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高配背后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C-NCAP,自主品牌,汽车
  • 发布时间:2012-11-28 14:29

  新院区、新标准、能换来更高的上座率么?

  9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召开了“2012年度第三批C-NCAP评价车型结果发布会”,由于这是《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实施以来第一次发布评价结果,新规带来了哪些变化自然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和之前的2009年版本相比,由于偏置碰撞试验车速提高到了国际水平的64km/h,以及鞭打试验和对主动安全项目的加入,2012年新规被视为更高的难度和提升每个星级的门槛,表面上看确实做到了。

  终结“满天星”

  按照C-NCAP公布的结果,过去的五星级更多是合资品牌车型的专属,而随着自主品牌实力的提升,到了2010年,五星级名单中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自主品牌的身影,解决动不动“满天星”势在必行。

  2011年9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的管理规则,不仅按照以上提到的增加了测试难度和新的项目,每个星级的分数线也被提升,要想拿到五星评价表面上看确实难了不少,这也不难理解那些获得五星评价的车型会再一次将这样的好成绩放在宣传页面的显要位置。

  然而在对普通消费者的走访调查中,人们对于高星级却并不敏感。

  “无所谓,多少星星都是实验室和测试车的事情。”在目前的统计中,安全碰撞的试验结果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是选购车型参考的首要因素。人们更相信安全的驾驶和综合的评价才能体现出一款车的安全性能。

  “其实那个碰撞标准只能当作参考,具体是否安全还要综合评估,主要安全性掌握在开车人手里。”由于每个星级间有明确的分数区分,曾经一些车型通过巧用加分项获得星级提升,于是有人认为,盲目追求星级,不同配置对于安全影响的重要性却经常被忽视。

  “在评分体系当中,前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和ESC都是1分,企业为了拿到这1分可以选择自己成本更低的配置,而这两项对于驾驶员来说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C-NCAP详细公布了每款车的安全配置和各项得分,但传递到用户端往往只剩下了有多少星星。

  还原事故现场

  试验室条件到底能还原多少真实的事故现场也成为了普通消费者对高星级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由于认为100%正面碰撞在现实中较为少见,在E-NCAP的正面碰撞中只保留了40%重叠率的偏置碰撞,而前者目前在C-NCAP的结果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重。

  作为车辆水平碰撞中最为薄弱的位置,侧面碰撞成为了危害车内乘员的重要隐患。在E-NCAP或NHTSA中,不仅有移动壁障的碰撞,还增加了不同标准的柱碰测试。“类似模拟行驶中车辆失控,车身侧滑撞向路旁树木等物体。”而这一项测试项目暂时未出现在C-NCAP当中。

  “欧美国家的测试标准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制定的,通过对几十年真实事故的经验中总结出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测试项目。”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目前试验条件与真实事故现场存在很大差距,五星级车的实际表现未必高于成绩较差的车型。

  “这只是那一辆车的成绩”

  几乎在每一批成绩公布后都会有大量以高星级作为亮点的产品宣传。而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汽车厂商内部人士则强调“我们只能说这只是那一辆车的成绩”。长期以来,产品一致性的问题成为了国内很多评测机构难以在用户面前树立权威的关键。

  8月31日,就在2012年第三批C-NCAP结果公布的两天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院区正式落成。占地460亩、投资20亿元、8大试验室和8条跑道多角度实车碰撞试验系统及模拟碰撞试验系统等对于很多整车厂的工程师来说更像是一份难度加大的考卷。

  在规则变得更加严格的同时,在C-NCAP公布的信息中,采用2012新规的第三批车型数量比第二批明显回落,“这就像很多人听说驾照考试变严格的消息后会扎堆报名一样”,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十个月之前已经公布了2012新规会有哪些变化,以至于在之前的第二批结果中突然激增到15款车型,而2012新规实施后降为接近之前平均水平的6款。

  对于成熟的汽车厂商,安全装置往往是全系车型的统一标配,而当国内消费者选车时,安全配置仍然会成为一些品牌“一分钱一分货”阶梯策略中的一部分。“这就是不同文化对汽车安全的理解”,在提升每个星级门槛的同时,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情况的试验规则才能提高每一颗星的含金量。

  文=本刊记者 栾寅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