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产业链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培育,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孕育成熟的智慧产业链,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现在各地开展的智慧城市项目大多停留在概念打造阶段,许多项目缺乏合理统筹,难以进入实质落地阶段。政府应加强引导,理性推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则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政策和规划。在智慧城市标准化的制订实施过程中,政府也要加以引导。
本土企业亟待发展。我国智慧产业链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环节的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根据我国智慧城市产业链发展情况和特点,需要国家加大对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的培育,使智慧城市建设朝着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这也可以对智慧城市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企业应加强整合与创新。一方面,智慧产业链的形成要进行大量的产业整合,尤其对传统领域的相关产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应强化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智慧城市领域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然而深度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企业却屈指可数,现有核心龙头企业需加大技术投入,研发能够适用新技术的新产品。
多方合力共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建立产、学、研、用、商的合作机制,进而打破行业界限,形成以智慧城市应用为主的产业环境。要加强上下游产业的配套与衔接,保证产业链的完整和畅通。
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许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