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创
  • 发布时间:2012-08-16 14:2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金融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把准金融工作方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的避险型、收益型、融资型、支付型等金融工具,客观上有助于增强金融业创新水平和区域金融竞争力,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

  同时,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存在的依托和利润源泉,金融业利润的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其本质是对实体经济剩余价值的分割。当前,我国金融业比较容易获取利润,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业单纯为了追求利润,偏离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无疑是对实体经济的掠夺,这样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宁波实体经济发展及与金融匹配情况分析

  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是给定的,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其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每个特定的产业结构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设施来尽可能降低运行和交易费用。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有些现象可能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出现,有些可能具有特色性,但其方法论和实践性上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宁波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

  近年来,宁波的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等在全国城市中排位有所下降,与先进城市、标杆城市的差距有所拉大。2011年,宁波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389.9亿元、工业增加值2831.7亿元,相当于深圳、苏州2006年的水平,无锡2010年的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96.7亿元,相当于深圳的1/3,苏州的2/5,无锡的3/4。从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看,正面临着两方面的考验: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兴产业。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出现大面积转移现象。由于内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宁波一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逐步向内地转移,转移过程也存在技术改造,以克服宁波30年发展后所逐步显现的土地约束、劳动力约束、资源约束、环保约束。据调查测算,由产业转移形成的异地投资已达2500亿元。在这一产业转移过程中,也经历一些阵痛,搬迁与技术改造存在先投入、后收益的时间差,同时银行对资金运作的监测与控制能力弱化,金融债权的维护和信贷资金的运行机制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高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宁波市提出“4+4+4”的战略规划,即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由于新技术的孕育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还有待时日。同时,产业结构容易向着反升级方向锁定,实行低成本、低层次的策略,向更低端的产业链延伸。

  宁波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面临着“三重约束”

  临港大工业、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历来是宁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突出优势。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优势面临着较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节能减排、国外市场需求、宏观调控。

  其一,临港工业与产业面临节能减排的约束。2011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4.3亿吨,居大陆港口第3位、全球第5位。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口岸进出口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为宁波的港口经济、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宁波从国际大港迈向国际强港还有一定距离,与港口相关的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高端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临港工业和重化产业具有能耗高、排放大的特点,面临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其二,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约束。宁波市外贸依存度曾一度接近130%。但从2012年一季度看,出口总额增幅4.8%,比全国、浙江省低2.8和1.3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对宁波外贸的影响明显大于全国和浙江省。同时,由于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宁波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已消失,宁波制造亟需向“宁波智造”过渡。

  其三,民营经济发展对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敏感。宁波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约80%的生产总值、76%的税收、54%的出口和87%的社会就业,其经济活力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民营经济对政策变动比较敏感,影响较大,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偏高、土地或环保政策、用工困难等多重制约,存在较大困难。

  社会资金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两游离”

  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部分社会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民间投资一直是宁波市经济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但近年来由于外需趋缓、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民间投资逐步疲软。2011年,宁波市民间投资规模为115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1%,比浙江省低近12个百分点。同时,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将正常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排除在借贷市场之外。目前宁波市民间借贷利率与金融机构信贷利率的利差为10个百分点左右。借贷利率上升导致借款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利润下降,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同时,民间借贷操作简单、短期高收益率的特点,诱使企业主缩小或退出实业企业经营,将资金转入民间借贷谋利,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以钱炒钱,脱实向虚。从宁波市金融运行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银行借贷资金通过资金中介平台、企业流转、个人渠道等多种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部分银行内部人员扮演资金掮客角色,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导致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和非正规金融风险向正规金融传递。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主攻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必须坚持的一条主线。金融部门必须在全面、深刻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牢牢把握金融发展的“四个提升”:通过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供给与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适应性;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强化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提升金融功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通过加强金融管理,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供给与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适应性

  金融体系状况直接决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果。林毅夫提出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最优产业结构相互匹配,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才得以有效发挥。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与经济结构存在两个不匹配。一是以大型化、集中化为表现特征的银行结构与小型化、分散化的民营经济不相匹配。信贷资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大企业与银行间形成了相互选择的竞争性服务关系,小企业、“三农”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二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不确定性较大的初创企业金融需求不相匹配。技术开发、企业初创、新产业发展的初期,通常需要采取私募股权融资以及组合融资方式对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激励。现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垄断性金融体制,缺乏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融资方式与金融组织,严重制约了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

  因此,从我国经济结构实际需求出发,应当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一是增加市场供给主体,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放松金融准入管制,推动机构创新,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金融机构,把社会资本疏导到亟需金融服务的经济领域。大力发展社区型金融机构和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小型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大力发展适应初创阶段企业、行业的融资机构。适应初创阶段企业、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积极鼓励信托、租赁、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机构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延伸金融产业链,弥补单一金融体系的缺陷。金融产业链要从围绕债务性融资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担保、抵押、典当等方式,转移到围绕权益性融资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加强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信托租赁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通过金融合作,发挥银行在风险管理、资金实力、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实体经济在新技术处于孕育期、新企业处于初创期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匹配性

  金融创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欧美国家“创新过度”的情况相反,当前我国面临的更多的是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构建经济金融良性对接机制。

  一是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创新路径。金融创新路径有两条:需求导向型和供给引导型。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金融创新路径必须要由“引进-本土化-再引进”的供给引导型向需求导向型路径转变,积极进行自主创新。

  二是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渠道和领域。以垂直化、扁平化、集中化管理为切入点,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创新;创新信贷、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方面的金融产品,着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研究分析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着眼于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便利客户境外贸易结算和开展投融资活动。

  三是夯实金融创新的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活力。金融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金融改革过程中的“松绑效应”,减少对自下而上底层金融创新的审批与管制。深入推进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拓宽金融机构的创新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复合型的金融服务。加强信贷转让市场建设,加快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促使银行从贷款持有型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为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腾挪空间。

  强化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提升金融功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

  强化金融筛选功能,发挥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举措。通过金融筛选功能,便利优质产业、企业或项目融资,对劣质产业、企业或项目形成融资难、融资贵的外部融资约束,迫使其退出市场。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具有自动筛选功能。但高利率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将理性融资需求者排除在正常的信贷市场之外,使实体经济的正常资金需求在信贷领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金融筛选功能的发挥,不能仅仅依靠利率,金融机构还要更多地从企业的行业、特征因素等方面实行详实的尽职调查,信贷决策要从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转向主要依靠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金融机构要树立长期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分析,使信贷筛选行为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把准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方向与重点,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和行业。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金融机构的筛选功能,支持优质企业和项目,扶优限劣。金融机构能够发挥筛选功能、克服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具有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的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内部数据支持系统和内部评级技术,提高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的能力,减少贷款增长的波动。在民间资本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其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当前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困境下,必须有效消除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的障碍。要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借贷供求信息发布、资产评估和登记、公证、结算、法律咨询等配套业务,提高民间借贷的透明度。积极探索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搭建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平台,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

  加强金融管理,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以及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等特性,使得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同时,金融业具有自我循环的倾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容易脱离实体经济,无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强化金融管理,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膨胀,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确保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损害实体经济的关键。

  一方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此轮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已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注重宏观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强化对跨周期和跨系统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研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增强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加强央行与发改委、财政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增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把握好微观金融管理与金融创新的关系。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管理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流程、服务、技术和制度创新。加强金融管理创新,更新金融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提升金融管理效能,在扩大金融供给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行长)

  宋汉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