文等人控制,迅即向平阴、肥城官府及山东巡抚衙门报案。山东各级衙门接到报告后迅速出动,无奈还是晚了一步。
卜克斯并不是在中国死亡的第一个传教士,卜克斯之死的特殊性和全部意义只在于他是英国人。华北教区大主教史嘉乐获悉卜克斯之死的消息后,强烈要求英国公使窦纳乐一定要与中国方面严肃交涉。
窦纳乐格外震惊,他此时并不相信中国人真敢动手杀死传教士,也不知道卜克斯已经重回天国。他派中文秘书柯韪良向中方通报这一消息,要求总理衙门立即向山东巡抚发出指示,用一切办法营救卜克斯。
总理衙门官员认真接待了柯韪良,听取通报。并请柯韪良转告窦纳乐:总理衙门已经知道卜克斯的事情了,并且按照程序向山东巡抚发布了指示。中国官员答应柯韪良,一定会尽快将窦纳乐公使的通报转呈总理衙门各大臣,一定会按照公使的期待发布新的指示,竭尽全力挽救卜克斯。
帮助传教士是英国公使的责任,卜克斯事件没有结果时,窦纳乐还是不放心。第二天,窦纳乐前往总理衙门探寻消息。总理衙门大臣不得不如实告知,山东巡抚袁世凯按照总理衙门指示迅速采取了行动,然而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卜克斯已经被杀害。总理衙门大臣解释说,他们当天早上方才收到袁世凯的电报,正在准备向英国公使馆通报,想不到这么巧,公使自己来了。总理衙门大臣表示,中国政府对卜克斯之死深表悲痛和惋惜,所有善后都会尽快尽好地进行。
人死不能复活。总理衙门大臣的惋惜和歉意是真诚的,这在窦纳乐那里也能充分体会到,窦纳乐表示理解和接受。但他郑重警告中国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平息义和拳、大刀会叛乱,不要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不要让悲剧重演。只有将义和拳、大刀会彻底剿灭,方才有可能证明中国政府的决心与诚意。
中国政府对卜克斯之死的歉意与惋惜都是真诚的。为了尽快善后,当然也是为了尽快平息各国特别是英国人的愤怒,朝廷于1月4日发布上谕,一面向英国政府表示“殊深惋惜”,一面责成袁世凯尽快将那些疏于防范的各员严厉查处,限期缉凶,从严惩办,以靖地方而敦邻好。
上谕在官报上公开发表多少平息了窦纳乐心中的愤怒与不满。卜克斯不幸遇难,正如上谕所指出的那样,不管怎么说都是中国方面保护不力的结果,无论民教关系如何冲突,只要中外过去达成的自由传教章程没有修改,中国方面就有保护传教士不受无端伤害的责任。对于这一点,中国政府心里相当清楚,所以在发布上谕的同一天,朝廷还利用一年一度新年拜会惯例,委派总理衙门大臣王文韶和其他高级官员专程前往英国公使馆,当面就卜克斯事件再次向窦纳乐表示歉意,寻求谅解。
虽然在卜克斯事件发生之初,窦纳乐非常愤怒,并有意联合各国驻华公使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但在清廷情感外交努力下,他的愤怒渐渐消失,转而变得出奇平静。这一点又远远出乎中国官员的预料,窦纳乐究竟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马勇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