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又到了结账、审计、做报表的时候了,银行面对高企的存贷比,面对传达下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仅“调整”了贷款节奏和结构,更是开始密集催款和拉储。
但是银行储户们却不为所动,热衷储蓄的少之又少。钱究竟往何处去、应该往何处去,这是个问题。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反超广义货币供应量(M2)0.2个百分点,结束了为时17个月的“剪刀差”,同时,M1、M2增速双双刷新历史纪录。10月份维持了这种态势,M1增速同比增长32.03%,达到历史高位,M1和M2增速之差扩大至2.61个百分点。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与此同时,沪深股市展开了本轮行情,上证指数历经9、10、11月三个月的从2700点到3300点大约22%的上涨,也正是从9月份开始的。而2007年8月份到10月份A股市场在三个月涨幅超过30%,也是M1高速增长的时期。
是上市公司内生的真实盈利催升了股价,还是不断涌入的资金推动了股价?中国股市这种与M1密切相关的特点,再次佐证“资金市”的说法。但是,股市的大幅净流入决非居民储蓄搬家所为,很大部分仍是来自企业和机构。
10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507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2106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168亿元。可以看出居民是最不愿意储蓄的,而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则有较大增加。仅拿房地产来分析,在高企的房价中,居民需要搬出存款去买房子或者还房贷,而房地产公司则表现为收入增加,财政账户则因税收和土地收入增加而增加。
房地产究竟在储蓄搬家中占据多大分量,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这注定是一个重头的家伙,有报道称85%的人没有购房能力,没有购房能力而买,那注定是极高的杠杆和负债,起码仅有的家当要掏出来去付首付。
而在近年,由于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深入人心,部分居民储蓄也成为地方基建配套资金的来源,2008年火爆的“银政信信托”发行规模约千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是高端投资者把储蓄搬家用来进行投资,以期对抗通胀。
但拉储无法对抗储蓄搬家,股市、信托、理财产品也不是居民储蓄的最大吸金之所,真正捆缚万众居民的是高企的房价和因之的负债。
中国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为: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预期,重提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可以使这些城市和城镇获得多方位的增长,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其他实体经济。在大城市房价无法看到下降通道的情况下,只有寄望城镇化来增加中低价位的房地产供应,纾困房地产市场。
为政者,当然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而且“广厦”卖得价格还得合理,倘若畸高的房价掏空了居民储蓄,拿什么去拉动内需?因此,只有把房价调控在与居民支付能力相匹配的水平,才能避免有的经济部门“充血”,有的经济部门“失血”。而各经济部门得到其应有的给养与发展,就是所说的“调结构”。
明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但钱该花往何处,仍是考验执政者能力的难题。
(作者为信托基金专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