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庐居富春江畔,行走富春山水,历时七载,绘就“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
时光年轮驶入2012年,境虽相似,景已不同,一幅“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开卷。富阳市委书记姜军认为,产业文化和兴,山水自然和谐,民生社会和睦,才是真正的富裕阳光。
“以亩产论英雄”
半个月前,富阳经济开发区获授牌成功晋升“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富阳的工业经济发展初期,是以造纸和通讯产业作为两大支柱。随着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通讯产业的地位变得愈加突出,加之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断壮大,开辟了富阳工业的新蓝海。
从一家作坊式的小工厂,成长为光通信产业占据中国市场份额23%的“巨无霸”,从单一的铁芯电话线起步,发展为涵盖金属通信、光通信、无线通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领军者——在富阳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富通集团,是开发区创业创新、转型升级历程上的一个缩影。
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已走到转型升级的拐点,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民营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判断,以自主创新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富阳“八山半水分半田”,人均耕地不足0.65亩,这使整个富阳的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为引导企业节约用地,富阳市政府适时建立了一项“以亩产论英雄”的长效机制。
在富阳市一片“火柴盒”厂房中,土生土长的富生电器独树一帜地建了一幢9层高的厂房,将办公楼与厂房建在一幢楼里。
富生电器新上年产2500万台高效感应电机及电机专用设备生产线,面积150亩的厂区容积率达1.4,投资强度达447万元/亩,投产后亩产销售可达2000万元。
富生电器总经理葛明告诉本刊记者:“同样是八小时工作、生产电机2500台,十年前,一条传统嵌线生产线需要200人,现在全自动嵌线只需18人,劳动效率提高了11倍多。”借助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自主创新,富生电器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现代智造的转变。
“取活流之源”
富阳文化,流溢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间,闪烁在郁达夫的小说里,凝固在龙门古镇的粉墙上,弥漫在泗州造纸的千年书香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富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章舜年说,富阳将富春江畔一块面积69亩、市值四五亿元的地块规划建设为新城市地标——市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就是想为老百姓增添一个“文化家园”。
“博物馆展现历史,美术馆展现艺术,档案馆展现传承。”富阳市文联主席曹玮玲说,这正如“写山水诀”所言,“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文化也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精神流存。
画家骆松涛期待,“让孩子们从小在家门口接受文化的熏陶,让本土艺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泽被后世”。
富阳市委宣传部部长赵玉龙说,“三馆合一”工程只是富阳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富阳的美丽乡村建设、“种”文化活动以及“文明礼堂”建设,都是围绕《富春山居图》打造黄公望文化、郁氏文化、东吴文化等特色品牌的有益尝试。
作为杭州市首批13个风情小镇之一,黄公望风情小镇可称得上是富阳文化与经济齐飞、旅游共书画偕行的代表。它依托黄公望隐居地与《富春山居图》创作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形成了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秀美小镇。
有学者指出,艺术作品的传承,尤其是书画、雕塑等作品,不仅仅是历史文物、资料文献的价值留存,更多地体现在创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和态度。
“人在家中坐,事在网上走”
富阳市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初步构筑起就业、保险、救助、福利、慈善“五位一体”和市、镇、村“三级网络”的“5+3”新型大社保体系。
为了实现服务全覆盖,以更便捷的方式惠及一些文化程度不高、地处偏远地区、信息不灵通的老百姓,2009年以来富阳建立市、镇、村三级联网的大社保信息服务平台,内容涵盖50大项、210小项业务。群众可就近到村服务室、乡镇大社保工作中心办事,基本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人在家中坐,事在网上走”。
渌渚镇六渚村的李师傅说,在自己村大社保服务室的电视上就能看到全杭州市企业的招工信息,“是大社保服务室的工作人员帮我联系了单位”。
富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推出了企业大社保网上服务超市,企业只需一台上网电脑和一张数字认证证书,就可在线办理各类业务。这一举措给企业既带来便利,也可大大降低政府部门的行政开支。按照一家企业每年上网办事72次计算,10000家单位业务办理量为72万次,柜台服务模式每年需投入人力成本为50人,如果采用网上服务模式,至少可减少人力成本35人。
作为一座山水资源优赋的城市,一座人均GDP已过1万美元的城市,富阳着力描绘的“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正渐行渐近。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良、赵国青|浙江富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