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唱”出来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唱吧,App,天天向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20 13:51
我习惯通过身边人和事的变化来思考变化。
唱吧在刚上线不久就冲到了App Store免费榜的前10名,当时我采访了唱吧CEO陈华,总体感觉还是跟大多数App的成长经历一样,或许只是“暂时性”的成功,过一阵子就会被大家疏远和淡忘。但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元旦期间,妈妈用我的手机无意间打开了唱吧,开始好奇地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怎么用?”当时我只是草草介绍了一下这款手机KTV,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很欢喜地尝试了起来,而且一有空就会拿起我的手机对着唱。
作为60后,她的这种的举动确实触动了我。最近一期湖南卫视大型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中也做了关于移动App的专题,唱吧被邀请在列。《天天向上》面向80、90后,与大多数App有着相同的受众,而且这档节目在全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它对被邀在列的移动App做宣传,带来的煽动效应可想而知。在节目结束时,我就接到妈妈的电话,她的第一句话是:“唱吧唱歌还可以上传,互相送花啊?”。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款产品,以及以它为代表的一个新兴行业的未来。
制造口碑
出乎意料的是,唱吧这款产品很多明星都在玩。“他们的狂热程度远远超过一些普通用户,”陈华说。
《天天向上》的节目主持人中有4人都是唱吧的用户。现场他们也为这款产品做了演示,娱乐风格加上明星气势,相信大部分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想去尝试或者围观。而节目之外,使用唱吧的每一个明星都带着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粉丝,这些粉丝有各种拥护自己偶像的举动,他们会因为有竞争性的榜单产生争执,同时也就产生了明星与粉丝之间强大的关系网络。
这只是其中的一层关系,唱吧的核心竞争力是社区。用户会发现,原来这不止是单一唱歌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美女帅哥,会有人来围观你,也许你还会成为一个手机明星。再加上与社交网络的结合,形成了病毒传播效果。一个人觉得很好玩,很快他周围所有的朋友都会发现,开始安装唱吧,使用唱吧。
唱吧早期的用户一般为年轻的女学生、女白领,这两类人群对新事物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创造出优质的内容。点开一手还不错的翻唱,你会发现一般都会有上百的送花和上百次的评论,这对于翻唱的人来说能极大地满足虚荣心。而对于送花或评论的人来说,操作也非常简单方便,加上界面设计上的引导,这种听歌人对唱歌人的自发激励机制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当唱吧有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之后,它的未来变得稳定多了。“这些都是建立在好的产品基础上才能产生的。”陈华说:“唱吧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集中精力完善用户体验,获得更多用户支持”。
就像《人在囧途之泰囧》一样,出乎意料的笑点能让观众在走出影院后进行二次传播,再通过微博发酵,使得《泰囧》成为当时每个走进影院的人的必然选择。
所以,没有好的产品就不会有好的口碑,更是谈不上口碑营销。不管是高富帅,还是穷屌丝,只要你想唱,你就可能获赠鲜花,只要你喜欢唱,你就能够感染更多的人。这是唱吧传递出来的App精神,接地气的定位,简明的设计,和良好的口碑。
创造价值
盈利问题一直是困扰移动创业者的大难题,陈华现在并不过多的关心唱吧的盈利情况,但他提出了做开放平台的想法。
陈华认为,工具型应用的问题在于同质化、收不了钱,还是及早转向社区为好。之前戈壁资本的童玮亮也表达过类似观点,现在获取了千万级别用户的应用,都需要将用户向云端转移形成社区,才能将用户沉淀下来形成价值。
唱吧已经涉足社区,按照陈华现在的计划是要做平台。他说:“现在唱吧的开放平台只是最简单的功能开放,是被商家的需求所推动,如果哪天有开发团队找到唱吧提出需求,开放API也会做。”
这里面还有一段巧妙的机缘。唱吧火起来之后,不少嗅觉敏锐的小商家来找唱吧。他们认为K歌比赛是一种不错的营销形式,炒作人气、聚拢粉丝。在合作还没有达成的情况下,有些商家已经自发在唱吧组织活动。比如淘品牌“茵曼”,就在微博上发动自己的粉丝去唱吧K歌比赛,唱完之后输入#茵曼茵悦节#发送到微博,作为参赛标识。
直到某一天,陈华团队发现应该把这种需求正面利用起来,把“比赛”功能放出去,任何公司、任何人都可以来免费申请主办比赛,并在App里提供比赛入口。现在进入唱吧App的“比赛”入口后,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集团的K歌排行。
陈华还提到一个案例,是和丰田一款新车的合作。花冠在线下投入了很大的资源去组建线下唱花冠主题歌的实体网点,线上则由唱吧帮他们推荐,让所有的用户唱跟他们新歌相关的歌曲。“唱吧既可以传递品牌价值,也可以让企业现有的用户参与互动,甚至还能从里面挑出未来的形象代言人。”
这样看来,唱吧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和社区,未来也能够形成公司与用户间互动的一个平台。同时,“比赛”功能的开放也带来了一个启示:移动应用下阶段的一大PK点,将是线上应用与线下资源的对接与融合。这或许也是下阶段移动应用商业化的先声。
正如陈华所说,唱吧确实在专注于用户体验,把精力与重心放在产品的不断改进和新功能的开发上。当下陈华的目标是:要比即将踏进“移动唱歌社交”里的大个对手更迅猛地圈用户,培育商务与线下的生态关系。
唱吧已不再是一款“现象级产品”,坐拥成千上百万的用户,又找出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年伊始,这是个好兆头。
本报记者 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