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车市八大猜想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车,SUV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1-31 14:38
2013年,将是中国自主品牌车崛起的一年,也是中国车市竞争更加激烈、变数更多的一年。
2012年,中国车产销量依然保持世界第一,但高速增长渐行渐远。2013年,人们对中国车市充满好奇,这个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在新的一年,车市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
意外的2012年
辞旧迎新之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748.29万辆和1749.3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和4%,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中国车市,2012年已经出现了一些让人意外的变化。其中,德系车大众的再度崛起令人刮目。
而日系车因受到钓鱼岛事件的影响,致使其2012年在中国业绩黯然失色,跌幅首次超过10%。以丰田为例,数据显示,丰田2012年12月在华销量大约为9万辆,同比下降约17%左右,较去年9月至11月有所放缓;丰田去年全年在中国市场销量较2011年同比下跌约5%到6%之间,这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和日系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系车,2012年在中国呈异军突起之势,销量赶超日系车。
最让人意外的是本以为会有所作为的自主品牌车,2012年却丢出了一个长长的抛物线形,让大家看得心惊胆颤。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认为:“这恰恰说明2013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增幅会远高于行业增长。”因为以吉利为例,1~5月销量增长率为-9%,5~10月实现1%的增长,全年呈现13%同比增长。也就意味着自主品牌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2013年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动,自主品牌将开始发力。
除此之外,2012年中国车市还有一些大的动作。
第一,重组优化悄然提速,广汽和奇瑞签订战略联盟,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等;
第二,2012年国内汽车召回案例达到86次,总共涉及459万辆汽车。这是召回制度实施8年以来,召回汽车数量最多的一年,今年召回数是去年的2.5倍;
第三,成品油价格“4涨4跌”,油价在进入8元时代后最终回到了7元时代。八次价格调整成为自2009年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以来,调整最为频繁的一年。
第四,自主品牌都有车型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算还没有搭载的国内厂商其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已经接近量产。可以说2012年是自主品牌涡轮增压发动机遍地开花的一年,也是国内涡轮增压发动机普及的一年。
这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中国的车市正在进行一场蓄谋已久的变革,为随时到来的力量做着铺垫,不管是召回,还是自主品牌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青睐,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这都是变革前才有的迹象。
如今,2012年已经过去,2013年刚刚开始,正是因为2012年中国车市给了我们太多意外,所以,对于2013年的猜想,已是众说纷纭。但是总体而言,乐观因素多于悲观因素。甚至有人下了这样的定义,2013年,将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一年,也是中国车市竞争更加激烈、变数更多的一年。
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2013年猜想
猜想一:自主品牌利好
2012年初,《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出台,登上《目录》的412款车型均为自主品牌车型。虽然这个目录最后的落实我们并未看到给自主品牌车带来突出利好,但是,政府采购引发的品牌效应,提升了市场对自主品牌车的关注。
2012年十八大召开,传出了新的声音。新一届政府积极表态,政府办事厉行俭朴,这增加了人们的期待。2012年的政府采购车也许未能全面提升自主品牌的销量,但2013年因为新班子而充满变数。
猜想二:技术突破带来希望
2012年,是自主品牌技术突破变化最大的一年。
在动力技术方面,自主研发的1.5T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在包括比亚迪、长城、华晨等自主品牌旗下的量产车中普遍应用,它们的动力参数并不落后于合资品牌所使用的同级别发动机。而且,包括江淮、北汽、奇瑞等企业也均有研发并且试生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规划,其中缸内直喷技术也会在未来普遍出现在自主品牌所搭载的发动机中。
除此之外,在2013年一季度,中国将有6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全新自主B级车推向市场:长安睿骋、红旗H7、华泰B21、比亚迪思锐、北汽绅宝、海马M8。
业内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的应用,是自主品牌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该进步可能会影响整个中国车市场的格局,自主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消费者究竟愿不愿意为自主品牌埋单,并不好说。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中国的面子问题,车文化的积淀等等。
猜想三:阳光普照新能源车
2012年我们听到的关于新能源更多的一个词应该是“电动车”。标榜低碳排放的电动车可以说是解决环境与汽车工业发展矛盾的最佳选择。但是,2012年的市场在电动车方面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全年仅有荣威E50一款纯电动车上市。
其他虽然有多款混动新车型上市,但多数为雷克萨斯、讴歌等高端品牌的混动车型。20万以内亲民的低价位混动车型几乎难觅踪影。
为了激励新能源车的发展,新能源车被再次提上日程。除了国家对每台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6万元之外,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逐步提升。此前,曾有消息称北京将于2013年初施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其中除了费用补贴外,还增加了不限购、不限行等利好,引发关注。
这让2013年新能源车的发展也充满了未知数。
猜想四:韩系车并未实现完胜,日系车的能量仍被低估。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爆发,日系车在华市场表现受到极大影响,销量跌幅首次超过10%。因此,2013年的表现对于日系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日系车真的会衰弱吗?并不见得。丰田有60多款车在全球销售,混合动力技术令对手难以望其项背。不仅如此,丰田和本田均制定了积极的本地化策略,有望在2015年前后再度爆发超强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东风日产具备的体系能力在业界也是有口皆碑,这都是日系车翻盘的底气。
所以,尽管韩系车崛起得很快,不过,韩系车在向上突破过程中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猜想五:SUV的“钱”途大好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12年1-11月,国产SUV各细分市场中,中高端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高端SUV市场销量增长最快,2012年1-11月销量增高72.6%至14.85万辆,占比上升2.3个百分点至8.3%,超过低端SUV市场的8.1%。
在2012年1-11月中国热销的SUV中,排名前十位车型中有四款日系车、一款韩系车、两款德系车、三款自主品牌车。
SUV在中国向来是“钱”途一片大好,连老外都觉得不可理解,在国外被认为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大排量SUV,在中国变得炙手可热。2012年10月10日,别克小型SUV昂科拉上市,短短几周订单量就达到5000辆。
2012年国内SUV累计销售179.3万辆,同比累计增长26.26%,约占市场份额10.3%。毫无疑问,2012年SUV再次逆袭了微增长的整体车市,成为继轿车市场后最大的细分市场。
SUV的热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的汽车消费观已经发生了变化,相比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约15%的SUV份额和欧洲成熟汽车市场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中国SUV的份额还将增加近两倍,才能算消费得以释放。
业内认为,已经到来的2013年,使众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城市SUV,而中国城市SUV车市将是一个更具针对性的细分天下。例如,经济型SUV、女性SUV等等。
在这场角逐中,谁赢谁输,就看实力了。
猜想六:限购政策影响谁?
2011年北京限购,2012年广州限购,西安也提出了限购的想法,但2012年并未实施。上海从1994年就开始车牌控量,一个车牌拍卖价相当于一辆小型轿车。到2012年底,因为限购和控制,一线城市已经延缓了160多万辆新车的涌入。限购政策的实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对车辆销量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全年汽车销售91.6万辆,2011年1-11月,北京地区新车销售仅35.5万辆,同比减少53%。其中销量减少最明显的就是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而宝马、大众、奥迪等品牌的销量却对限购并不敏感。2012年年末,这些品牌的4S店里,新车依然紧俏。
但限购并不会就此停止,滞后的城市道路建设,使得汽车的增长量远远大于城市交通的承载能力,因此,限购依然被认为是解决拥堵的一个有效途径,至于接下来,到底哪里会限购,还是个谜。
猜想七:高油价之痛
2012年,中国油价调整了8次,创2009年以来之最。2013年,油价仍旧充满变数。但是维持高位是业内共识。
在一项关于油价与购车选择的调查中显示,近七成消费者的买车计划受高油价影响,其中33%的消费者因为油价上涨直接放弃购车计划。超过40%的消费者认为,高油价会对汽车市场带来消极影响,导致新车销量的整体下滑。
猜想八:汽车下乡待重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自2011年“汽车下乡”被取消后,微车产销大幅下滑,数据分别为223.90万辆和225.83万辆,同比下降11.58%和9.38%。2012年前10个月微车销售184.33万辆,同比下降0.2%。
2012年中,很多业内人士预测,“汽车下乡”政策可能将在下半年重启。消息一出,引来围观,但随后国家相关部委立即予以辟谣。如今,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什么时候出台,在2013年初的这个节点显得尤为敏感。
主要是因为,北上广限购已经影响了汽车消费,于是,二三线城市成为汽车企业突破的一个关键区域,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合,微车市场发展也将举步维艰。因此,期盼汽车下乡政策重启,是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及东风小康、北汽威旺、东南希旺等企业的共同期望。
业内人士也指出,汽车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那里是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相信未来农村市场将是增长的新看点。
文︱《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