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股债双杀”让不少公司心有余悸。难能可贵的是,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的攻坚战役深入人心,业绩和规模取得良好发展,实现了投资者回报和规模增长的良性互动。
《投资者报》注意到,2012年上半年,这一规模与业绩得到完美延续:工银瑞信所有类别固定收益产品均排名靠前,涌现了工银添颐等半年涨幅超10%、排名同类前五的债券基金,成为被投资者追逐的债基典型。
工银瑞信固定收益团队缘何能取得长期佳绩?成绩背后,是怎样一群基金管理人在运筹帷幄?
绝对收益考核
相对于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偏小,大部分基金公司对其重视程度有限,一般仅配置2~3名投研人员。
而工银瑞信对于固定收益团队的建设极为重视。目前工银瑞信有一支多达18人的固定收益团队,其中公募基金经理5名、专户年金基金经理4名、研究员4名、交易员5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近9年,并设立了5人组成的投委会。
在海通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单开佳看来,工银瑞信投资经理和信用研究人员具有丰富从业背景和经验,对债券型产品的投资管理形成强大支撑。
如此阵容在国内公募基金业可谓相当雄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工银瑞信在固定收益产品方面投入力度很大。
除了工银瑞信公司上下十分重视固定收益投资外,其内部机制的设置更加值得行业借鉴。目前,工银瑞信固定收益产品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工银保本、工银四季收益和工银纯债定期开放基金都采用绝对收益考核,而非目前基金业通行的排名考核体制。
据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总监杜海涛向《投资者报》介绍,公司在管理固定收益产品时往往有两个要求,一是每年都要赚钱,二是每年赚的钱在一条相对长收益的曲线里,能超过通胀。“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目标是尽可能在追求稳定的前提下,再追求比较适度的收益。”
“能做到这点,关键是我们有一套机制保证。”工银瑞信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江明波强调,“我们在初始组合运作时,一定要强调安全垫的作用,只有做好了本金的安全且有一定的收益时,才允许做权益类投资。”
回归固定收益本源
越来越多的大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产品线上的新布局是,强调做纯粹的债券投资,而不掺杂权益投资,这也使近期纯债基金发行渐成趋势。
杜海涛对此表示,未来的大趋势是回归固定收益投资“本源”,“现在债券市场结构已较完善,老老实实做资产配置、风格的切换,每年就会有6%到7%的稳定回报,这一定会把规模做大。”
在江明波看来,除了深刻理解产品,还有更见真功夫的秘诀,就是深入研究。“要真正做好投资,还要回到最根本点――研究,对未来的宏观经济、市场走势、个券、全球经济要做深入研究;有了最基础的研究,才能正确地判断,结合之前制度的设计,最后达成对适度收益的目标。”
杜海涛透露,他们部门的基金经理在投资管理上付出的精力很大,这是因为他们采用基金经理也要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全员研究模式”。
“全员研究模式”中,各类属市场均有专人覆盖,其中基金经理侧重资产配置、各类属市场相对机会的把握,研究员侧重某一类属市场的研究。
“现在行业发展太快,有些研究员是新人,理论上讲还在学习阶段,基金经理仅以他们研究成果为投资依据,胜算的概率会低得多,而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研究背景出身,在某一个领域有很强的研究实力。”
这一模式对外的一大表征是,6年来,他们部门的基金经理坚持每月写一份详细的策略报告。
团队稳如磐石
自2011年始,随着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视固定收益投资,“挖角”大战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但这未在工银瑞信内部激起任何波澜。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7年多里基金经理没有人离职,这也成为对团队的竞争力和号召力较好的证明。
在杜海涛看来,稳定首先来源于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管理风格简单,所有人员都以固定收益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团队不给任何一个人从债券投资转到股票投资的机会。一门深入,专注的去做一件事,经过这么年发展,大家都有了成就感。”
此外,在业务管理层面上,固定收益部投委会营造的是一种畅所欲言、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升华的氛围。
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投委会里成员风格差异颇大。在公募基金经理里,欧阳凯一般不买低评级的信用债,他管理的工银双利持仓中难见低评级品种;而江明波对信用债的偏好跟欧阳凯完全不一样,只要信用风险可控,他会考虑配置一些低评级品种;杜海涛则是各类品种都会涉猎。
通过让投资经理根据产品设计的不同,发挥所长,也这让整个团队的互补性极强。
队伍稳定的另一原因是,大家都看好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和未来,对工银瑞信固定收益业务的发展也有很强信心。“在我们内部有一个共识,不是排名第一就有价值,基金经理的职业价值取决于规模乘以收益率,是二维的,是真正价值所在。”
《投资者报》研究员 尚志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